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经半生才醒悟:这几种错误的“活法”,让你一生悲苦

 舒山有鹿 2023-12-25 发布于广东

人过七十,走到终点才看透 人活着,只有3个意义

《安娜·卡列尼娜》中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真正活得幸福的人,既满足了个人、家庭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求,让灵魂得以飞扬、舒适、自由。

而活得不幸福的人,都在错误的人生迷宫中打转,根本找不到出路。那被束缚的他们,怎么可能享受到灵魂的宁静、舒适、美好呢?

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是活得顺心如意的人居多呢,还是活得不顺心、不如意的人居多呢?肯定是后者偏多,前者偏少。

是否幸福,跟钱财名利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跟个人的活法有关。个人的活法出了问题,哪怕你有房有车,也越活越郁闷。

历经半生才明白,这几种错误的活法,让你我一生悲苦。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于得意时_机会

一、按照别人的眼光、看法而活,很愚蠢。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写道:“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当年明月为什么非要强调“按照自己的方式”?因为他知道,没有多少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

原因在于,这世间绝大多数人,都只会按照别人的眼光、看法而活。别人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别人觉得什么是对的,他们就觉得什么是对的。

跟亲戚相处,人们习惯于按照亲戚的眼光而活;跟朋友相处,人们习惯于按照朋友的观念而活。只是,人们永远都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

其实,别人说什么,怎么看待我们,都是别人的自由。而我们要怎么活,则是我们的自由。人活一世,本就是听从本心而活,而不是听从别人而活。

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活成了行尸走肉的模样,才是世人一辈子痛苦的根源之一。

生命的尽头是死亡,那活着的意义,不过是这4个字

二、随大流,缺乏主见的活法,很悲哀。

经典名著《乌合之众》中有两句名言,值得我们品读:

“群体的迭加只是愚蠢的迭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他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一个不再受自我意志引导的机器人。”

人们都崇尚合群,认为自己融入到群体当中,跟身边人保持一致的步伐,才算有面子。不合群,就会成为异类。

不合群,真的就是异类吗?相比较于合群的人来说,他们确实是异类。不过,不合群的人有个特点,不会随大流,有自己的主见。

一堆人都去做的事,未必就是对的;一堆人都秉持的看法,未必就适合自己。比如一群人去盲目内卷,注定99%的人都会徒劳无功。

真正的活着,不是成为别人的附属品,也不是成为随大流的标准化产品,而是活成有主见,且独一无二的自己。

北大女博士遗嘱自白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

三、缺乏活在当下的思维,不会幸福。

现代人都走到了一个死胡同当中——总是为了还未发生的事儿而忧愁,却没有好好想想如何过好当下的日子。

这就是所谓的“杞人忧天”。古时候,一个杞国人忧虑,天地会崩塌,自己会失去立身之地,所以他吃不好,也睡不好,整日忧愁。

读书的时候,我们都评价“杞人忧天”的主人公特别愚蠢。随着我们长大,未曾想,我们自己也会活成“杞人忧天”的样子。

人,为什么非要忧愁呢?不少人都感慨,我担心未来会发生天灾人祸,担心未来会赚不到钱,担心往后余生会养老困难......

你我只是普通人,又不是超人,担心又能改变什么呢?无法改变什么。既然如此,不如活在当下,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没必要想太多。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未来事,未来人,随缘就好。现在事,现在人,尽心就好。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不是合适,而是这三个字

四、“延迟满足”的活法,是现代人的思维误区。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延迟满足。意思是,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可以换个说法。小的时候,你压抑欲望,不吃糖果,等长大后再吃。可是,长大后再吃糖果,就不是小时候的滋味了。

一个年轻人,在最为青春懵懂的年纪,遇到了喜欢的异性,如果他延迟满足,那他就会跟喜欢的人擦肩而过。哪怕未来再碰面,也没有初恋的味道了。

对于“延迟满足”,网络上有一个调侃,莫欺少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死者为大。

年轻的时候,有机会环游全世界,你不去,非要等退休后再去。退休后,再去环游世界,已经走不动,没年轻时候的气力了。这,就是延迟满足的活法的弊端。

做人,要学李白、苏轼,把当下的日子过好,及时行乐,不负此间。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