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建筑之林(三)

 茶香飘万里 2023-12-29 发布于山西

补序:在介绍世界知名建筑时,笔者最大的困惑便是长篇累牍的历史背景。这些建筑普遍历史跨度周期较长,引申的国外历史人物或事件盘根纠错,且多数不为大众读者所熟悉,以极简的篇幅提炼并表述清楚颇为困难。

建筑是凝固的史诗、文化的载体,从历史建筑中我们能抽丝剥茧地追溯其文化的起源与兴衰,印证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探寻历史变迁的痕迹;脱离了历史底蕴,再雍容华丽的建筑也如失去灵魂的躯体而苍白无力。

历史建筑,顾名思义,历史中有建筑,建筑中现历史。在这里,建筑与历史绝无主次关系的割裂,相互交融、互相印证,以求更好地表达建筑形成的过程与经历、风格演化的来源与趋势,以及其折射的内涵与意义。

17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法国】

圣米歇尔山远瞰

梦幻般的场景,集迤逦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悠久的建筑群于一体

这一处极为奇特而又神秘,集悠久的历史与绮丽的自然风光于一体,为世界著名之奇观异景,位于法国诺曼底芒什省距海岸两公里的一处小岛上。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俯瞰

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山并不高,海拔仅88米;岛并不大,平均直径不足千米;山顶建筑依势而建,布局勾连密集、错落紧致。修道院与教堂占据山顶要塞位置,巍峨高耸,呈金字塔般恢弘之势。远处眺望,如要塞,如城堡,更如一处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

它的神秘之处在于,其所在的圣马洛海湾是一片滩涂,潮汐不断地将沉积物冲上岸,使得圣米歇尔山成为了一座孤岛,只有涨潮时才形成岛屿,而退潮时才通过滩涂与大陆联通。配合欧洲最大高差约15米的大洋潮汐运动,每日傍晚汹涌的大西洋潮水均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而来,刹那间淹没滩涂流沙,四下顿成汪洋,将米歇尔山孤悬于海,蔚为壮观。

公元708年的某个夜晚,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主教奥贝,连续3天梦见天使圣米歇尔手指海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正是这场天使的显灵托梦,令之后的信徒们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无数的修士和劳工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岗岩运过滩涂,一步步攀上山顶,期间历经天灾与战争的磨难,从未间断修复与翻建,造就了这处世界奇迹的孤岛圣山,使之成为天主教三大朝圣圣地之一。

其核心建筑为山顶雄伟的大教堂建筑群,始建于中世纪1017年,建成于1080年,历时60余载。建筑群整体风格为集罗马式与哥特式于一身,其大殿的多达7道的穹窿开间、两侧拱门式长廊与楼廊拱窗,无一不彰显了罗曼式风格的杰作;其主体与附属建筑高耸的矢状塔尖与飞扶壁、室内修长的束柱线条,又突显了经典的哥特式元素。这种杂糅的风格,并非初期建造有意为之,由于历史跨度较长,现存建筑多为英法百年战争后重建,并于14世纪以后扩展至山脚地带,总体呈现出哥特式为主的风格。

圣米歇尔山建筑一览

山顶建筑一览

修道院的连廊结构

教堂及山顶主体建筑一览

教堂外立面及内部结构

教堂、修道院及山脚建筑

教堂及山顶建筑一览

教堂一览,右上为教堂顶部圣米歇尔天使金像

山顶建筑一览

教堂内部结构部分一览

它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历史地位有多重要?在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坚固的堡垒和城墙,抗击英军长达24年。在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中,该岛是法国诺曼底地区唯一未曾陷落的军事要塞。百年战争之后,圣米歇尔山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法国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大教堂建筑群总览

这建筑在巨大沙洲、岩石小岛上的修道院大教堂建筑群为西方建筑奇迹,是非凡技艺之杰作,其与周边独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为自然和文化景观完美结合的经典范例。

18 勃兰登堡门【德国】

勃兰登堡门,始建于1753年

勃兰登堡门正立面

勃兰登堡门侧立面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柏林,始建于1753年,是为古时德国柏林城城门之一。现如今,它不仅是柏林的标志,更是德国统一的象征。

勃兰登堡门整体效果图

公元1753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下令修筑共有14座城门的柏林城,此门坐西朝东,以勃兰登堡(德国的一个省)命名。初时此门仅为一座用两根巨大的石柱支撑的简陋石门,1788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统一德意志帝国,为表庆祝遂重建此门,并于1791年竣工。

勃兰登堡门整体俯瞰及多角度立面展示

其设计以雅典古希腊柱廊式城门为蓝本,凯旋门式风格。重建后的城门高20米,宽65.6米,进深11米,门内有5条通道,中间通道最为宽阔;门内各通道之间用巨大的砂岩条石隔开,条石的两端各饰6根高达14米、底部采用直径为1.7米之巨的多立克式立柱,整体彰显巍峨肃穆。

勃兰登堡门立面多角度展示

勃兰登堡门细部构造一览

如果说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那坐落其上的雕塑更是该门的象征。为使该门更辉煌壮丽,德国雕塑家在门顶端设计了一套青铜装饰雕像:四匹飞驰的骏马拉着一辆双轮战车,战车上站着一位背负双翅的女神,她一手执杖一手提辔,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飞鹰鹫立在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雕塑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增显了非凡的气场,升华了建筑的品味与寓意,成就了这一世纪经典的纪念性作品。

