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和光绪死亡时间相差不到一天,巧合?现今终打开光绪死亡之谜

 走近历史的馒头 2023-12-26 发布于美国
作为满清的第11任帝王,光绪被认为是满清最悲剧的一个,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迫进了皇宫,看上去风光无限的皇帝宝座,硬生生让他给当成了个苦差事。
他四岁就当上了皇上,十八岁临朝,但是他从来没有真正的掌权过,一辈子都被慈禧太后挟持着,关在中南海的瀛台。他的意外离世,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谜团!    
光绪皇帝
 
正当盛年38岁的光绪帝溘然长逝,慈禧也于22个小时之后与世长辞。一日之间,大清权利巅峰的两个人相继离世,到底是偶然,还是有预谋?光绪皇帝之死有何惊人之处?
     
离奇死亡
一九○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一位小太监照例打开瀛台含元宫的大门,准备去看看正在学习的光绪,看看他要不要去服侍他睡觉,结果却看到他脸色苍白,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已经没有了呼吸!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陛下死了!”
瀛台上乱成一团,大清十一代帝王,三十八年的爱新觉罗·载湉,就在这个阴暗狭窄的宫禁之中,暴毙而亡。    
光绪皇帝的灵柩
 
瀛台是一座仙岛宫殿,坐落在中南海的南海之中,四周环绕着一片水域,与世隔绝,原本是一处极好的避暑圣地,却成了光绪皇帝的牢笼,戊戌变法失利之后,慈禧太后便将他软禁在了这里,每次上朝都要用小太监划着小船将他送到对面的故宫,然后在下了朝会之后又将他接回到瀛台。    
被软禁的光绪皇帝,在朝堂上如提线木偶一般,根本没什么说话的机会 ,回了瀛台后,他的活动空间就变得很小,除了瀛台,就是在养心殿内,下慈禧的严格监控之下,光学皇帝根本没有自由活动的机会,只能在中南海的瀛台与慈禧的“凤宫”做着两点一线的循环往复。他每日向慈禧娘娘行礼之后,便会乘船返回瀛台,没有任何的自由。
戊戌变法
 
光绪皇帝死后,坊间有许多传闻,有人说光绪皇帝实在也无法忍受被囚禁的痛苦而自杀?可这根本说不过去,毕竟当时的慈禧身体已经每况愈下,光绪皇帝马上就要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能够脱离慈禧的阴影了,在黎明的曙光前他又怎么可能选择自杀?就在他死后二十二个时辰,垂帘听政了大半辈子的慈禧,也在中南海与世长辞,终年74岁。
一日之内,关乎大清国运的两人分别离世,这两个人的死亡,到底有没有关系,又有没有隐藏的秘密?
 
这到底是偶然,又或者是有预谋的?    
一九○九年三月十二日,北京街头人潮涌动,上至八十多岁的老翁,下至三岁孩童,纷纷从家中涌出,涌向故宫周边、景山,向清代西陵梁各庄进发,围观光绪皇帝的国葬。
光绪这辈子虽然过得很惨,没有什么实权,但毕竟是泱泱大清的皇帝,他的葬礼是以帝王的身份举行的,十分豪华,声势浩大,甚至有一些对此感兴趣的老外,拿着摄像机给他好的拍照,很多都保留到了今天。    
慈禧太后
 
依照清代的规矩,在皇上的葬礼上,所有的皇室成员和官员都要到场,这是一场盛大的葬礼。首先在前的是青营骑,然后是手持万名幡、万伞执幡的64人,再后面是一千六百多人的仪仗队伍,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有人扛刀,有人提法器,有人拿幡旗,和尚尼姑道士一起诵经超度,场面很是盛大。    
在这支军队的中央,是一口巨大的棺材,周围是一片由祥龙组成的帐篷,被称为“吉祥轿”,光抬棺材的轿夫就有一百二十八个人,他们都穿着一件灰色的麻布衣服,然后是满朝的士兵,再往后,就是皇室成员和官员了,这支军队绵延五里。
光绪皇帝的送葬队伍
              
