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次毛泽东到抗大讲课,抗大学员很多是工农出身,一些人对“矛盾”

 kumusi 2023-12-23 发布于安徽
有一次毛泽东到抗大讲课,抗大学员很多是工农出身,一些人对“矛盾”这个词搞不懂。毛泽东就打个比方说:矛盾就是“打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打架,你要战胜我,我要战胜你,互相斗争,这就是事物的矛盾。毛泽东正讲着,瓦匠在房顶上修房,“叮叮当当”敲个不停。毛泽东随即就说:我们和瓦匠也在打架。我们上课需要安静的环境,他却在房顶上敲打。

我们要上课,他要工作,这就发生了矛盾。毛泽东接着说:一个人脑子里有两种思想,也在经常打架……很多深奥的哲学道理,经毛泽东这样一说,就清楚明白了。 讲实践论,毛泽东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我在师范上学,当教员出身,从来没想到自己去搞军事,去打仗。后来自己带起队伍,打起仗来,上了井冈山。在山上先打了一个小胜仗,接着又打了两个大败仗。于是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才产生了打游击的十六字诀。 讲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时,毛泽东说,延安西北菜院里有个老师傅,50多岁了,炒菜炒了三四十年,人家总愿意到那里去吃,因为他的菜炒得非常香。他炒的菜为什么这样受人欢迎呢?他开始也是没有经验,盐放多了就咸,放少了就淡,大家提意见。可他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地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炒菜技术,今天你们叫他讲,他能讲
出一大套道理,这就是由感性提高到理性,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1938年3月15日,

毛泽东出席在中央礼堂举行的抗大第三期三大队毕业典礼,他说:“你们到抗大来学习,有三个阶段,要上三课:从西安到延安,800里,这是第一课;在学校里住窑洞,吃小米,出操上课,这算第二课:现在第二课上完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第三课,这便是到斗争中去学习。

毛泽东在抗大讲课时,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自身经历向学员们阐述了一些哲学和实践原理。
关于矛盾,毛泽东用打架的比方来解释。他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斗争、对抗,这就是事物的矛盾。比如,学员们需要安静地上课,而瓦匠在房顶上敲打,产生了冲突和矛盾。他进一步指出,甚至一个人脑子里也有两种思想在斗争,展示了矛盾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谈到实践论时,毛泽东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他提到自己原本是师范学校的教员,从未想到会从事军事和打仗。但在井冈山的实践中,经历了小胜仗和大败仗后,总结出了打游击的经验,形成了十六字诀。这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

毛泽东还以延安的炒菜师傅为例,说明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位师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提高了炒菜技术。他的案例说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感性逐渐提高到理性的过程。

最后,毛泽东在抗大毕业典礼上告诉学员们,他们在抗大学习有三个阶段。第一课是从西安到延安的行程,第二课是在学校里的生活和学习,而最重要的是第三课,即到实际斗争中去学习。这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际斗争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