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湖南那么冷,都怪湖北?01
2023-12-25 | 阅:  转:  |  分享 
  
湖南那么冷,都怪湖北?最近,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一次入冬以来最长的低温过程,人们都在期待着雪的到来。常德石门已经迎来了2023年的初雪,这个消息
引起了湖南人的极大兴奋。然而,湖南的冬天为什么湿冷而少雪?为什么新年的雪总是降落在湘西北地区?为什么南岭、洞庭湖、幕阜山等地对湖南
的气候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为什么与湘南纬度相近的江西赣州却比湖南更温暖?这些问题和答案构成了一个关于湖南冬季气候的故事。湖南冬季的
平均温度看起来并不可怕。根据气候学的定义,连续五天或五天以上的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零摄氏度可以划分为严寒期。湖南大部分地区在大多数
年份中并没有严寒期。我们经常面对的是冬寒期,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这种湖南的冬天可以被描述为“卑微”。在这种天气下,天空、城市、郊
野和山川都是阴暗无光的。没有清晨,也没有傍晚,世界仿佛被固定在一种不变的状态中。湿冷的空气给人一种身处冰川之中的感觉,甚至比黑夜的
深沉更加沉重。每个经历过湖南冬寒期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叹。很多年前,我从北方来到湖南。那时,我对湖南的气候只有一些表面的了解,简单地
认为春季多雨、夏季炎热,秋冬也不会太冷。然而,在湖南的第一个冬天,我几乎被寒冷击垮。那种潮湿和寒冷的双重袭击让我这个北方人第一次感
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冷。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适应了湖南的湿冷感,但在城市中却无法感受到它的美。城市冬天的阴沉和灰暗令人抑郁。正如一句流
行语所说:“除非下雪,否则任何冬天都是无趣的”。确实,只有有了冰雪,我们才能拥有全新美丽的世界。我来到长沙的第二年,2月底突然下起
了大雪。雪花飞舞,横扫天空,像一场狂野的舞蹈。作为一个在北方生活了20多年的人,我和许多南方人一样,对大雪感到无比喜悦。冰雪是南方
冬季里最美的天然礼物,它让我们在抑郁中看到希望。即使没有雪,有结冰的景象也能让人原谅这个昏暗而卑微的冬季。我曾经离开城市来到山上,
在那里看到了一个冰冷而美丽的仙境。这里的美丽令人惊叹,甚至比雪景更加美丽。雪景给人以简约的艺术感,使一切变成意境抽象的简笔画,而结
冰使一切在冰冷中升华为水晶般的艺术品。那些依然青翠的枝叶和花朵都被冰冻成了自然的艺术品。正是因为有了冰雪,湖南这个位于南方的地方才
具有了一种“冷艳”的气质。在此之前,人们可能更多地将湖南的气质定义为“热烈”或其他。冰雪对于南方来说是稀有之物,然而有时候也可能过
多到失控。在2008年1月那场特大冰灾中,我亲身经历了这一点。即使在省会长沙,我也能感受到它强大的破坏力,更不用说那些在冰雪中沦为
孤岛的城市和乡村了。那是我第一次感到绝望面对冰雨和大雪。过去十多年来,湖南的冬天偶尔会有冰雪,美丽但短暂,保持着一种令人怀念且不至
于过度失控的理想状态。今天,距离那场造成严重破坏的特大冰灾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对于那场灾难的记忆仍然清晰地留存在许多人的心中。湖南似
乎一直是一个“争夺之地”。从地理上来说,湖南位于中国东西部的分界线上,因此在军事上自然成为一个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与
中国守军在湖南地区进行了反复胶着的争夺。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战场上最后一场大型战役——雪峰山会战也在湖南展开。从气候的角度来看,湖南
也是一个巨大的战场,每一次极端天气都是惨烈战斗的结果。从西伯利亚来的寒潮在横扫北中国后到达湖南,虽然已经渐弱,但仍然坚持不懈。南岭
之外,它与南亚热带气流对峙,这两股气流在南岭两侧争夺优势。2008年的冰灾正是寒潮的巨大胜利。在更多的年份里,它们互有胜负。湖南的
冬天在这种斗争中不断变幻,时而温暖如春,时而阴冷多雨,时而大雪纷飞。湖南最冷的地方在哪里?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即使没有时间因素
,对于“极端低温”和“平均温度”的定义也不一样。据湖南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湖南极端低温低值中心位于湘西中部和湘北中部,最低气温出
现在临湘,日期是1969年1月31日,当天的最低气温为-18.1摄氏度。年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中心位于湘西和湘东南山区,最低值出现在郴
州的桂东,为15.6摄氏度。临湘和桂东在湖南的地理位置上都有一些特殊之处。临湘位于洞庭湖岸边,这里开阔无遮挡,寒潮侵袭时成为一个必
经之地,再加上没有任何高山可以阻挡气流,这里可能会非常寒冷。郴州的桂东县是湖南海拔最高的县,平均海拔900米,位于湘赣边境的高海拔
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夏天非常凉爽。因此,长久以来,这里一直是湖南人避暑的胜地。统计数据中的寒冷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深的印象。在大
多数人的印象中,湖南最冷的时刻仍然是十多年前那场冰灾。那场冰灾对湖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从湘东北到湘南的一线地区。这个地区海拔
相对较低,人口也比较密集。湖南的特殊地形有利于冰灾的形成。寒潮爆发导致冰灾的开始,稳定的大气环流和强劲的偏北外高压使冰灾持续,频繁
东移的南支槽为冰灾提供了降水条件,稳定寒冷的高压层不断向南推进,强大的逆温层使冰雪得以形成,边界锋区加强了冰灾的持续和加剧。多种因
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这场历史性的特大冰灾。这场灾难的影响深远,即使十多年过去了,当我翻看当年拍摄的照片时,我仍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寒意。
初雪,这是一个美丽的词汇。每年冬天,湖南人都迫切期待着初雪的到来。清晨,当湘西北的人们推开门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洁白的世界,这并不
让人意外。湘西北作为湖南的“屋脊”,几乎每年的第一场雪都会在这里降落。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湘西北具备两个重要的地理特点,一是地理
位置相对偏北,二是海拔相对较高。高处寒冷,这个道理似乎古人早已领悟: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而事实也基本如此。北纬30°线从湘西北的壶
瓶山腹地穿过,继续向北便是湖北的五峰。这段地区被称为湖南纬度最高的地方。湘西北整体海拔较高,被人们称为“湖南屋脊”。壶瓶山长时间以来被认为是湖南的最高峰,不过后来经过更为精确的测量,湘东的酃峰取而代之,两者的海拔高度相差仅20多米。寒潮自北方袭击而来,在到达湘西北时,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力量,所以湘西北是湖南最早受到寒潮侵袭的地区之一。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