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就优秀教师,从理解“师德”开始

 昵称13459355 2023-12-2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本光辉著作《我所理解的师德》,它没有晦涩难懂的语言,且意蕴深厚,富有哲理性。它用充满诗意的文字,以及一个个真实动人的例子,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那是关于教育的世界,关于儿童的世界,更是关于教师的世界。

《我所理解的师德》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教育信念、教师与方法、教师与孩子。

教育信念:
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幸福的种子

苏霍姆林斯基总是以鲜活的教育事例来阐述教育工作的意义,发现教育的真谛。在《我所理解的师德》开篇之作《我的教育信念》一文中,他讲了一个故事:在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的小村子里有一个孩子,不爱学习,上完了六年级就开始在农庄干活。后来他参了军,复员回到家。但不久,父母相继离世。他结婚后,和妻子生活在有着石头围墙的房子里。集体农庄主席评价他:“他是个可怕的人。我感觉就算邻居的房屋被大火烧成灰烬,就算周围的人都死绝,就算第聂伯河干涸,他也不会从他那石头笼子里出来瞧瞧……”集体农庄主席不无感慨地告诉苏霍姆林斯基,和十年前相比,这样冷漠的人好像一点都没减少。他形象地把这些人称为“铁石心肠的人”。

扪心自问,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少吗?面对轻生者没有丝毫同情心,反而直着脖子高喊“你跳啊!不跳不是人”;面对跌倒在地的老人,不敢施以援手;面对失去孩子的母亲,冷嘲热讽……我们的社会怎么啦?我们的教育怎么啦?

苏霍姆林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情感敏锐是师德的基础。他认为,对人漠不关心是最不能容忍、最危险的。我们的教师喜欢把教育比作农业,把自己比作农夫,把学生比作庄稼。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如果我们不精耕细作,不用汗水浇灌,这块土地迟早会荒芜,而荒芜的土地上只会长出杂草!

今天,还有多少教师真正去关注学生的心灵?为了分数和排名,学生除了听课之外,就是做题。老师的目光聚焦在那些能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的学生身上;其他学生上课时只要不扰乱课堂秩序,就可以睡觉、看小说。而最能触及学生心灵的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经典诵读,则形式单调,内容空洞,沦落为泛滥成灾的校园形式主义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他说:“是要他们背诵一些经典的教育思想的名言警句就能达到吗?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这样做,教育就会变成一幅极其讽刺的漫画。我认为,在儿童的意识和心灵里展现出人类最崇高的美,让儿童的心灵受到这种美的鼓舞,让他们面对眼前的世界情不自禁地想成为一个美好的人。这便是对儿童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早期丰富多彩的思想活动的关怀。在我的教育生涯里,还没有一个学生像那个庄员的儿子那样成为那么孤僻和冷漠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念是培养心灵纯洁的人。他领着一年级的学生在村头散步,看见一位80岁的老奶奶孤独地坐在自家门口的一棵百年橡树下。他告诉学生们,老奶奶的孩子都在前线牺牲了,兄弟姐妹也相继故去。学生们在老奶奶的眼里看到了深沉和无尽的痛苦!他们学会了关心他人——晚上,他们把一丛盛开的玫瑰花栽在了老奶奶的农舍旁。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位教师把事业和对孩子的爱集于一身,他才是完美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的“完美教师”,他的教育信念的本质是深信:人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耕耘者和播种者,如果教师不能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幸福的种子,他的师德就是残缺的。

我的教育信念也是如此——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幸福的种子。

图片

教师与方法:相信人的力量

《没有信任便没有教育》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讲了一个教育故事:校长和班主任原本允许学生按共青团组织的计划,去战斗遗址旅行,晚上在一所学校留宿,后来这项活动取消了。但九年级仍有7名男女学生瞒着教师,在周六放学后独立组织了这次旅行,晚上他们同睡在一顶帐篷里,次日才返回。为此,班主任大发雷霆,许多教师也深表不满。九年级女生柳德米拉向《家庭与学校》杂志社求助,杂志社邀请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回信。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大家,柳德米拉内心非常痛苦,寝食难安。他认为,在整个事件中,“教师的初衷肯定是关心孩子们,但实际上这种关心是粗俗的,有失分寸的,因为它本质上缺乏教育的素养和热心的同情。教师们的反应,看似和父母的爱一样无私,但充满浓浓的侮辱性”。首先,教师把16岁的人当成了娃娃,他们完全把学生看作软弱无力的孩子,这种认识本身就是巨大的不幸。其次,不合理的禁令会把男女学生推向心灵封闭、不说真话、不坦诚相见的境地。最后,如果青少年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自主权,一切都得听从教师的安排,那么教师禁锢了学生可发展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变为乏味的人。

