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莹(1913-1974),原名喻志华,曾用名王克勤,乳名为桂贞,出生于安徽芜湖市,其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她从一位逃婚的童养媳成长为了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作家

 Loading69 2023-12-28 发布于四川

人物经历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王莹原名喻志华,1913出生于安徽芜湖市的一个知识份子家庭。10岁母故后被父亲卖给一商人做童养媳。其因不堪忍受婆家的折磨凌辱,逃到了汉口。后转至湖南长沙,其舅母收养了她,并将她改名王克勤过继为自己的女儿。后舅母将14岁的王莹送入湘雅医院护士学校学习。1928年秋,王莹将自己的名字由王克勤改为王莹,在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读书学习,同时她参加了上海艺术剧社,正式登上了自己的演剧舞台。1942年,王莹离重庆赴美国学习,其先在耶鲁大学攻读文学,后去了邓肯舞蹈学校学习。[2][5][3]
王莹早年照片

悲惨晚年

1945年,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杜鲁门登台的背景下,美国反共情绪高涨。身为中国共产党员的王莹被美国以违反《移民法》逮捕,其先是被流放小岛,后又被逐出境。1957年,王莹和丈夫谢和赓双双被打成“右派”,失去工作的王莹迁到香山农舍居住。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王莹被诬陷是“30年代黑明星”而被关进牛棚。[5]蓝苹因与王莹争夺《赛金花》女主角惜败也恨上了王莹,后改名为江青的蓝苹更是借此时机张罗罪名称王莹是“美国特务”,[7][8]想将王莹置于死地。不久,王莹就被监狱关押,后因身患重病在监狱得不到救治,于1974年3月3日在狱中逝世。后因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5]于1979年王莹得到平反昭雪。[3]

夫妻合葬

2006年11月1日,安徽省芜湖市神仙台陵园建了谢和赓和王莹夫妻的合葬墓,墓碑上还刻着“革命精神垂范千古”字样,该字是由原国务院外交部长黄华亲笔题写的。[9]

演艺经历

1928年,王莹加入了复旦剧社,在《东方杂志》发表了其短篇小说《衣羽》。1929年10月王莹参加了上海艺术剧社,第一次出演了剧目《炭矿夫》,同时其参演的剧目《爱与死的角逐》和《梁上君子》也受到田汉、洪深等好评。1933年,其加入明星电影公司,主演了《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等,王莹成为20世纪30年代影坛上的一颗明星。1934年,其出演了电影作品《同仇》。1935年,王莹又主演了《自由神》。1936年,王莹主演了话剧《赛金花》。[5][10]1942年,王莹赴美学习,在美国的王莹担任了美国民间组织东方与西方文化协会理事,并兼任该会中国戏剧部主任和中国剧团负责人。同年,王莹自导自演了《放下你的鞭子》《压迫》等剧,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反应。其中抗日名剧《放下你的鞭子》还受邀去白宫出演,该剧得到了罗斯福总统夫妇和美国高级官员及驻美各国使节的一致好评。[3][4]1955年王莹离开美国回到中国,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并编写了《两种美国人》《宝姑》两部长篇小说。[3][1]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王莹因蒙冤被关进监狱,后因重病于1974年在监狱中辞世。1979年,王莹的冤情被平反,其《宝姑》《两种美国人》等著作出版。[5][3]
王莹《放下你的鞭子》剧照

个人生活

抗战爆发时期,王莹参加了由洪深金山负责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由于王莹和金山两人经常共同出演宣传,所以有了很多亲密接触的机会。但王莹因更向往文墨生涯而不是浮沉于演艺圈,喜欢上了国民党军委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谢和庚,于是回到重庆的王莹,找到李克农毅然提出和金山分手的决定。周恩来了解情况,赋予了他们秘密使命。1942年王莹以“海外视察员”、谢和赓以“芝加哥总领事馆学习员”的身份,双双奔赴美国。临行前,周恩来嘱咐谢和赓做王莹的政治顾问,谢和赓却真挚地恳求要做王莹的第九任秘书。[11][12]

