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独角戏jlahw6jw 2023-12-29 发布于江西

引子

*本文摘自《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书名原文: The Case for Mars: The Plan to Settle the Red Planet and Why We Must

这是科学出版社十多年前翻的书,感觉有些词句翻译得不是很准确,仅是个人看法,有兴趣的话建议看原著。比如说特纳所说的“frontier”应该是翻译成“边界”、“边境”、“边疆”还是“前线”、“前沿”、“新领域”?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正文

一百零几年前,在美国历史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的年会上,来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位年轻历史教授发表了一次演讲。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英语:Frederick Jackson Turner;1861年11月14日—1932年3月14日)是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代表作品有《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等

在当晚的议程中,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的演讲排在最后一个,在他之前有一大堆无足轻重的论文,不过,大多数与会者还是留下来听他的演讲。也许此前已有流言说,他会说些很重要的话。如果真是如此,那流言是对的;因为在这次大胆而富有气魄的演讲中,特纳表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他触摸到了美国社会与美国特质的根基。他说,美国的平等民主制度、个人主义与革新精神,其源泉不是法律理论,不是判例,不是传统,也不是国家或民族的血统,而是前线的存在。

“美国的智性应当归功于前线的优秀特质,”特纳说,“例如粗犷的力量与敏锐及好奇相结合;例如头脑实用而富有创造性,能迅速找到变通方案;例如善于抓住要点,缺乏美感却有利于达成好的结果;例如永不停步的充沛精力;例如居于统治地位的个人主义,自由地为善或作恶,还有随自由而来的恢复力与活力——这都是前线的特质,或者说,只要有前线的存在,别处也会发展出这样的特质。”

特纳继续阐述自己的核心观点:“曾经一度,前线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自由主义欢庆胜利。但是没有什么未经书写的白纸。美国的环境根深蒂固,霸道地要求人们接受它的条件;这里一样有办事的惯例;不过,尽管环境如此,习俗如此,前线仍的的确确地提供了新的机遇,提供了逃离过往束缚的一扇大门;伴随前线而来的,还有新鲜事物、信心、对旧社会的奚落、对自身局限性与创意的急不可耐、对自身经验教训的漠不关心。

“对希腊人来说,地中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打破传统束缚,提供新体验,产生新制度,出现新格局;对美国而言,一直在后撤的前线同样意味着这一切,甚至更多。”

特纳的观点是一颗智性炸弹,数年间,围绕这个观点诞生了整整一个学派的历史学家。他们证明了不仅仅是美国文化,还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主要是从探索时代(Age of Exploration)开始的,就在那个时代,欧洲开辟了全球移民的大前线。

特纳的论文发表于1893年。就在3年前,1890年,美洲前线走向了终结:一直以来界定西部扩张最远端的移民线与从加州一路东来的移民线迎头相撞。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正是特纳提出的问题——如果前线真的消失了,怎么办?美国及美国所坚持的一切,会怎样?如果失去了成长的空间,一个自由、平等、创新的社会还能幸存下来吗?

这个问题在特纳的时代提出,也许为时尚早;但今天,时候到了。当前,我们身处的社会越来越缺乏元气:权力结构日渐固化,所有阶层都在走向官僚化;政治制度无力完成大的项目;条条框框延伸到公众、私人、商业生活的每个角落;反理性主义扩张;流行文化走向庸俗;个体失去了冒险精神,也失去了自立精神与独立思考;经济停滞衰退;技术革新脚步蹒跚……你随便望向哪里,这些都清楚地写在墙上。

没有了可供新生命成长的前线,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推动以美国为代表的人类文化进步的精神也消失不见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损失——人类需要先驱才能进步,但现在我们眼前没有。

因此,美国乃至全人类最大的社会性需求是一个新的前线。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可供成长的前线,不管你有什么权宜之计,美国社会乃至建立在人文主义、科学、自由与进步基础之上的整个全球文明都必将消亡。

