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兰州家长 2023-12-23 发布于甘肃


本文1456字,15图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讨厌的U-2

1960年5月1日,苏联使用S-75导弹(萨姆2)击落了飞行员鲍尔斯驾驶的U-2高空侦察机以后,美国停止了对苏联的直接空中侦察,但很快CIA就发现了U-2的新用法,他们开始利用U-2无与伦比的高空优势,采用“擦边球”的方式贴着苏联领空飞行,然后利用侧向相机或雷达拍摄和侦察苏联境内深处目标。很不幸的是这样并不违反国际法,苏联国土防空军也没有理由击落这些不怀好意的擦边侦察机。@nordland 今日头条 原创首发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被击落的鲍里斯U-2残骸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搭配雷神公司远程成像雷达的U-2,非常适合擦边球任务

出于表面上避免直接刺激美国人的守势策略,或者更多的是由于漏勺一样的美国情报系统给了KGB多种多样的机会而不用依赖临空侦察,苏联在整个60-70年代以来都没有发展出对等U-2的高空侦察机。直到80年代初,米亚西舍夫才首飞了苏联第一架对等U-2的高空飞机——M-17(项目34)。不过这架飞机的主要用途仍然只是打击入侵苏联领空的美国侦察气球,而不是跑去美国领空干同样的事情。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M-17

高空侦察机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M-17以后,苏联也开始正式考虑对美国的对等高空侦察,但载荷有限,推力不足的M-17难当大任。开发其后续侦察型号的任务落在了米亚西舍夫身上。当然,一开始最合乎逻辑的解决方案是在已经存在的 M-17 的基础上制造一架飞机,这个方案被命名为М-17RP(М-17РП)。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在1970年代,臭鼬工厂开始在他们的U-2改进型号TR-1上测试隐身涂料,也在他们绝密SR-71项目上引入了大量低雷达反射设计。在80年代初五角大楼开始启动第一个正式的“隐身”计划也就是后来的F-117。米亚西舍夫自然地引入了隐身设计,但这个方案几乎必然地推翻了M-17的外观。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重新设计的外观突出了低可探测性,机身界面采用简洁的三角形几何形状,两侧进气道改为压扁的三角形,并在内部弯曲避免暴露涡轮叶片,两台发动机的尾喷口采用一体的扁平设计,并和V型尾翼融合,同时降低了雷达和红外特征,喷嘴的下边缘采用蜂窝状的两层结构形式,具有冷气流。驾驶舱顶篷的玻璃具有氧化物(金属化)涂层。具有平坦和倾斜的侧面。机翼的前缘、垂直尾翼和进气口将由雷达吸收复合材料制成。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动力系统基于索洛维耶夫D-30的两台涡扇发动机优化高空性能,无需加力燃烧室,这样彻底解决M-17的动力不足问题。特殊侦察设备放置在机身的中央隔间和可拆卸的容器中。在可拆卸容器的侧面有电子侦察天线的扁平折叠面板,面板之间有电子设备舱及其服务系统。侧视成像雷达天线长度达到1/3机身长度。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M-17FP2线图

头部的导航雷达覆盖有无线电穿透整流罩,为了降低能见度,机头舱和设备舱空腔充满冷电离等离子体,为此计划在舱室和容器中安装等离子发生器。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M-17FP2 风洞模型

M-17RP项目随后发展为M-17FP2,考虑了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一些建议。M-17RP2变体稍大一些,进气口后移,被翼根的大边条翼完全从下方屏蔽。飞机的布局保留了其特征。悬挂式设备舱布局也与M-17RP版本相同。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长度超过20 m,翼展约为40 m。 自重为20吨,最多可容纳2吨有效载荷。M-17RP 能够以 850 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 4 小时,飞行高度可达21公里。

放弃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M-17RP的用途是在美国和北约的领空之外完成侧视侦察,其低雷达可视度的外形降低了被发现和干扰的可能。这个本是一个不错的组合,但这里面有一个逻辑BUG,M-17RP搭载的主要侦察设备是大型侧视成像雷达,这就让其隐身设施完全鸡肋了。当雷达开启以后,M-17RP将是平流层飞行的巨大灯泡,想要不引起北约的警觉是不可能的。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M-55

最后,米亚西舍夫放弃了这个看上去很有前途的方案,转而开发另一个方案M-55,这次将真正给苏联——俄罗斯带来一架实用的高空侦察机。@nordland 今日头条 原创首发

隐身侦察机——米亚西舍夫 M-17RP

M-55

主要参数

翼展:39 m

长:20.2 m

高:4.8 m

机翼面积:138.5 平方米

重量:22000 kg

载荷:2000 kg

最大速度:850 km/h

实用升限:21km

过载:4.5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