为了让大家保持同步,在葬礼的最前方,有一位领头的人在敲击着尺子,每一步都要按照队长的指示,每一步都要敲击尺子,不能出错,当车队经过的时候,天空中到处都是散落的冥币,看起来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葬礼,一共花了四十五万两银子。
光绪皇帝于1908年11月去世,但他的葬礼时间是1909年三月,原因是他去世的时候,他的陵墓还没有完工,所以他的葬礼只能在西陵梁各庄举行。
直到一九一三年十一月,皇陵修复得差不多了,光绪也被安葬在了自己的陵墓里,这个时候,清朝覆灭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从北京景山观德堂到梁各庄,全程240公里,耗时四天,一路上的道路也很有特色,地上的石头都要用黄土覆盖,然后用石头碾平。以防颠簸不平的路面打扰了已经沉睡的光绪皇帝。    
尽管北京已经有一条从景山通往梁各庄的铁轨,但为了表达对光绪帝的尊敬,他们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和精力,一直走了4天时间,确实很适合大清朝的腐败风。
这场盛大的国葬,万人空巷,无数的平民在皇宫中跪拜,以示对皇帝的悼念,但更多的人则在一旁窃窃私语,毕竟当时已经有了民主自由的新理念,许多人都开始琢磨着剪掉辫子重开共和。
尤其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大清朝的权威进一步下降。这一次的丧事,无非是大众脸称胖子以维护皇室体面的作秀罢了。    
慈禧太后出殡队伍
 
关于光绪皇帝的真正死因,民间也早有传闻,据说是慈禧临死之前下的旨意,毒死光绪,两人之间有着血海深仇。
慈禧病重,无能为力,害怕权力落入光绪之手,于是向光绪复仇,将毕生心血尽数摧毁,要置光绪于死地,与他一同“升天”。
与此同时,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质疑这件事情,    
《泰晤士报》的一则报道:“今日,大清国慈禧太后驾崩。清朝的光绪大帝已于星期六逝世,二人逝世的日期是那么接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一场谋杀。"
 
然而,根据正史及史学考证,认为光绪皇帝因病而亡,亦属情理之中。按照历史记载,在清代所有的帝王之中,光绪皇帝的“病历记录”是最多的,而在那个时代,对皇帝的诊治非常严格,太医们每一次会诊之后,都会将自己的症状、症状、诊断意见以及用药的内容都列出来,被称为“脉案”。
李莲英    
仅在瀛台被软禁的十余年中,其记载的病例就有900余起。从病历上可以看出,他患有很多的顽疾,而且,他的心脏和肾脏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而且,他的体质非常的虚弱,根本无法进食,而且,他还会感觉到头晕目眩,头晕目眩,整个人都变得萎靡不振,御医们也只是给他开了几味简单的中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的心脏也会慢慢的衰竭,最终死亡。
 
根据皇室的传统,当皇上驾崩之后,棺木会被放置在大殿之中两日,以示对皇室成员和大臣们的哀思。不过光绪皇帝的死很特别,他的尸体在棺材里呆了一个时辰后,就被迅速封存起来,然后被运到了景山观德殿,禁止外人进入。
似乎是有人故意隐瞒了什么,可是棺材里的光绪,却已经死了。一个死去的人会“开口”吗?
一百年后的真相大白!
2008年,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位于北京的一座实验室里,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正小心翼翼地检查着每一根毛发。而且,这一缕发丝,还是从北京西郊的一座陵墓中取出来的,它的主人,赫然是早在百年之前,就已经过世的光绪皇帝!
          
