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何以惊艳世界

 Bao5685 2023-12-25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高安市博物馆藏元青花兽耳盖罐

“人生百年常能醉,算来三万六千场。”

600多年前的元朝,一件元青花高足杯烧制出窑,杯底的题诗写得潇洒恣意,比苏东坡在杭州挥毫那阙“醉笑陪公三万场”还多六千场。

收藏家马未都曾在《国宝100》节目中重点介绍了这只“元青花诗文缠枝花卉高足杯”。马未都表示,高足杯数量多了,为什么单单这件最著名呢?是因为它极其少见的诗文装饰。

江西省高安市,这座因地形“似高而安”而得名的城市,于汉高祖初年设县,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城市的寻常巷陌里,还藏着一座特殊的博物馆——世界上第一座以元青花命名的博物馆:高安市博物馆(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这件元青花诗文高足杯,就静静地躺在高安市博物馆内。





重见天日




1980年11月29日下午,原高安县第二电机厂内,8位工人正在挖桩基、扩建车间。

挖掘中,工人们发现了许多瓶瓶罐罐的瓷器。第二电机厂负责人周则胜得到消息后,拨出了一通电话。 

“老刘你快来!我厂正在扩建车间,民工挖桩基时在地下发现了很多瓷器,花花绿绿的。我觉得是文物,这东西归你们管,你能来看看吗?”周则胜的这通电话打给了时任高安县博物馆馆长的刘裕黑,刘表示自己马上就到,请周尽量阻止工人继续挖掘,以便保护文物。

图片

挖掘出青花瓷的工人与文物合影

刘裕黑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赶往建筑工地,看见工地上围了好几十人。

不过,眼前的场景让刘裕黑不免心头有些难过。

放眼望去,动土地点周围散落了许多青瓷片、白瓷片、锡皮,一看就是刚刚被挖破的。刘裕黑跳下土坑,发现许多大件瓷器刚刚露出地表,八个民工正在挥舞钢钎、铁锹往下挖掘,有的甚至用小钉锤在瓷器上敲敲打打。

“我是博物馆馆长,地下文物一概归国家所有,谁都不准动。”刘裕黑看到文物没有得到科学的发掘,脑子一热,立刻掏出证件对众人大喊。

刘裕黑把住坑口,让周则胜马上去博物馆叫来考古组组长熊琳和另一名专业考古人员刘玲琳。

发掘工作由刘裕黑主持,熊琳负责清理,刘玲琳负责绘图。根据初步测量,这个窖坑距离地表1.6米,整体呈圆形,规格齐整,直径1.3米、高0.8米。窖坑内整齐堆叠着一批瓷器和少量铜器、铁器。

三人小心翼翼地将泥土揭开,对所有瓷器和铜器逐个进行了登记。瓷器编号从1编到了239号,铜器有4件,铁器有2件。这些窖藏文物总共装了六箩筐,正好一人一担。

三人一边清理文物一边查资料对比。熊琳拿着一件釉里红瓷器,翻着一本书惊讶地大叫起来:“不得了了,我们挖到了国宝!这是元青花釉里红瓷器!”

资料记载,目前全世界收藏基本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大致为300多件,其中相当一部分存于海外,如伊朗、土耳其、英国、法国、美国等地。尤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最多,前者收藏40件,后者收藏32件。

国内的元青花瓷器同样稀少:全国出土不足200件。而釉里红瓷器是元代瓷器中的特有品种,其数量更加稀少。

在高安,这次发掘出土的239件瓷器,包含元代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河南钧窑、河北磁州窑四个窑口的器物。其中,元代青花瓷器就有19件(含釉里红瓷器4件)。





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这简直是掏了国宝窝”,刘裕黑把所有瓷器打包好,然后将情况迅速上报。

1981年10月16日,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60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来到高安。看到堆在仓库里的出土文物,专家们都被震惊了。

“从未见过如此多、如此精美的元青花文物!”李辉柄惊呼,自己研究元青花30多年,看遍了国内所有的元青花瓷器,却被高安这次出土文物的数量和质量折服。

经过专家鉴定,高安发现的这批文物,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器型之大、品种之全、窑系之广,不仅在江西属首见,在全国也是最大的一次。其中尤以4件釉里红元青花最为珍贵。

图片

釉里红梅菊纹高足转杯

在瓷器烧制中,青花是钴的氧化物,釉里红是铜的氧化物。历史上,用铜的氧化物绘饰瓷器比较早,铜是金属,既可以烧成云彩,也可以烧成绿釉。

烧制釉里红,关键在于火候。不同的火候烧出不同的颜色来,放眼世界,釉里红能烧得如高安窖藏这样红的几乎没有——其他的火候都不到位,要么是一个个红色斑点,要么就是浅红色。

清代诗人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赞美青花釉里红瓷器:“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一只绘制了红色螭虎的釉里红高足杯更是引起了专家组的重视:螭虎的造型增加了烧制杯子的难度,而这样红的釉里红瓷器,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高安元青花窖藏引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轰动:国内30多家媒体前来采访,100余家报刊作了头版宣传,140多部陶瓷专著进行了全面介绍,美、日、英、法等多国媒体关注并转载了相关报道。

