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网资源喂出来的AI文生图,著作权归谁

 singer0852 2023-12-29 发布于北京
全网资源喂出来的AI文生图,著作权归谁

012

AI生成的图片不属于AI

自从去年8月大模型公司stability.ai宣布其研发的文字生成图片大模型Stable Diffusion开源后,众多初创公司进入文生图赛道的门槛骤降;再加上Stable Diffusion模型可在消费级GPU上运行,极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市场接受的速度也远超其他生成式AI应用。一时间,AI文生图应用如雨后春笋般疯狂冒出。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用户在AI大模型中输入文字、调教参数而产生的图片,有没有著作权?著作权又属于谁?

全网资源喂出来的AI文生图,著作权归谁

在国内,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今年2月,用户李某在Stable Diffusion软件上输入提示词生成了一幅图片,并发布到自己的小红书主页。而刘某将这张AI生成图片抹去署名水印后,作为自己诗歌文章的插图,一并发到了百家号平台上。李某认为此举严重侵犯了自己享有的署名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因而将刘某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并进行赔礼道歉。

不久前,此案终于宣判了结果:北京市互联网法院要求被告发布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并向原告赔偿500元经济损失。在判决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法院关注的重点是AI文生图过程中是否存在人类的创作贡献,“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是利用工具进行创作,而人工智能生成图片,只要能体现出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就应当被认定为作品,并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也就是说,只要AI还没有自由意志、不是法律主体,只是一个创作工具,那么用户就拥有生成图片的著作权。

全网资源喂出来的AI文生图,著作权归谁

判例中还提到,在图片生成的过程中,原告不断输入提示词,将主体设置为“日本偶像”并详细描绘了皮肤状态、眼睛和辫子的颜色等;又在初步生成的图片基础上不断调整参数、增加提示词,才最终得到了上述图片。这整个过程被法院判定为“进行了一定的智力投入”,且这一过程亦体现了原告的审美选择和个性判断,因此具有了著作权法所要求的作品“独创性”。

这个结果也符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秉持的“一点火花原则”,即不过度纠结创作者对AI生产内容贡献的高低,只要有必要联系即可,不会因为工具使用门槛变低而改变其性质。

022

侵权“原罪”何解?

法律上虽然暂时有了定论,但在业界相关的争议并没有减少。有知识产权领域法务工作者认为,用语言创作图片,和摄影、绘画不同,只能算间接产生作品,更符合著作权法中所指出的“为他人创作提供咨询意见,或进行其他辅助工作”,不应该属于创作范围。

今年3月美国版权局(USCO)在一次判例中指出,由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AI模型所产生的影像将不受著作权保护,理由是所有“传统作品所定义的元素”均由AI技术执行,因此给予指令的人类和没有自我意识的AI都不能拥有著作权。但这也留下了一定解释空间,并没有成为新的法令条例。

况且,AI大模型还背着一项“原罪”。研发者供给AI大模型进行深度学习的海量数据集中,包含了大量尚在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AI只不过是将“喂”进去的数据重新组合又“吐”了出来。

全网资源喂出来的AI文生图,著作权归谁

今年6月,作家们还在集体诉讼OpenAI,代码生产者也在集体诉讼AI代码生成应用GitHub Copilot,而艺术家群体是最早表达不满的群体,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将AI图片生成公司Midjourney告上法庭,原因均在版权。

利用全网创作图片训练出的AI模型本身又算不算侵权?这点各国监管层都尚未有定论。毕竟治理AI的同时,又要小心扶持本国AI的发展,为增强未来国家实力争取发展空间。在这一现实博弈下,AI作品的著作权到底归谁这一问题要么被搁置,要么就在争议中暂落。

另外,随着AI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终将面临机器能独立思考的那一天。这也意味着,总有一天,AI所生成的“作品”不再是使用者输入的提示词和参数的产物,著作权法又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