我相信,人类的新前线只可能在火星上。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但为什么不能在地球上呢,海底或是什么遥远的地方,比如说南极洲?是的,移民海上或海底,或者南极洲都完全有可能,在这些地方定居会比建立火星殖民地容易得多。然而,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种地球上的发展都不能满足前线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它们还不够远,一个新社会没法自由发展。在今天这个时代,有现代的通讯和交通运输系统,不管你在地球上多么偏远的角落,甚至敌对的地区,条子都离你太近了。如果人们要享有创建属于自己的世界的尊严,就必须远离旧世界的束缚。

火星就是这么个好地方。它离地球够远,所以殖民者可以摆脱旧世界智性或文化的支配;而且与月球不同,它的资源足够丰饶,可以促成人类文明新分支的诞生。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乍看之下,红色星球也许是片冰冻沙漠,可是它资源丰富,可以支持一个先进的技术文明。火星很遥远,而且可以移民。火星可以移民并改造,所以我们可以将它看成一个新世界,往后几个世纪中,这个新世界能为地球上的人类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人类为什么需要火星

所有事情都在促成他们的新生;新的法律,新的生活模式,新的社会系统;在这里,他们变成了真正的人。

——让·德克雷夫科尔,《来自一个美国农民的信件》,1782(Jean de Crevecoeur,Letters from an American Farmer)

人文主义社会的精髓在于看重人类自身——人类的生命与人权是无价之宝。几千年来,这样的观念都是西方文明哲学价值的核心,可追溯到希腊时期及犹太教、基督教共有的思想,即:人类灵魂由天赋神授。不过,这一观念却从未真正成为社会组织的根基,直到发现时代的到来。伟大的探索者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里,中世纪基督教世界里休眠的人文主义种子得以成长绽放。

基督教世界的问题在于它是固化的——它是一场戏剧,剧本已经写好,主要角色已经选定并分派妥当。问题不在于自然资源不够分配——中世纪的欧洲人口并不过剩,还有大量森林及其他无人居住的地区——问题在于所有的资源都有主了。统治阶级已被选定,一整套统治制度、观念和习俗也随之而定。在“贵者生存”的规则之下,没人会被取代。此外,被选定的不光是主要角色,还有配角与伴唱和声,而且只有这么多角色可供分配。如果你想保住自己的角色,就得保住自己的位置,而没有角色的人就没有位置。

新世界提供了一个没有既定统治制度的地方,改变了这一切。在这样一个即兴的舞台上,演员们不仅仅是原来那些传统的角色,他们还成了编剧和导演。这种新情况下爆发出来的创造性不但让身在其中的幸运儿得以亲历一场伟大的冒险,而且,一般而言,根据演员的能力,观众的观点也会发生变化。在旧社会里找不到位置的人,可以在新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融于”旧世界的人可以发现并证明自己绝非一无是处,他们在新世界里价值非凡,无论他们是否真的踏足那里。

新世界摧毁了贵族统治的根基,创造了民主制度的基础。它让人们从千人一面的旧制度中解放出来,由此,多样化蓬勃发展。它接纳未经认可的资料与经验,由此摧毁了封闭的智性世界。它逃脱了旧制度的控制,那些制度必须依赖社会停滞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由此进步成为可能。它还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情况,这里最需要的是创新精神,以便让有限的人口发挥出最大的能力,由此推动了社会进步。它抬高了劳动力价格,让所有人看到人类可以成为自己世界的创造者,由此工人得到了尊严。在美国,从殖民时代直至19世纪,城市一座座拔地而起,人们明白了美国不仅仅是他们居住的地方——还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建设起来的地方。人们不仅仅是自己世界的住户,他们还是这个世界的缔造者。

