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利投资大时代酝酿,“食息一族”崛起,一文看透红利策略ETF的优劣(上)丨ETF研究系列(四)

 goldolive 2023-12-2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理性的投资者只赚取合理的收益。



图片
图片
作者 | 紫枫
编辑 | 小白

图片最不性感的黑金反倒成“大赢家”

在今年价值风格的投资方法中,最受投资者津津乐道、反复研究的策略莫过于高股息策略了。事后看2023年,“杠铃”策略两端的最优解就是高股息和人工智能概念股。
注意,本文所有数据截止于2023年12月24日。
而高股息策略之所以逐渐流行,最直观的原因还是这三年的煤炭股行情和今年上半年的“中特估”行情带火了这个词。
以煤炭ETF(515220.SH)为例,2021年、2022年和今年初至12月24日的收益率分别为50.2%、14.5%和11.9%,累计上涨超90%,与哀嚎遍野的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
图片(来源: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这几年重仓煤炭的机构和大V都名利双收,譬如私募机构日斗投资凭借重仓煤炭股,在近两年私募基金的收益率排名中非常靠前。
万家基金的黄海凭借满仓煤炭板块(2023年H1煤炭占基金净值比超80%)在2022年获得公募冠军,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A当年取得收益率达48.6%。截止今年12月22日,该基金再度斩获22.6%的收益率,相当惊人。
图片(来源: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煤炭股的股息之香令人咋舌,完全就是现金奶牛。
以今年到手的股息计算,陕西煤业12月22日的收盘价为20.5元/股,股息率达11%;兖矿能源当天收盘价为20.65元/股,股息率达21%(忽略送股);中国神华当天收盘价为31.38元/股,股息率超8.2%。
如果能早年买入并长期持有,仅分红就能给投资者带来不少利润,更别提拿着分红再投进去。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的“中特估”行情也给高股息策略助了一把力。以中国国企ETF为例(517180.SH),从今年年初至5月8日,该ETF的累计涨幅达到40.8%。
图片(来源: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该ETF重仓中字头央企,其中“两桶油”的持有比例接近30%,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今年年初至12月22日的涨幅分别为49.2%和30.3%。
在该基金的重仓股中,连常年震荡的中国建筑、中国铁建等基建龙头的股价上半年也蹦跶了一下。
图片(来源: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况且,这些公司近年来也蜕变成分红大户,以两桶油为例,即使按照大涨后的股价计算,股息率均超过6.3%。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图片红利投资的黄金时期

(一)“食息一族”的崛起

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的股市都有一批中坚的“食息一族”。
早年在美股有一类股票被称为“孤儿寡母股”,指的是那些没有劳动收入、独自拉扯孩子的寡母,只要手握一些波动很小,同时派息稳定的股票,就足以育儿养老。
在香港,股民会把汇丰银行和港灯等公司归入“孤儿寡母股”,一些股民把汇丰银行称为“五号仔”,为了降低成本,甚至提取实物股票,连证券账户成本都省去了。
图片(80年代香港汇丰银行股票)
香港有句老话,“圣诞钟,买汇丰”,也就是圣诞前买汇丰股票。汇丰股票被当作压岁钱、新婚贺礼。
而后来香港的盈富基金(2800.HK)也是考虑股民的这个需求,每年都会派息两次,且派付日雷打不动地定在每年5月和11月末。
图片(来源:盈富基金官网)
根据官网,目前盈富基金的股息率是3.94%。
图片(来源:盈富基金官网)
此外,盈富基金极其低廉的管理费也是它备受追捧的原因,最低一档管理费率为万分之4.5,即使算上所有费用也就只有万分之8。
而国内指数基金不少还是收取0.5%的基金管理费再加上0.1%的托管费,合计千分之6,比盈富基金高了不止一星半点。
图片(来源:盈富基金官网)
当下,对于国内持续增加的FIRE(财务自由)理念或躺平理念的拥趸而言,拥有“税后收入”是实现其理想生活的中药方式。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息这么低,如果基金公司能提供稳定派息、股息率较高、净值波动相对较低的基金产品给投资者,估计能吸引不少不满足债券基金的收益,但不愿意投资高波动产品的基民。

