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越来越不合群,就会懂得“乌鸦定律”

 布衣粗食68 2023-12-25 发布于湖南

森林里,乌鸦和鸽子是邻居。

有一天,乌鸦向鸽子告别,还说:“这里的小动物,都嫌弃我的声音难听......”

鸽子说:“你不改变自己,搬家去哪里,都不受欢迎。”

这就是“乌鸦定律”——当自己被排挤的时候,怨不得人,而是要改变自己。

是的,在社交的过程中,太多的人认为,改变了自己,就能够合群,就能去喜欢的群体。而现实却不尽人意,往往是你无论如何改变,仍旧不被欢迎,还不如做自己。

反过来看,当我们讨厌乌鸦,并且乌鸦不愿意搬家的时候,你是否可以自己选择远离呢?非得让乌鸦搬家吗?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乌鸦有长处也有短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是社交智慧。

如果你越来越不合群,搞懂“乌鸦定律”,就活得通透了。

01

远离“乌鸦群”,独树一帜。

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里说:“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一些看起来很不合理的事情,到了群体里,就合理了。因为大家都这样做。

如果你走进了乌鸦的群体,满眼都是 黑色的乌鸦,难免是近墨者黑。对于大家的丑陋行为,也会认同。

若你一直都不变黑,就陷入了另一种结局——在乌鸦掌控的世界里,洁白的羽毛是有罪的。

看清了群体的真相,也品尝了合群的痛苦,你就会觉醒,然后习惯独来独往。

毕竟,花团锦簇是一种美,一枝独秀是另一种美,两者并没有冲突。

北宋的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被赞同变法的群体,多次排挤。

苏轼写的文章,被人拿出来琢磨,就发现了讽刺朝廷的句子。然后就卷入了乌台诗案,多次被贬。

王安石变法被废之后,保守派上位了,苏轼又为王安石求情,说了几句公道话。因而他又多次被贬。

离开了群体,辗转到偏远的地方,苏轼反而活得洒脱了,有了很多时间写诗文,研究菜谱,留下东坡肉、东坡鱼等名菜,跻身美食家、文学家的行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原来,人生最好的安排,主打一个自由。

待在不合适的群里,太难受了,你不要驱赶群体,而是自己主动远离。一个人钓鱼,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开车,只要你快乐,处处都是风景。

02

不听“乌鸦言”,沉默是金。

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因而总会在买菜、逛街、看手机、看电影等时候,介入别人的群体。也会听到很多的话,看到很多信息。

乌鸦呱呱呱,这样的声音,不能百分百隔绝。因而,不合群的人,会有屏蔽力,听到什么,都不怕,反正自己不接话。

唐朝的李白,五十多岁时,投靠了永王,明知永王叛乱,还写了《永王东巡歌》等进行赞美。当永王兵败后,李白也入狱了。

明朝的唐伯虎,失意的时候,应邀去了宁王朱宸濠的府邸,做了幕僚。当他得知宁王要在造反的消息,立马装疯卖傻,逃出宁王府,因而避免了灾难。

对比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唐伯虎的套路比较妥当。既然已经到了乌鸦的地盘,那就别说话了,保持安静,就是拒绝 合群的最好方法。

在群体中,你会有这样的错觉——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并且每个人都在 帮你。群体达成的共识,一旦是错误的,那就麻烦大了。

当你真正遇到困难,群体就沉默了,或者个个都是事后诸葛亮,又一轮“头头是道”。

一直屏蔽乌鸦的言语,耳根清净。接着你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也跳出了圈子,学会了从社会的全盘考虑问题。

03

只留“乌鸦情”,自带善良。

我们习惯了以貌取人,看到黑色的乌鸦,就认为太丑了,赶走才对。

可是你不知道,外表丑陋的人,不代表他不善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要缓一缓,深度观察。

《本草纲目·禽部》里记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乌鸦母亲把儿女养大,耗费了六十天时间。等母亲老了,小乌鸦也会反哺母亲六十天,一报还一报。

当我们拒绝成为乌合之众的时候,带着一份善意去独处,那就最好不过了。

孝顺父母,关爱孩子,帮助弱者......你独来独往的样子,就像英雄一样。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多次科考不中进士,索性在家写文。他的名气很大,地方很多官员想要拉拢他。

有做官的同学请他吃饭,拜帖上写着:“请吃半鲁。”

到了聚会的地方,发现桌上只有半条鱼。同学说:“这年头,谁不浑水摸鱼呢?一起干吧。”

过了了几天,蒲松龄也请同学吃饭,拜帖上说:“请吃半鲁。

同学到了蒲松龄家,半天不见饭菜,就疑惑了。

蒲松龄指着即将落山的半边太阳,说:“你看,我已经回请你了。”

从此同学之间,不负不欠,划清界线。

是的,不管日子过得如何,坚持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坚持清白做人,外表丑陋的人,也会令人刮目相看,得到社会的认可。

格格不入的你,一直行善积德的你,反而成了大家的一面旗帜。

04

做个不合群的人,不是人生悲观,自己混不好,而是不愿意同流合污,不想凑别人的热闹,听别人的安排。

做个不合群的人,不把自己变成群体的形象,而是坚持做自己,有自己的判断和目标。

作家亦舒说:“人生短短数十年,最紧要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

自己就是春天,到哪里都温暖;自己努力发光,走进阴暗也不怕,还能为别人点一盏灯。

从今往后,让乌鸦做乌鸦,让自己做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