主要作品

话剧作品

放下你的鞭子
1942
赛金花
赛金花
1936
约翰·曼利
1930
压迫
1930
西线无战事
1930
梁上君子
1929
爱与死的角逐
1929
炭矿夫
1929
少奶奶的扇子
1928
参考资料[2][5][3][11]

电影作品

自由神
1935-08-24
同仇
1934
女性的呐喊
叶莲
1933
铁板红泪录
1933
参考资料[10][13]

文学作品

宝姑
1982 / 中国青年出版社
《宝姑》是一部近似自传体的长篇小说,它剪取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角,以浓郁的地方生活色彩,广阔的生活画面,真实而又生动地勾画出一个失去母爱、失去亲人怜悯,被送到富商之家受尽苦难的当童养媳的形象。
两种美国人
1980-07 /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两种美国人》是198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莹。
参考资料[14][15]

社会活动

1928年,王莹为中共组织传递情报被通缉,后逃到河南时写信痛斥了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键,此事件轰动了整个湖南。同年,王莹在地下党的帮助下来到了上海,并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济难会。[2]1930年,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她还参加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又因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而五次被捕。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莹加入上海救亡演剧队二队,其跟随剧团辗转15个省份步行了一万多公里,在前线和农村演出抗战剧目。1939年,王莹担任新中国剧团(由演剧二队改名)副团长,带领一众演员赴香港和南洋演出,以此为抗战募款。1941年,王莹加入了香港的旅港剧人协会,为了配合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宣传,出演了《马门教授》(又名《希特勒的杰作》),并获得了香港保卫中国大同盟领导人宋庆龄与外国友人的帮助。1942年,其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华盛顿召开的世界青年学生代表大会。1960年,王莹受到周恩来邀请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5][3]

人物争议

《赛金花》话剧选女主角时,王莹和蓝苹为女主角争的不可开交。以致于《赛金花》的作者夏衍提出分A、B两组双女主的想法,但是蓝苹可不甘心当B角。在两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王莹与金山从业余剧人协会中拉出了一队人马,单独成立了四十年代剧社,并与金城大戏院签订合同,约定于1936年11月19日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演赛金花。11月15日,蓝苹、赵丹郑君里等业余剧人协会成员在大东茶室举办了记者招待会,陈明了《赛金花》女主角的纠纷过程。四天后,四十年代剧社还是照常演出了《赛金花》,并取得了二十场演出场场爆满的好成绩。《赛金花》女主角纠纷案也就此落下帷幕,但各大报纸纷纷转载此事,蓝苹成为了闹剧的主角。为此,蓝苹恨透了王莹。后改名为江青的蓝苹更是借“文革”东风,张罗王莹是“美国特务”的罪名,想将王莹置于死地。[7][8]

人物评价

在中国20世纪近一百年电影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光彩照人的女明星,但毫无疑问的王莹是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位女星。[2](今晚报 评)
王莹具有现代性的姿容、健全的身体及明朗的性格。其具备理解文学和戏剧的素养,以可以使观众感到亲密的品行上的节制。[16](大晚报 评)
王莹是一位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文艺明星”。从20世纪30年代初。王莹在文坛便享有盛誉。夏衍夸赞王莹“专于阅读,勤学深思,文思敏慧,行文细腻,叙事委婉多情”。她的文笔清新隽永,颇受知音们的赏识,她与陈波儿等人被大家评为电影圈内的女作家。[8](烟台新闻网 评)
王莹从童养媳到影星、作家的人生跨度可谓相当之大。年轻时,面对婆家的操控就有逃离的勇气和决断。在面对上海浮华、虚荣的电影圈时,她却能以疏离、清醒的姿势,轻轻褪去“五色的外衣”。常如女人藤蔓,“随物赋形”。王莹就好像一棵树,她以自己意愿的方式直立,身姿舒展,清爽明丽,天性与生活也给予她密实的质地。[16](广东政协网 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