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唐灭亡时惨烈无比!皇帝被杀,皇子被绞死,大臣都没能幸免!

 走近历史的馒头 2023-12-26 发布于美国
能在九天开宫殿,接引万国来朝的唐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世界影响力的盛世。可万事万物都逃不过由盛及衰的宿命轮回,盛世终究要过去,江雨连绵,六朝如梦,唐朝衰亡之路之惨烈,堪比一出大戏
         
这出戏的导演是唐玄宗。为了限制地方势力,他设立了节度使这一角色。没有束缚在牢笼里的权力4,最终都将成为王朝的心腹大患。节度使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在王朝末年,一定会出现权倾朝野的地方大员,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便是搅动王朝不宁的灾星,初任节度使时,安禄山并没有后期那般跋扈,只不过是小心翼翼的看着李林甫的眼色行事,生怕来之不易的官位被当朝宰辅一句话给搞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实本分的李林甫终究斗不过满肚子坏水的杨国忠,几次斗争下来,虽然没能打掉政敌的势力,反而自己丢盔弃甲,将朝中权力大部分拱手让人。
党争失败的李林甫积郁成疾,最后竟一病不起满朝权力统统归于杨国忠碗里。此时的安禄山早已羽翼丰满,根本不惧杨国忠。一个。在地方几次挑衅之后。杨国忠的表现让安禄山更加确定,此人只不过是一个贪恋权柄的无能之辈。
         
既然如此,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带兵造反的安禄山并没被唐玄宗看在眼里,在他眼中的节奏是造反,不过是王朝的藓疥之疾,根本无法动摇李氏王朝的根本。可没想到,安禄山所率领的叛军一路摧枯拉朽,没过多久竟打到了长安城下。
唐玄宗这才意识到,这哥们儿是真的要造反!可此时大兵压境,早已失了先机。无奈之下,唐玄宗只得带着亲信往四川跑,这一路上仓皇失措,累累如丧家之犬。杨贵妃也正是在逃跑的路上被勤王大军逼迫在马嵬坡自缢,香消玉损。
安史之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但唐朝已是风中残烛,难再复盛世。这个。这第二幕戏,导演就变成了天灾公元874年,唐朝迎来了史上最惨烈的大水灾,万顷良田颗粒无收。
可朝廷的救灾粮食却迟迟不见踪影,好像皇帝就要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黎明百姓受水灾困厄之死一般。一时间各地纷纷起义,唐朝的真正克星黄巢也举起了起义大旗,带家人与乡亲投靠了义军王仙芝,所到之处百姓争先恐后跟着,起义军势力大增。
此时的唐朝军队早已糜烂不堪,对比为生存而战的义军战斗力根本不在同一层级上,面对义军的进攻,官军难招架,唐廷急忙向王仙芝求和。
在糖衣炮弹的诱惑下,王仙芝很快就忘记了起义的初心,开始频繁的同劝降的官员接触,甚至已经开始接受了朝廷的赏赐。可劝降的管员却独独忘了立下赫赫战功的黄巢,心比天高的黄巢心理严重失衡,同王仙芝反目成仇,并扬言要带着自己的嫡系势力离开了义军。
害怕势力急剧缩水的王仙芝只得拒绝投降,但已平息不了黄巢的怒火。黄巢回营之后,点齐兵马带人离开了义军,自此开始单干,王仙芝也没落得了好,失去了黄巢的辅佐后,义军规模大减,对唐朝再也构不成什么威胁,一时间,往来频繁的劝降使者失去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频繁的唐军进攻,没过多久,王仙芝就被捕,然后被唐廷处决。
可王仙芝的陨落并没能改变唐朝每况愈下的局面,单飞的黄巢带军转战各地,终于在880年攻下洛阳。唐朝的半壁江山尽皆沦陷,此时的黄巢早已坐上了登基的美梦,令牌一指,大军包围长安,唐朝正儿八经的摇摇欲坠了!
黄巢率军攻占长安后,唐僖宗惊慌失措,担忧自己命在旦夕,立刻派遣使者传令各地的节度使进京勤王,汉末的历史又将重新上演,皇帝又成了各路诸侯势在必得的工具,为得到天下至宝,各路节度使纷纷率领军队前来勤王。
占据半壁江山的黄巢现在早已非当初的吴下阿蒙,随着地盘的扩大,黄巢也逐渐开始膨胀,对下属动辄打骂,看似势如破竹的义军队伍里早已暗含危机,黄巢也即将重蹈当年王仙芝的旧辙,坑死黄巢的反骨仔叫朱温。
         
朱温在投靠黄巢之前,也有着自己的义军队伍,只不过朱温没有黄巢的作战艺术,在与唐朝军队战斗时屡战屡败,处于绝对劣势。迫不得已,他只得向黄巢求援,但黄巢却见死不救,完全无视朱温的危机。好在朱温命好,每次都能从乱军之中逃脱,次数多了,朱温对黄巢的恨意日深,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朱温选择与唐朝结盟,成了卧底在义军内部的唐将,不久后,黄巢兵败!
         
黄巢建立的大齐王朝仅仅存续了数日便因皇帝身首异处无疾而终,大唐再得以从内乱之中苟延残喘。但王朝气运将尽,早已无力回天。
朱温并非外表看起来的温文尔雅之人,相反,他具有极强的报复心和野心。在黄巢死后,见过草根一步登天的他根本就不满足于成为唐朝的一名忠臣,既然黄巢能建立大齐,自己的朱姓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呢?
此时的朱温并未具备推翻唐朝的实力,他等待需要一个机会。机会很快降临:公元900年,唐朝政局再次动荡,对唐昭宗统治不满的官员结党将唐昭宗幽禁了起来。并迅速推举李裕登上皇位。
朱温却将投机的眼光看向了唐昭宗。更确切地说,他是将赌注压在了自己身上。他出谋划策帮唐昭宗夺回皇位,巩固自己的势力。
         
朱温并不打算将权力完全交给唐昭宗,他想逐步削弱唐昭宗的权力,使他成为自己的傀儡。在掌握了大部分权力后,朱温成为了实际的皇帝。但他担心自己的地位不稳,因为唐昭宗还有儿子。若这些皇子悄悄发展实力,总有一天会对他构成威胁。于是,朱温决定先下手为强。
         
在一场宴会上,朱温设下陷阱,将唐昭宗的儿子们一个个勒死,将尸体投入池水,不留活口。杀完皇子后,朱温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铲除了障碍。
         
得知唐昭宗的儿子惨死的消息后,朝廷内外震惊不已。朱温的行径令许多忠臣义士愤怒,但朱温早已权倾朝野,他们根本束手无策。
朱温在稳固自己地位的同时,开始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做准备。他暗中开始对唐昭宗施加压力,企图让他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然而,唐昭宗并不愿意轻易放弃皇位,他开始寻找机会反击,试图挽回大唐家国的命运。
         
在一场政变中,唐昭宗成功地挣脱了朱温的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皇权。他力图振兴大唐,组织人力物力,对抗朱温的势力。可唐昭宗早已没了权力,根本无法同朱温抗衡。
很快,唐昭宗便成了朱温俘虏,被迫退位,朱温的儿子朱全忠登基,建立了后梁,标志着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始。唐昭宗也因为重夺皇位事败被鸩杀。
朱温的野心终究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他以为自己能够建立一个新的繁荣王朝,
但历史证明,后梁并没有延续太长时间。在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朱温的后梁成为了这段动乱历史中的一个短暂篇章。最终,大一统的王朝在后来的宋朝实现,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