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过松潘大草地:曾经牺牲两万多红军战士······

 忘忧无草 2023-12-27 发布于山东

红色故事丨松潘草地,对一路征战、饥寒交迫的红军而言,几乎是一个"死亡陷阱"

廉洁东风 2022-10-07 09:00 发表于湖北


1935年8月,长征红军来到松潘草地。短短7天时间,红军损失兵力两万多人!

                        

 
老红军战士刘毅将自己珍藏了近40年的“黄花草”捐赠给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件看似不起眼的“国宝级”文物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它是两株风干了的小草,说明牌上写着:这种高4.5厘米左右的植物,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吃的一种野菜,因开黄花而被红军战士命名为“黄花草”。

事实上,和我们今天所吃的很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野菜不同,“黄花草”具有一定的毒性。一种有毒的野菜为什么会成为红军过草地时的救命食物,并且在今天成为“国宝级”文物,它又见证了一段怎样悲壮的历史……

长征中,红军不仅翻越了多座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而且穿越了人迹罕至的茫茫水草地。长征走过的松潘草地,对一路征战、饥寒交迫的红军而言,几乎是一个“死亡陷阱”。

松潘草地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横300公里,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以上,迂回的河道与缓慢的水流,以及盘根错节的水草结成片片草甸,使这里遍布沼泽。

1935年8月,当长征中的红军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人类生命的禁区。

由于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正值草地的雨季,骤降的暴雨让地面变得更加湿软。同时,因为河水暴涨,掉入沼泽、被河水卷走的人就更多了。一位老红军回忆:“草地上有不少绿草覆盖的泥沼,人和牲口掉到里面,越陷越深,直至被吞没。一个人陷进去后,援救者如果用力过猛,也会被带入深泥之中。”

在那片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到处是沼泽与泥潭,根本没有路,人们只能踏着草甸前进,一旦有人没踏上草甸,就会掉入泥沼,抢救稍有不及时,便会被沼泽吞没。而在草地上过河更是艰难,在河水冰冷的刺激下,身体虚弱的战士很快就倒下了。

除了行路难,宿营也难,到了夜晚,战士们只能寻找干一点的地方休息,如果找不到,就只能在泥泞潮湿的草甸上露宿。

松潘草地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极大,很多战士都在睡梦中被冻死。但在所有的艰难中,饥饿是最难熬的。由于在进草地之前,没能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在过草地时,每个人都被饥饿和疾病所折磨。

为了战胜饥饿,战士们用野菜代粮。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朱德和彭德怀向身边的同志发出“尝百草”的号召。有些战士,为了让更多的战友能够获得生存的机会,不惜“以身试毒”,付出宝贵的生命。毛泽东高度赞扬“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别人前面,率先品尝。

时任朱总司令警卫班长的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 '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不远处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失去了知觉。半个小时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确定

  • 不看

  • 内容质量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