两个世界的故事

想象一下,21世纪的人类在两种情况下各自会有怎样的命运:有火星前线和没有。

21世纪,如果没有火星前线,毫无疑问,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将急剧下降。自20世纪末以来,先进的通讯和交通运输技术已经侵蚀了地球上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健康。因为技术让我们走得更近,所以我们变得更加相似。在北京找到一家麦当劳,在东京听到乡村音乐,或者在亚马逊土著身上看见迈克尔·乔丹的T恤已经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多种文化的融合有健康的一面,因为某些时候,这样的融合会在艺术及其他领域催生出暂时的繁荣。它也能导致讨厌的种族紧张情绪上扬。可是不管文化融合释放的能量是如何在短期内消耗掉的,长期来看重要的还是:它耗尽了能量。文化的同质化就像用导线将电池两极连到一起。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热能,不过等到电势平衡下来,熵值就增至最大,电池废掉了。罗马帝国就是人类历史上这一现象的经典范例。55统一带来的黄金时代后面通常紧跟着停滞与衰退。

21世纪,地球上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只会越来越快。此外,快速的通讯和交通运输技术短接了不同文化的隔阂,所以独立度越来越难得,而这样的独立度正是在地球上发展出全新的文化所需的。但是,如果开辟了火星前线,同样的技术进步会让我们得以建立一个截然不同、蓬勃发展的人类文化新分支;最终,我们还能在其他世界上建立更多这样的新分支。因此,在一片更广阔的土地上,珍贵的人类文化多样性能得以保存;但是,只有得到一片更广阔的土地,才能实现这样的保存。单个世界的版图太小了,容不下多样性的世代生存延续,而这样的多样性不但能让生活更加有意思,还能确保人类的生存。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如果不在火星上开辟新前线,延续下来的西方文明仍要面对技术停滞的风险。对某些人来说,这样的观点也许很奇怪,因为如今这个时代经常被夸作充满技术奇迹的时代。但事实上,我们社会进步的脚步正在变慢,变慢的速度快得让人担心。要看清这一点,只要回顾一下过去35年来的变化,把它们与之前的35年相比,再比较一下再前一个35年就够了。1905年至1940年间,世界主要的进步是:城市电气化;洗衣机和冰箱出现;电话与广播普及;家庭音响诞生;有声电影发展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汽车进入实用化;航空工业从怀特的飞机发展到了DC-3和Hawker公司的飓风战斗机。1940年到1975年,世界又变了,出现了计算机、电视机、抗生素、核能源、波音727、SR-71;还有宇宙神、泰坦和土星火箭;通讯卫星、行星际飞船以及载人登月。和这些变化相比,1975年至今的技术进步不值一提。这个时期理应出现巨大的变化,但是没有。如果遵循此前70年的技术轨迹,今天的我们应该有飞行汽车、磁悬浮火车、机器人、核聚变反应堆、极超音速洲际航班、便宜而可靠的飞上地球轨道的运输方式、海底城市、开放海域养殖技术以及月球和火星上的人类居住区。但是,今天我们只看到重要的技术发展——如核能技术和生物技术——陷入停滞或争执。我们的脚步慢下来了。

现在,考虑一下新生的火星文明的情况:它的未来将主要取决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正如19世纪,美洲前线出于自身需要作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全世界人类的进步,“别出心裁的火星人”也将实现远超平均水平的科技突破,极大地改善21世纪人类的处境。他们的文化会将智慧、实用性教育和果断置于首位,要做出真正的贡献,这些都是必需品。

