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茂林之家 2023-12-23 发布于湖南

作者:余飞

国家级都市圈,正在加速批复。

今年内,已经有沈阳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先后批复,如今广州、深圳的都市圈,也批了。

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其中,在《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文件中,均有这样一句话,“经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函复”。而在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三个都市圈文件中,没有出现这句话。

这就是区分,意味着广州、深圳都市圈均由国家发改委批复,是国家级都市圈,和之前批复的10个国家级都市圈一样。

随着文件发布,一线城市的国家级都市圈终于破零了。广州、深圳都市圈成为了第11个、第12个国家级都市圈。

之前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但文件没有提及“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等相关字眼,是否批复,尚不可知。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批复,成为首个国家级都市圈,同年还批复了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

2022年3月,长株潭都市圈批复,成为中部首个国家级都市圈,之后西安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批复。重庆都市圈成为首个直辖市都市圈。

有趣的是,从武汉都市圈批复开始,国家发改委网站不再挂住批复文件,地方政府也不再公布详细规划文件。

所以,去年批复的武汉都市圈以及今年批复的沈阳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只是知道批复了而已,查看不到详细发展规划文件。

好在,最新批复的广州、深圳都市圈详细文件,广东省正式发布了。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资料:国家发改委、各地政府官网、公开报道等

02 | 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在上图中,我并没有标出杭州、沈阳、郑州三个都市圈的城市数量,一方面是因为三个城市的都市区发展规划确实没有披露。

另一方面在于,如果按照之前官方的透露,面积太大了,不符合国家的要求。新批复的文件,必定是缩减了。

发改委有明确要求:

都市圈形成的重要特征是城市间有密切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基本范围是1小时通勤圈。从地方已印发的发展规划来看,都市圈范围大多是2万多平方公里。各地在确定都市圈范围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张规模。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2万平方公里左右,应该就是划定的标准线了。都市圈大小必须要适当,大了就失去了意义。

武汉都市圈此前一直都是“1+8”的阵容,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

但最终批复版,武汉都市圈收缩了一大半,变成了“1+3”的武鄂黄黄,也即武汉、鄂州、黄冈、黄石。

所以,我说郑州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最新批复版,相比于之前,肯定也收缩了不少。

郑州都市圈在批复之前,进行了两次扩容。

第一次扩容,将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5市全部市域纳入,面积扩大至3.1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扩容在今年,郑州都市圈由原来的“1+4”拓展为“1+8”,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面积已经达到了5.88万平方公里。

5.88万平方公里,如此大的面积,面积超过了河南省的三分之一。人口约占河南人口的一半。GDP将占整个河南省的一大半。

这哪是都市圈,俨然是一个城市群啊。所以,最终批复版肯定不会有这么大。

杭州也是如此。

浙江省之前发布的《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杭州都市圈涵盖,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衢州市和安徽省黄山市六市全域。

如果按照这个规划,杭州都市圈的面积将达到惊人的5.32万平方公里,这显然不太可能。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在国家发改委要求都市圈申报面积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之后,广东省立刻对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进行了调整。

2022年,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其中对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范围,进行了调整。最新批复的两个都市圈文件,基本就是按照去年划定的范围批复的。

当时,广东均收缩了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范围:

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全域,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全域,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汕尾市的深汕合作区。

相较于之前,广州都市圈将之前的韶关城区、云浮城区剔除,增加了肇庆市的四会市,清远的佛冈县。深圳都市圈将之前的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剔除。

12月20日广东省发布的正式批复文件,广州都市圈范围不变,深圳都市圈增加了。

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全域,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汕尾市的深汕合作区。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之前,深圳都市圈并不包含惠州全域,只纳入了惠州的惠城、惠阳、惠东三区与博罗县,现在将惠州全域纳入,龙门县也被纳入了。但相比于最早包含河源、汕尾的版本,还是小了不少。

对于惠州是利好。

从两个都市圈的面积来看,都符合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广州都市圈面积2万平方公里,深圳都市圈1.63万平方公里。

