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的建筑要素

 黄之中 2023-12-23 发布于上海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构成四合院的基本元素包括:正房(耳房)、东西厢房、倒座房、门楼(大门)、影壁。

构成四合院的附属要素包括:后罩房、游廊、屏门、垂花门等,这些要素随着四合院的完善而增加,没有这些附属因素也并不会影响四合院的基本秩序。

Image

1

基本要素


正房:

正房是四合院住宅中的主房,位于纵、横中轴线交叉点的位置,是四合院最核心和主体的建筑。四合院可能是二进院或者多进院,但是正房只有一处,而且大多为三开间。正房一般由家族中的长辈居住。中间的堂屋为主要活动区域,两侧的暗房则作卧室或书房。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两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耳房:

主房屋旁边加盖的小房屋,内部与正房相通,通常比正房规模小,且没有百叶窗等装饰,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之为耳房。通常正房是长辈的住所,而耳房就会给小辈居住,不过现在通常都是用于储物。两侧的厢房有时也是带有耳房的,称为“厢耳房”。

厢房:

四合院中东西两侧的房屋建筑是厢房,主要是家中子嗣居住的。东西厢房虽然看似一样,但是建筑规制和居住环境也有些差距。按照四合院的规定,东厢房是长子居住的,西厢房是次子或是庶子居住的,这是因为东厢房的地位要高于西厢房。为了彰显这种地位的差距,东厢房的高度还要比西厢房高一些,但是这种高度差距很小,用肉眼很难看出来。

倒座房:

倒座房亦称“倒坐房、南房”,坐南朝北,因与正房(北房)相对故称。在四合院建筑中,倒座房与宅门相连,为临街房屋,亦是第一进院内的房屋,一般用于主人办公、待客、佣人居住,其最东侧一间常用作私塾。

大门:

在四合院中,大门一般可以看出一个四合院建筑的等级,它是居住者身份的象征,被作为四合院与外界相互联系的通道,一般都设立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在古代大门的位置有很重要的意义。其在八卦中占据巽位,有利于东南风的进出,对于地方冬季寒冷的西北风有很大的作用,体现“坎宅巽门”的原则。四合院中大门的形制很是讲究,一般会根据主人的地位等级不同而有所区别。

四合院的大门等级有: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门等。这些大门在外观和建筑形制上都有差别,当然最主要的即是大门的等级高低之分,不同的等级预示着宅院主人的社会地位高低。

影壁:

是传统北京四合院的装饰面,主要用于四合院内部与外部的分隔,还可以用于改善风水和大门美化。用于四合院的影壁有三种:①位于大门内,呈一字形迎门而设的影壁,又称照壁。②设在大门外部的影壁,这种影壁坐落在宅门对面,与宅门有胡同相隔,常见形式有一字影壁和八字影壁。③反八字影壁:斜置于宅门前脸的山墙墀头两侧,与宅门成60°或45°夹角,平面成八字形,称为“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

2

附属要素


垂花门:

由于门的前檐部出挑位置垂下两根莲花柱而得名,其有与之配套的瓦,装饰及雕刻和绘画,也成为了四合院的一个重要装饰。

垂花门是四合院住宅的二门。是分隔、沟通内外宅的一道门,坐落在院落的中轴线上,在外院和内院之间,垂花门适用于二进以上的院落,一进院落的四合院不设垂花门。垂花门以外算作外宅,可以接待外来客人。垂花门以内是内宅,不允许外人进入,家中的男仆也不能擅入,即所谓“宾不入中门”。

后罩房:

正房背面的房子,叫做后罩房,也称为后照房。一般是由数间房屋组成。其只在前檐方向安装门窗,后窗极少开。它是多进四合院中最后的一进,也就是最北面的房屋。由于其位于后院,因此具有很好的私密性。一般都是给家里未出嫁的大姑娘用的,或者用做姑娘家的绣楼。有的人家家财较为丰厚,也会将后罩房建为二房,那也就变成后罩楼了。

抄手游廊:

抄手游廊是依据游廊线路的形状而得名的。通常抄手游廊是进门后先想两边,再向前延伸,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边回到中心。在院子中,抄手游廊都是沿着院子的外缘而安置的,形似人抄手(将两手穿插握在一起)时,臂膀和手构成的环的形状,所以叫抄手游廊。

抄手游廊是开敞式隶属修建,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雨雪天可方便行走。既可招供行走,又可招供歇息小坐,欣赏院内景致。

屏门:

人们往往在宅门左侧设一道屏门,使人进入宅门后,不能马上看到宅院,需要通过屏门才能进入宅院。此处如设屏门,在与它对称的位置——倒座房西面第一间的右侧也设置一道屏门,把五开间宽度的前院划分为三个空间,这样划分不仅使平直呆板的外院增加了空间层次,而且也与功能要求相吻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