火星前线将促进新技术的发展,这个观点的首要例证毫无疑问将出现在能源领域。因为和地球上一样,火星移民成功的关键在于充足的能源供应。目前,就我们所知,红色星球的确拥有一种重要的供能资源:氘,它可以用作几乎无污染的热核聚变反应堆燃料。地球上也有大量的氘,但是现在所有资金都投入了其他更高污染的发电方式,实用性核聚变反应堆的研究停滞不前。让核聚变进入实用化,火星殖民者的决心一定会大得多,他们的努力也将为母星带来巨大利益。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总之,火星前线和19世纪的美国前线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相似性被大大低估了。过去一个世纪中,美国推动了技术进步,因为西部前线的开拓为东部带来了持续的劳动力短缺,这迫使人们研发节约劳动力的机器,也为公众教育的改良提供了强烈的刺激。这样,有限的劳动力掌握的技能才能最大化。现在,美国的情况变了。事实上,我们不再欢迎新公民的到来,反移民情绪上升,我们创造出大量累赘冗繁而粗劣的工作岗位,来安置那些真正有成效的经济活动不再需要的人。结果,每个新公民都被看作负担,这样的情况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变得更为严重。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21世纪的火星上,劳动力一定极度短缺。事实上,可以打包票,在21世纪的火星上,没有哪种商品能比人类的工作时间更珍贵、更值钱。工人在火星上得到的薪水和待遇会比地球上好,教育也会发展到母星上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正如19世纪,美国曾改变了普通人在欧洲得到的待遇与受尊重程度,火星社会的进步应该也会对地球造成影响。火星上也许会出现更高形式的人类文明及与之匹配的新标准。与他们遥遥相望,地球公民肯定也会对自己作出同样的要求。

前线创造了自立的人民,他们坚守自治的权利,由此推动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没有这样的人民,民主制度能否存续很值得怀疑。是的,今天的美国随处可见民主的幌子,但政治程序中几乎没有真正的公众参与。想一想吧,自1860年以来,没有一个新政党的代表被选为总统,曾允许公民参与到政党审议中的地区性政治社团及区域性组织也消失了。美国国会平均重新当选率高达90%,很难再说它是人民意愿的晴雨表。此外,不管国会意愿如何,现实的法律覆盖广度前所未有,从经济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这些法律越来越多地出自冗余的管理机构之手,这些机构的官员甚至懒得假装自己是民选的。

美国和其他西方文明的民主制度需要一针强心剂。这一推动只能来自于前线人民作出的榜样,他们的文明吸纳了最初赋予美国民主制度灵魂的精神。正如上个世纪美国人曾为欧洲作出榜样,下个世纪,火星人也能为我们指出远离寡头政治与停滞不前的道路。

在一个封闭的世界中,人文主义社会将面临比寡头政治卷土重来更大的威胁。21世纪,如果前线依然紧闭,我们一定会面对这些威胁:各种反人类思想蔓延,以这些思想理念为根基的政治制度发展成长。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这种破坏性的思想会自然地蔓延,首屈一指的就是马尔萨斯理论:世界上的资源几乎是恒定的,所以人口增长与生活标准必须要有所限制,否则我们所有人都将坠入无尽的苦难。

马尔萨斯主义在科学上已经破产了——基于它的所有预测都已被证明是错的。因为人类不仅仅是资源的消费者,我们还会发展新技术,从而发掘出新资源。人口越多,革新的频率越快。这就是为什么(和马尔萨斯的理论正好相反)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生活标准反而提高了,而且是加速提高。然而,在封闭的社会中,马尔萨斯主义却是不证自明的真理,这里潜藏着危险。单从理论上反驳马尔萨斯主义是不够的——学术期刊中这样的论战从未休止。除非人们能看见前方有未经使用的资源,否则他们必然趋向于相信资源有限论。而如果接受资源恒定这一观念,那么最终人们将彼此为敌,每个种族或国家也将彼此为敌。极端的结果就是暴政、战争甚至种族灭绝。只有在一个资源无限的宇宙中,所有人才会成为兄弟。

火星在召唤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近来,我们开始吹嘘经济全球化,却不思考它的含义,不思考这样的全球化多么不幸。要是有这样的消息,那才更值得欢呼:太阳系里出了点怪事,另一个世界轻轻滑入我们的轨道,离我们如此近,甚至能建起一座桥梁,人们可以跨过桥梁,踏上一片未经开垦的新大陆,到达未经标注的新海洋。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热切的新移民是否会重走老路?还是说他们会制定新的权利法案,修正老地球上的遗憾……?无论如何,就算这样的星球不能拯救一个活跃的文明,至少也能延长它的寿命;在这延长的部分中,个人将再次享有自由……

