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里的文物】“郑和碑”背后的故事

 zsz6405 2023-12-26 发布于陕西

郑和碑

郑和碑

说到“郑和七下西洋”,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郑和曾多次来到西安。

位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省心阁的“郑和碑”,高2.5米,宽0.835米,碑的正面是汉文楷书,背面镂刻的是活泼的阿拉伯文草书。这块石碑刻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虽经近500年岁月洗礼,碑文仍清晰可辨。“郑和碑”正文有424字,其中,除出现有郑和名字外,还有一位名叫哈三的人。

郑和碑(局部)

碑文中记载,“及我国朝永乐十一年四月太监郑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国,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国语可佐信使者,乃得本寺掌教哈三焉,乃于是奏之,朝同往,卒之。揄扬威德,西夷震砻,及回航,海中风涛横作,几至危险,乃哈三吁天恳恳默祷于教宗马圣人者。已而,风恬波寂,安妥得济,遂发宏誓重修所谓清净寺者。”

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被誉为“中国航海第一人”。“郑和碑”之所以负有盛名,就因为该碑记载了明初郑和求“贤”于西安清净寺的事,记录了这位伟大航海家与西安的历史渊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