分享

1935年,红270团团长率部攻克涪江铁桥,取得了一次大捷 不久

 铁血老枪 2023-12-23 发布于上海
1935年,红270团团长率部攻克涪江铁桥,取得了一次大捷。不久后,团长被降为副团长,几个月后成了连长。许多战友都升了职,团长却被降了职,对此他只说:“我是红军的干部,听从组织安排,不委屈!”
这位一生大公无私的团长名叫杨国夫,安徽霍邱人,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在当时的大别山区,恶霸劣绅横行,肆意霸占百姓的土地,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无以为继,活得不如牛马,受尽了苦难。
杨国夫就亲历了旧社会的各种苦难,22岁参加了农协,开始领导农民运动。24岁那年,红军来到霍邱一带,杨国夫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杨国夫参军后,被任命为特务队队长,仅率领18位战士进行游击作战。
他率部在鄂东北、豫东南活动,偷袭国民党反动民团,歼灭恶霸劣绅的私人武装。当地百姓听说了红军游击队的壮举,感叹:“老天有眼,终于派救苦救难的'菩萨兵’来了。”一年的艰苦奋战,杨国夫在鄂东北、豫东南一带,打出了红军的名声,震慑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30年,因为杨国夫多次立功,被升任了红4军12师35团1营连长。到了1934年11月,4年时间的浴血奋战,杨国夫已经升任了红30军90师270团团长,成为红军的名将。1935年,身为270团团长的杨国夫,奉命执行夺取涪江铁桥的任务。
国民党反动派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能否拿下铁桥?关系了红军的生死存亡。杨国夫当即立下军令状,向上级表示:“要是没在规定时间内夺下铁桥,我提头来见!”杨国夫率部冲向铁桥一侧的守敌,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不顾生命危险,冲杀在前面。
敌人哪见过这样的雄师?被吓破了胆,小部分逃窜,部分顽固者朝红军开枪。杨国夫背着大刀,拿着短枪,不停朝着敌人射击。敌人的机枪手被一枪击毙,红军冲上铁桥守敌阵地,将负隅顽抗者斩杀,夺取了培江铁桥。
杨国夫率部立下了大功,当年6月,红4方面军同红1方面军胜利会师。因为部队减员,部队序列进行了合编、调整,红270团并入红3军团中。杨国夫由红270团团长,担任了红10团副团长,级别降了半级。
在革命战争岁月,这种职务变迁很常见,杨国夫也根本没放在心上。在过草地时,杨国夫奉命率领一个营,担任红4师的收容工作。他们走在全师最后,收容掉队的伤员,执行着艰巨的任务。在没有粮食、缺少饮水的情况下,杨国夫带领收容队走出了草地,仅减员两人,完成了壮举。
同年9月,杨国夫所部抵达哈达铺,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红军各团改编为大队,取消营级建制,各大队下辖5个连。在这次部队序列调整中,杨国夫又由副团长降为了连长,直接降了一级半。
对于这次职务调整,杨国夫还是毫无怨言,他说:“我是红军干部,就要听从组织安排,一点也不感觉委屈。我参军入伍,就是为了改变全天下穷苦人的命运,让他们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等到红军胜利抵达陕北,杨国夫奉命进入红军大学学习,不久后又投身到抗日烽火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