深圳都市圈的GDP合计4.9万亿,成为目前批复的12个国家级都市圈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03 | 还会有哪些国家级都市圈批复

我们知道,申报地铁是有门槛的,申报国家级都市圈同样有门槛。

去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强调:

都市圈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需要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逐步培育。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

这段话有两个明确指向:

第一,都市圈不能泛滥,不能超周期发展,一些弱省会与首府城市,就不要凑热闹了。如兰州、银川、西宁、贵阳、南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城市的都市圈,大概率就此搁浅。

第二,后续批复只会针对有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超大特大城市或者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

也即未来还能获批国家级都市圈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超大特大城市身上。

从2020年到2023年,随着中心城市人口增长,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均有所增加。

武汉已经晋升为超大城市。今年苏州由于工业园区的行政代码变更,从镇中心变成了市中心,苏州的城区常住人口顺势超过500万,晋级为特大城市。

9月份,石家庄官方发布消息,石家庄城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540万,也顺利晋级为特大城市。

至此我们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总共有23个。其中:

超大城市8个: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特大城市15个: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苏州、石家庄。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23个超大与特大城市中,重庆、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南京、沈阳、长沙、郑州、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的都市圈已经获批。此外I型大城市中的福州都市圈,也在2021年获批。

剩下的城市,只有上海、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哈尔滨、昆明、大连、苏州、石家庄10个城市。

其中北京、天津肯定是打包批复,上海、苏州应该也是一起的。

04 | 为何要打造都市圈和城市群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解释过。

随着前几年人口增速降档换速,以及到去年人口正式见顶转向,我们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2.0时代。

前后的区别在于,过去的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大举进入城市和县城,彼时中国的人口红利充足,几乎所有城市,无论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还是县级市,都充分享受到了城市化带来的人口红利。

而如今的城市化,由于人口红利终结,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对人口的流向进行了引导。

也即现在和未来,人口主要的流向是三四线城市涌入中心城市以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的都市圈、城市群。

换句话说,未来城市化的载体是都市圈、城市群。

都市圈、城市群的本质,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其意图一方面壮大中心城市的能量场,另一方面,通过轨道上的都市圈、城市群,加快圈内、群内各种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提升经济效益,助力圈内弱小城市的发展。

国家级都市圈的批复,对中心城市是利好,对普通地级市也是利好,比如很多凭自身实力根本没有申报地铁的城市,有的已经通上了地铁,有的未来也会通上。

2021年1月2日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这是武汉市第一条延伸至市域外的地铁线路,鄂州由此跨入“地铁时代”。

武汉在2月份的时候,明确透露:

武汉地铁将延伸到6个城市。这六个城市分别是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当然,武汉所说的地铁延伸到6个城市,其本质大多都是通过市域铁路对接,而非真正的地铁,比如黄冈、咸宁、孝感、仙桃都是谋划市域铁路对接武汉地铁。

广州与佛山之间的地铁,早就实现了互通互联。

目前已经有三条地铁互联互通,分别是广佛地铁(佛山地铁1号线)、佛山地铁2号线与广州地铁7号线。

而按照广东省的规划,广佛之间未来将有18条地铁线路互联互通。

北京、上海的都市圈虽然尚未批复,但是地铁已经先行。

上海地铁11号线早就延伸到了苏州昆山,花桥、光明路、兆丰路都在江苏境内。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北京地铁22号线延伸至廊坊,2025年开通。

批复了!深圳都市圈,扩容了

深圳与东莞的地铁对接,随着深圳都市圈的批复,相信也会加快进程。

同时,随着深圳都市圈的批复,原本搁浅的要延伸到惠州的地铁,可能会重新燃起希望。

在《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中,出现了这样的内容:

联动惠州等地建设便捷高效的通勤圈、 梯次配套的产业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

完善临深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 提升对跨区域组团的服务水平,打造1小时通勤网。

似乎暗含了这个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