图片

高安市博物馆内,为重现青花瓷出土时的情景而专门布置的复制品展台。

元青花出土后,由于安全因素和展出条件不足,学者们决定,用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将这些元青花真品秘密封存于博物馆地下秘库。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除了少数几件借调去外地以及出国展出外,这批元青花从未集中面向公众展出。安保方面,首先要得到馆长的亲自批准,然后要与分管密码和钥匙的副馆长、保管员一同进入,才能欣赏到这批国宝。

2010年,国家出资5000多万元在高安专门建设了高安元青花博物馆,用来珍藏这批窖藏瓷器。

2015年7月,高安市博物馆(元青花博物馆)开馆,这批神秘国宝终于近距离出现在大众面前。

新建的高安市博物馆在建筑细节中多次运用元青花的元素。如建筑正中间是陶罐的形状,建筑细节上以元青花中经典的龙纹、缠枝花卉纹路等作为修饰。将元青花元素与博物馆建筑风格高度结合,这在全世界也是首次。

目前,高安市博物馆收藏元青花瓷器数量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收藏的19件元代青花瓷器中,有高足杯9件、云龙纹盖罐1件、云龙纹荷叶盖罐2件、云龙纹带盖梅瓶4件、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2件和蕉叶纹花觚1件。





谁懂青花




从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往东北方向300公里不到,是一座别名“瓷都”的城市——景德镇。

毕业于景德镇学院陶瓷工艺与美术专业的李一正在把玩新出窑的一堆仿元青花瓷器,这位26岁的青年瓷艺人投身入行缘于一场“邂逅”——在中国陶瓷博物馆,李一不经意间瞄到一件四向牡丹梅瓶,这款梅瓶是国内现存保留比较完整的元青花原件 , 那一抹宝石蓝深深吸引了这位年轻人。

“元青花的风格不止是线条粗犷、豪放,更重要的是釉水肥润,发色浓艳。”毕业后,李一将事业的重心放在了仿元青花瓷器的烧制上。他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发现,元青花的色彩由淡到浓,会分别呈现出古蓝、紫、黑的颜色变化,吃胎(指青花料渗入胎体之中)感比较足,虽然画片豪放,但画面的力度和灵动感也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国内馆藏第一的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李一早有耳闻:“计划今年国庆以后带着画师一同去看实物进行学习。

“其实国内元青花展厅特别少,”李一表示,自己每年都要去中国陶瓷博物馆和御窑博物馆寻找元青花瓷器进行学习,“像御窑博物馆没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原件,只有部分残片,画片是鱼藻纹残片和萧何月下追韩信残片,这两个瓷片也是梅瓶残片”。

新的环境下,李一不满足于线下门店的销售模式,主动摸索起网络直播的方式,在直播间讲起元青花的历史和特点。

图片高安出土的元青花高足杯

“高足杯又称'马上杯’,也称'把杯’,它起始于南朝,盛行于元代,是中国陶瓷中的典型器具。”高安市博物馆馆长金勇军介绍,高安出土、收藏的那款杯底题写“人生百年常能醉,算来三万六千场”的青花诗文高足杯,典出唐代诗人李白的《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为了讲好元青花故事,高安市博物馆还邀请了世界陶瓷艺术大师熊璧如先生“助阵”,按照馆藏文物青花诗文高足杯1∶1比例复制出用于观赏和收藏的复刻品。金勇军介绍,高足杯外壁绘折枝菊纹一周,内壁口沿处卷草纹一圈,书法秀美,气韵生动,充分体现了从古至今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2005年7月12日,一件名为“鬼谷子下山”的中国元代青花大瓷罐以1400万英镑、加佣金后折合人民币2.3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那么,高安出土的如此多珍贵的元青花瓷器,究竟是谁埋下的呢?

专家翻遍明正德年间的《瑞州府志·人物志》、清同治年间的《高安县志》等资料后推测,高安地区能拥有这等瓷器的人物,只有元朝时期的伍先辅、伍良臣父子。伍先辅曾是元朝的驸马都尉,为高安上泉伍家村人,延祐三年(1316年)从元大都调任湖北松滋路总管。其子伍良臣也是朝中为官,元朝晚期在元大都生活很久。

专家推测,从瓷器的年代和伍家父子当官的时间看,“年代基本吻合”。

2020年底,高安元青花博物馆获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百年烟云里,没有人记住这些元青花最早的主人,只是“釉下彩”里蓝与白的色相组合,构成了色彩视域里一对天作之合。一曲《青花瓷》又将这份清新典雅、缥缈空灵的中国气质用音乐的形式席卷大江南北。

在世界文化语境中,青花瓷以一种特有的中国式的形象符号作为身份标志,并以“国色”风范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当温润的“鱼肚白”色作为胎体绘“青蓝”尽情游走其间时,蓝白两极的美,自然凝成了最为高贵的釉色。

供稿:中共高安市委宣传部

执笔:左橙、邓闽娇

请点击下面名片加关注
图片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2023年第12期(总第024期)中华之美栏目

监制:关宏

责任编辑:胡梦飞

编辑:张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