想想这个有趣的问题:在一个没有前线的世界里,人类的想象力何去何从?这里没有变化,只有不变;没有差异,只有相似;没有危险,只有安全;没有陌生海洋、大陆的变幻莫测,只能在已知中探求无害的微妙变化。梦想者、诗人和哲学家毕竟只是工具,他们只是说出、串起人们的希望、抱负与恐惧。

人们将怀念前线,怀念的程度言辞无法表达。4个世纪以来,他们听到它的召唤,聆听它的允诺,拿自己的生命和财富赌它的未来。它不再召唤了……

——沃尔特·普雷斯科特·韦布,《大前线》,1951(Walter Prescott Webb,The Great Frontier)

今天我们所知、所推崇的西方人文主义文明在扩张中诞生,在扩张中成长,而且只能在动态的扩张中存在。在一个不再扩张的世界里,某些形式的人类社会也许能幸存,那样的社会培养不出自由、创造力、个性和进步。这样阴郁的未来看起来也许只是一个骇人听闻的预言,可是不要忘记这个事实:人类历史上几乎全部时间中,大多数人不得不忍受这种静态的社会组织模式,这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在人类历史上,自由社会是个例——除了孤立的小片区域以外,自由社会只存在于西方前线扩张的这4个世纪中。现在,这样的历史结束了。现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远航开辟的前线关闭了。如果不希望未来的历史学家将西方人文主义社会的时代看作某种昙花一现的黄金年代、无尽的人类苦难编年史上短暂的闪光时刻,那么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前线。火星在召唤。

但火星只是一颗星球,在开拓火星前线的年代,人类的精力会焕发出来,地球化火星、移民火星的工作最多会耗费我们三四个世纪的时间。那么,移民火星只是一个能“延长寿命,但不能拯救一个活跃文明”的机遇吗?无论如何,人类文明终将毁灭吗?我觉得不是。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宇宙很辽阔。它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弄到的话,的确是无限的。在地球上开拓前线的4个世纪中,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世纪我们达成的技术成就,令19世纪任何一个观察者的期望都相形见绌,18世纪的人做梦都想象不出,而在17世纪的人看来,简直就是魔法。最近的恒星远得不可思议,大约是到火星距离的10万倍。不过,火星自己离地球的距离也有美洲离欧洲的10万倍。如果在过去4个世纪中,技术进步如此大幅地扩展了我们能到达的范围,再有4个自由的世纪,我们就不能再来一次吗?有充足的理由可以相信,我们能做到。

移民火星将推动前所未有的快速航天运输方式的发展;地球化火星将推动更强大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这两种能力又将开辟新的前线,那是外太阳系中我们从未踏足的领域;新环境带来的更艰难的挑战又将更有力地推动能源、推进两种关键技术的发展。关键是不要让这个过程停下来。如果让它停下来,哪怕只是一小会儿,社会就将凝固成静态,抵制进步。所以,现在这个年代是紧急关头。我们的旧前线关闭了。社会停滞的第一个信号清晰可见。但是,进步虽然放缓了,却仍在持续:我们的人民仍信仰进步,我们的政治制度仍未抵触进步。

美国探索火星动因分析:马尔萨斯主义 or 新殖民主义?

我们仍有400年“文艺复兴”留下来的伟大礼物:即开辟火星前线,开启另一次“文艺复兴”的能力。如果不能成功,我们的文化不久后就会失去这样的能力。火星很严酷。移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科学观、创造力,以及这些背后自由思考的能力。火星不会屈服于一个静态社会的人民——那样的人没有移民火星所需的能力。而我们还有。今天的火星等待着旧前线的孩子们。但火星不会永远等下去。

资料来源:

《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