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晚年,请收起你的“大方”,守住子孙的福气

 布衣粗食68 2023-12-28 发布于湖南

人生短短几十年,一晃就步入了老年。

很多人觉得,曾经因为忙着赚钱,错失了很多的热闹,也冷淡了很多的亲戚朋友,以后得把失去的热闹,找回来。

其实,事与愿违,这一路走来,弄丢的东西,找不回,你去凑别人的热闹,就是看别人的脸色。

最重要的是,老人的热闹,是需要花钱、消耗精力的,一旦吃亏,会很痛苦。那些孝顺老人的人,也会被连累。

老人还以为,发出一份慈悲,就会收获一份慈悲;待人友善,就是善待自己。任何事情,有因果关系,但不是可以对等的,要懂得区别对待,相机而动。

余生,你该多关爱自己、守护子孙的福气,不必对别人太大方。

01

无原则的大方,换来的是家庭的悲伤。

在“平安武汉”平台上,有这样一条消息。

某天一大早,70岁的卢爹爹就走进了刚刚开门的银行,准备转七千元钱给网络另一端的爱心项目负责人。

这个“负责人”和卢爹爹在网上认识,有半年了。“负责人”说,自己是一个爱心人士,还很爱国。最近一个爱心项目,回报很大。

“献爱心,得回报,两不误”,这样的好事,怎么不让人动心?

幸运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了端倪,马上报警。民警迅速赶到,并且耐心劝导卢爹爹,并且持续和“负责人”联系,并呵斥了几句,真相就暴露了。

和卢爹爹有类似经历的老人很多。在网络上有,在生活中更多。

有好心的商人,上门服务,帮助老人按摩,比亲生儿女还孝顺;有商家送东西,让老人听课,给老人一些似乎很有用的养生知识......也有一些银行工作人员,道德缺失,让老人莫名其妙就买了没有什么用途的保险。

骗局为什么屡禁不止,在老人身上频繁出现?根本原因,就是老人在“信任”上,太大方了,总是用善良的思维去想象别人,忘记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忠告。

莎士比亚说过:“魔鬼为了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堕入他的圈套。”

对别人大方,而别人却乘虚而入,持续透支老人的善良。这样的结果,会让老人受伤,接着就是给儿女带来麻烦。

想一想,老人的钱财被骗了,面对生老病死的情况,就只能靠儿女了,从此给儿女增加了负担。

另外,在亲情友情上大方,会和周围的人,扯不清,揭露家丑等,困扰子孙的生活;时间上大方,什么闲事都得管一管,那就是一身骚的征兆;爱情上大方,老人随意谈恋爱,会让子女很难受,丢钱不说,还得丢人。

在家庭内部,老人对某一个子女大方,对其他的子女小气,会带来“偏心”的问题,引发兄弟姐妹的矛盾。

02

收起你的“大方”,子孙才能过得安稳。

“大方”是要有回报、有价值的,若不是这样,就收起来好了。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道:“善良的人都晚熟,而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人到了晚年,不要被破事反复捶打,才恍然醒悟,自己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安度晚年。余生可以改变的机会不多了。

还是未雨绸缪,主动收起大方,让子孙少操心。

第一,可有可无的圈子,不再理会。

和我同住一个小区的张大爷要去另一座城市,参加老同学聚会。儿女着实着急了一阵子。因为张大爷的腿脚不利索了,要拄拐出门。

直到张大爷主动提出,放弃聚会,儿女才松了一口气。

老人到处混圈子,喝醉了,凑了份子钱,半路上跌倒了,迷路了......都会令儿女很揪心。

若是要儿女送老人去混圈子,这是儿女不愿意的。

哪怕老人很健康,头脑很清醒,也要减少圈子,对于远地方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还是不见算了。顶多是在网络里,大家聊几句,问候一句。

第二,对儿女的帮助,适可而止。

不要把老底掏空了,再去帮助儿女。要自己留下养老的钱。

只要手里有钱,儿女照顾的时候,花点时间,不要掏钱,脸色也会好看一点,负担也会轻松很多。

更何况,儿女长大了,有了小家庭,帮忙太多,就是横插一杆,还会有副作用。

第三,看起来还不错的黄昏恋,宁缺毋滥。

老人若是有了第三者,这是子孙都抬不起头的事情;老人单身,找了一个贪财的老伴,子孙会生气。

已经过去的爱情,老人重新找回来,这是不会如初美好的。也许生活是一地鸡毛的样子。

第四,旁人的生活,无需打扰。

老人闲来无事,在小区转悠,看到左邻右舍的事情,搭把手。习惯很好,但是要看清真实情况。

人家两口子吵架、家庭丑闻要吐槽、孩子要临时照顾等,老人一关心,麻烦就来了。

老人惹麻烦了,子孙就不得不处理,这是老人在变相地坑害子孙。

03

人老了,把钱财留住了,把真情给了家庭,是自己的福气,也是子孙的福气。

善良给了善良人,这是行善积德;善良给了恶毒的人,这是助纣为虐,不能一概而论。

曾经的我们,叱咤风云,狠狠赚钱,退休金有了,存款也有了,小屋有了,就得好好休息,日子要越发平淡。

如果你很有空,那就去发展优雅的爱好,读书、跳舞、唱歌、钓鱼都可以。也不妨碍别人,也能遇到同路人。

人老了,真正值得你善待的,唯有自己的家庭。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