(二)在血泪教训中,A股逐渐产生红利投资土壤

在A股,红利策略此前并未有发展壮大的土壤。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企业把利润再投资的收益率比较高,把蛋糕做大、在蛋糕上切下更大的一角才是回报股东的首要方式,因此提高高分红的公司和可投资的产品实际上非常少。
但随着我国传统产业基本进入成熟期,传统企业的投资行为已经很难再获取高收益,此时通过分红、回购加大回报股东的力度才是成熟、负责任的选择。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报股东的力度逐年加大,2022年的现金分红总额已经高达1.86万亿元。
注意,此处的现金分红总额是指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的已实施现金分红总额,例如,2022年的1.86万亿现金分红实际在2023年派发。
投资者一直抱怨IPO与定增融资抽干市场的流动性,但从整体数据来看,自2018年以来,A股现金分红总额一直高于IPO、增发融资金额。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制表)
即使加上每年重要股东减持金额,现金分红总额也在2022年超过了当年IPO、增发融资金额和重要股东减持金额的总和。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制表)
应该说,随着A股上市公司群体的分红家数和分红总额逐年上升至目前的量级,以至于超过向投资者“伸手要钱”的金额,A股的红利策略才有用武之地。
而且,今年9月,证监会多次出手“助攻”红利策略,还把分红和减持“挂钩”,2023年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金额有望再创新高。
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
如果投资者难以辨别哪些是真正的“孤儿寡母股”,那红利类ETF可能是一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图片标准红利策略:稳定派息>甜言蜜语

根据风云君的整理,A股的红利策略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标准的红利策略,以中证红利、上证红利为代表;

2、带有投资倾斜度的红利策略,比如红利质量、消费红利、深圳红利等;

3、注重防守,各种红利叠加低波的指数。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如果加入运作时间大于3年,只包含场内基金,基金如分A、C类只保留A类这3个条件,则下表是目前A股全部跟踪红利策略的ETF/LOF基金,总共14只。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制表)

01 交运和煤炭行业成行业配置主要区别

目前来看,第一大类,即标准的红利策略是普通投资者参与红利策略的主要方式。
中证红利有4只ETF跟踪,基金合计规模达105.4亿元。
跟踪上证红利指数的ETF只有红利ETF(510880.SH),运作年限最长,基金规模最大,达163.9亿元,合计占14只红利ETF基金总规模的62%。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制表)
从跟踪中证红利的4只ETF的份额增速就能感受到今年红利类策略的爆火,万家中证红利LOF(161907.SZ)的份额足足增长了14倍,增速最小的红利ETF博时(515890.SH)也实现了翻倍。
中证红利指数是从沪深股市选取100只现金股息率高、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的股票组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红利策略。
而上证红利指数仅选取在上交所上市的50只股票,其他条件与中证红利指数大致相同。
而从最新的权重股名单看,两只指数的前12名权重股完全一样,仅权重股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别。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制表)
而从行业占比看,在中证红利指数中,权重比排名前三的是银行、煤炭和交通运输,只有银行和煤炭行业的占比超过10%,做到分散配置。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反观上证红利指数的行业占比较为集中,银行、交通运输和煤炭的比例达到了54.7%,而在中证红利指数这3个行业的占比约为41.1%。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因此,上证红利指数比中证指数更为依赖交运和煤炭行业的表现。

02 长期年化收益率不及7%

投资者最关心的自然是收益率的问题,红利ETF已经运作了17年,历经多轮牛熊,基本能反映红利类策略的收益情况。
截止12月21日,红利ETF的后复权净值是4.655,换而言之,该ETF运作17年的收益率是365.5%,复合年化收益率为6.77%。
有些投资者不一定看得上这6.77%的年化收益率,但是红利ETF的优势本来就是波动较小,在熊市中表现不差,仅在2018年熊市出现双位数的亏损。
与大多数基金表现不同,红利ETF从2021年至今均实现盈利。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制表)
回到中证红利指数,万家中证红利LOF运作了12年,它的整体表现如何呢?
复合年化收益率为6.95%,与红利ETF基本一致!
而且,该基金允许与业绩比较基准(95%*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5%*银行同业存款利率)之间的年跟踪误差不超过4%,运作12年累计跑赢了业绩基准多达55个百分点,可以说是中证红利指数的增强版。
图片
而跟踪紧密、基金规模和运作年限都非常接近的两只基金是红利ETF易方达(515180.SH)和中证红利ETF(515080.SH)。
两只基金仅成立4.1年,自成立以来复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9.53%和13.24%,这反映了近年来确实是红利策略能获得超额收益的阶段。
红利ETF博时(515890.SH)成立了3.8年,规模最小,仅为5.9亿元,自成立以来复合年化收益率为10.7%。
图片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制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