人道主义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相信人,相信每一个学生,是他的教育信念。1960年他写了一本书,《要相信孩子》。他认为,没有信任便没有教育,在学校,不相信学生的教育是不能容忍的,也是最荒诞、最可恶的。

我想说一个“没有信任便没有教育”的成功范例:我在《花园里最为幽香的一朵花》(发表于《教师博览》2023年3月中旬刊)一文中写了我们班的皓鹏同学。皓鹏喜欢搞恶作剧,做事不考虑后果,整天让老师们提心吊胆,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学校轮滑、武术、足球等二十多个兴趣班的孩子要排成方队经过主席台接受检阅。走在最前面的是校徽方队,后面紧跟着红旗方队,旗手是每个班最优秀的学生。那次,我力排众议,推选皓鹏当旗手。我说,我相信皓鹏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他是军人的儿子!那天,皓鹏感动得哭了。为了当好旗手,他每天都和爸爸视频通话,让爸爸指导他立正、稍息、齐步走……打那以后,“你是军人的儿子”就成了我和皓鹏交流时的常用语。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不但在运动会上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很快迈入优秀学生的行列。

没有信任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崇高的师德,这种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对人民的爱,对民族的爱,是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有这种仁爱之心的教师才能相信学生,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才。

图片

教师与孩子:要慎待儿童 

为了说明教师与孩子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学校好比一件精致的乐器,它奏出的和谐的旋律,能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受到慰藉。要奏出美妙动人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给调准,学校这件乐器就要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

《我所理解的师德》这部教育经典的第三部分“教师与孩子”中,苏霍姆林斯基首先谈到的是要“慎待儿童”。他向广大教师发出了灵魂之问:“学校的使命是极为复杂的。我们是教师,那么我们的职责就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一个个的人才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社会把他们委托给了我们,我们对此铭记在心了吗?”

苏霍姆林斯基心中的“慎待儿童”,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当他看到有的学校为了避免学生的成绩“掉队”,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榨干学生的学习潜能,他痛心疾首,大声疾呼:“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尚未被开发,被研究透彻。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是那个拓荒者,去尽力启蒙他们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华丽转身。如何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呢?他认为,首先要教会学生尊重自己,爱惜自己的人格。如果学生有了自尊心,他就会主动地以教师的要求约束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心目中的“慎待儿童”,指的是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他分析得多透彻:请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象一下,“别的同学字母写得漂亮,而我却写得一塌糊涂;别人解题轻轻松松,而我却一筹莫展;大家都是好学生,而只有我是差生,我今天差,明天还差……”刚开始他会害羞,后来慢慢地就不害羞了,因为他逐渐形成了心理定式,认为自己就是不如别人。这样会导致他自己也开始相信,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好学生,总得有人是差生。久而久之,他的心僵化了,死死地认定,他就是学校里最大的倒霉蛋,是天生的差生。所谓的差生就是这样“炼”成的。

几十年过去了,在学校,“差生”除了被换成“学困生”的标签外,他们的成长轨迹和生存状态几乎没有变化。面对“冥顽不化”的“学困生”,老师们又开始幻想:什么时候教育主管部门能把教育惩戒权还给老师就好了。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词典里,只有“尊重”“关怀”“热诚”这些字眼儿,他坚决反对动用“强力”“震慑”的手段。为什么我们心目中的师德和苏霍姆林斯基所理解的师德反差这么大?因为我们有些教师从来不做儿童研究,他们并不知道“了解孩子是教师最基本的教育素养”。不能说他们不爱孩子,他们只是还不知道怎样去爱孩子,因此,他们的师德是苍白的,是虚弱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所理解的师德》是实践的、人文的、鲜活的教育学。学习它,能让我们具备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能力,并不断完善自我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团结街小学)

来源:2023年12月《教师博览》(文摘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