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长沙会战前,日军第11军在制订作战计划时,根据日军一个大队

 兰州家长 2023-12-24 发布于甘肃
第一次长沙会战前,日军第11军在制订作战计划时,根据日军一个大队(约1100人)可以与中国军队一个师对抗的程度和战斗力量来判断的。
——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也有二战研究学者得出结论: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火力只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的1/5不到。

而中国军队当时一个师的兵力,标准为11500-13500人,即便是战损后补充后不满编也在6000-9000人左右。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守军一半以上是中央军,装备和人员编制是相对比较充裕的 。

日军面对中国军队中的精锐,都敢于以一个大队可以对付中国军队一个师的对抗能力,可见其轻狂自负程度,但从另一侧面说,也说明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火力与日军相差甚为悬殊。

单说火器对比,一个日军甲种师团(抗战初期多数在中国战场攻击的多为甲种师团)配备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掷弹筒144具。

而中国军队,国民党军的一个军配置装备为轻机枪336挺,重机枪74挺,野/山炮12门,小炮24门,82迫炮24门(注意,这里的配置是理想编制状态下的中央军一个军的火器配置)。

然而实际上,中央军能有这样装备满编配置的也几乎凤毛麟角,因为抗战初中期,国民政府军费严重不足,只能靠大额贷款举债,向德、苏购武器(1939年闪击波兰后,德国很少再向中国提供武器),高层编制部门理想化编制的意愿,但现实的装备数量、质量却无法满足,那就只有缺编少编了。因此,火器缺编在中国军队是普遍现象,甚至在国民党军杂牌军中,随便举个西北军的师,轻机枪111挺、重机枪48挺、迫击炮16门、山野炮8门、高射机枪6挺。

就算是按一军两师的配置,一个“杂牌军”一军的火器配置也就是轻机枪222挺、重机枪96挺、迫击炮32门、山野炮16门、高射机枪12挺。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面对日军绝对空中火力优势,敌人地面的坦克装甲优势,面对日军的大规模杀伤类武器毒气弹,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军队仍然打出了血气,打出了中国人的不屈意志。
第一次长沙会战持续25天,毙伤日军20000余人,击落敌机3架;中国军队伤亡30000余人。#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抗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