 
虽然过去了百年的时光,但尸体绝不会撒谎!    
“我们将他的一缕发丝,分为26份,通过中子激活试验,在10号发丝中,检出了2404微克的砷,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是正常人的2404倍。”
“砷”是一种有毒的化学成分,俗称砒霜,还有一种唯美的名字叫鹤顶红。
 
“没错,在对光绪的骸骨进行检验后,我们才知道,光绪的尸体里,含有大量的砷,如此大的剂量绝不可能是受到外界的污染,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光绪的尸体里,还有大量砒霜!”
而这样的成果,也是由多个机构组成的,经过五年的反复验证,得出的。
 
这一结果,刊登在《国家清石转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光绪帝是被人用毒药毒死的!
   
100余年来,历史学家们对他的死因争论不休,这个结果,以最具权威性的科技观点,证明了他的死亡,一个正常人,吃上60克以上的砷,就足以致命,而光绪头发里的砷含量就已经达到了240毫克。
到底是什么人给光绪下了毒?他出手如此狠辣,光绪就算是个傀儡,也是合法登上皇位的,到底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包天?
这真的是传说中的慈禧?又或者,这其中,又有什么深宫之事?
 
难道慈禧还有别人?
破案的还漏啊玄机藏在光绪的老师徳龄身上,
 
100多年以前,在封建时代,中国没有多少人懂得英语,中国妇女能说一口漂亮的英语则更加少见。作为一个出生于官贵家庭的人,徳龄是一个例外。
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聪明,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的父亲去过日本,去过法国,十六岁就学会了八种语言,德龄十七岁回到中国,就被慈禧看中,做了紫禁城里的八个女官,还给他当过英文教师。
 
德龄的传记中,有一章是关于“李莲英”的,说李莲英在宫中作威作福,仗着慈禧的恩宠,在光绪被囚禁的时候,常常戏弄、欺负他,以讨好慈禧。
          
李莲英还发现了一本光绪的日志,上面写道:"太后必先我而去,若有此日,必命人将袁世凯与李莲英一并处死!"    
李莲英看到慈禧病重,生怕慈禧一死,他就会趁机报仇雪恨,于是提前杀了她。
扮演童子的李莲英    
李莲英身为慈禧的亲信,替自己的主人除去一根刺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加上李莲英身为大内的大内总管,想要给他下药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也有人认为李莲英与光绪私交甚好,绝对不会对他不利。
李莲英算得上是看着光绪长大的,光绪对他也十分喜爱,一口一个“安达”的喊着。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与光绪仓惶出逃,途中见他衣衫褴褛,竟无人理会,李莲英便将自己的衣物脱掉,替他披上,事后光绪更是不止一次地说:“没有李安达,我便不会有今天。”
 
 
 
 
溥仪自传揭露惊人真相
一八九八年六月,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的谕旨,开启了一场变革运动,然而,年轻的皇帝光绪并无实际权力,加之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过度信赖,又缺少帝王应有的沉稳与手腕,触犯了慈禧等顽固分子的逆鳞,最终致使改革告吹。
     
在改革失败之后,他对袁世凯的仇恨比慈禧还要大。
他相信正是由于袁世凯的“揭发”,改革的最终走向了灭亡。他还亲手在自己的箭靶上刻了个“袁王八”以泄心头之恨。在他的日记里,他还几次写道:“我必宰了袁世凯”可见他对袁世凯的仇恨有多深!
 
袁世凯深知光绪的深仇大恨,为了“保平安”,他越发拼命地巴结慈禧,希望靠着慈禧这条大腿,保住自己的性命。
慈禧更是深得袁世凯的器重,其在清朝的职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他从工部侍郎升至山东总督,担任了多年的一方诸侯。
袁世凯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光绪重登皇位,于是就有人说袁世凯害死了他!    
袁世凯
最后一任帝王溥仪所著的《我的前半生》里,亦有提及:「我曾听一位名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讲过一桩有关光绪死因之谜,据他所言,光绪在去世前一日还好端端,只不过服下一种药物之后,便突然发作,事后方知,这是袁世凯派人所赐!”
 
袁世凯见慈禧重病,怕慈禧一死,就会被他报仇雪恨,所以提前动手了。
光绪皇帝之死得到了科学的确认,但是真正的凶手到底是哪一位,恐怕还有待后人去发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