勃兰登堡门上的青铜雕塑

门顶青铜塑像,该门的象征

门顶的女神及驷马战车

从普法战争拿破仑打败普鲁士,法军拆卸掉门顶上的女神及驷马战车作为战利品拉回巴黎;到欧洲同盟军滑铁卢大败拿破仑,普鲁士再次索回将其置于门顶;再到二战期间遭受盟军轰炸损毁严重,苏联红军穿过此门攻入柏林,勃兰登堡门可谓命运多舛。

见证历史沧桑的勃兰登堡门

1961年,随着冷战的发酵,著名的“柏林墙”形成,勃兰登堡门处在东、西柏林的交界点上,成了柏林墙的一部分。曾经作为德意志统一象征的勃莱登堡门成了军事禁区,也成了德国分裂的标志。直至1989年,两德统一前夕,勃兰登堡门重新开放,它再次见证了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变迁。

现如今的勃兰登堡门,视为德国的象征之一

以上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纪念式的凯旋门,它也许在欧洲众多凯旋门中并非最古老、华丽、巍峨的一类,但其背后的历史却是罕见的沉重,其寓意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统一的意志,是为其它多数凯旋门所不具备,这也是它能成为德国象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19 新天鹅堡【德国】

新天鹅堡,始建于1869年,德国的象征之一

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与新天鹅堡

德国是欧洲拥有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唯独这座位于慕尼黑以南阿尔卑斯山麓的新天鹅堡最为著名,为何?源自于人间仙境般的阿尔卑斯山风景、各种古老的民间传说,以及充满文艺气息的城堡建筑风格等,然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城堡的主人―19世纪中后期巴伐利亚王国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

路德维希二世与茜茜公主

这位年轻的国王无治世之才,却充满艺术气质,其与表姑即后来的奥地利王后茜茜公主之间的情感悲剧以及政治上的屡屡失意,使其厌恶世事而一生孤寂,颓废而又自我封闭于巴伐利亚山区,转而将其余生精力投向了艺术。1869年,路德维希二世在旧天鹅堡遗址上,勾勒出了属于自己的梦幻世界―新天鹅城堡,融合了终其一生的艺术追求:建筑与戏剧。然而直至1886年路德维希二世于施坦贝尔格湖逝死时,全堡360个房间只有14个房间按原设计完工,其余因国王逝世而未完成。

新天鹅堡俯瞰

新天鹅堡远瞰

天鹅湖、城堡、阿尔卑斯山,梦幻般的交相辉映

19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流行古典复兴,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新天鹅堡当然也不例外。路德维希二世生前的建筑构思是落实戏剧与中古时期的骑士英雄传说,所以它的风格总体为一座“中世纪骑士城堡”。其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矗立于于石山高原之上,背向一面清澈透明的湖水,幽静的自然景观与天鹅堡梦幻般的造型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客观来讲,建筑的背面风景得天独厚、浑然天成,几乎无须刻意打造。

新天鹅堡俯瞰,可观其院落布局

掩映于山林中的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立面多角度展示

城堡整体布局包括宫殿、暸望塔、楼梯塔、庭院、门楼、角塔和凸窗等,有中世纪城堡的显著特征。但与中世纪城堡最大的区别是,它几乎没有例如防御主塔、炮塔、壕沟及城墙的实质性防御体系,而是侧重于居住体验、艺术及人文景观的展示。

新天鹅堡内主体建筑一览,罗曼式与哥特式风格的结合

新天鹅堡内主体建筑一览

新天鹅堡内御座厅及餐室

新天鹅堡内祈祷室及卧室、起居室

新天鹅堡内工作室及歌剧厅

从城堡立面细节来看,其主体属于19世纪罗曼式复兴风格,随处可见的列柱廊及入口、窗户半圆拱的罗曼式特征明显;但其高耸的尖顶,又借鉴了哥特式的小塔尖,此外凸窗、角塔、花窗玻璃等均移植了哥特式元素。所谓天鹅堡,自然少不了天鹅的主题形象,其源自于城堡主人对英雄传说中中世纪天鹅骑士的狂热,堡内装饰从日常用品、帏帐、壁画,就连盥洗室的自来水水龙头,都饰有天鹅的形状。

新天鹅堡的天鹅骑士纹章、天鹅元素的壁画、装饰等

总体来讲,新天鹅堡是超越现实想象的产物,城堡主人倾其所有而遗留下这一梦幻般的王国,成为德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如今,它既是浪漫典雅的化身,更是德国的象征之一。

20 帕特农神庙【希腊】

帕特农神庙俯瞰

雅典卫城建筑遗址

帕特农神庙矗立于希腊雅典卫城的至高点,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历经2500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中,依旧可领略神庙当年的雄浑之姿。

雅典卫城建筑遗址

高台上的帕特农神庙

其为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著名的斯巴达300勇士抗击波斯侵略者,便发生于这一时期),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对应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历时15年完成主体建筑与雕塑雕刻。其后两千年神庙可谓命运坎坷多舛:5世纪中叶罗马帝国末期,被改作基督教堂;从15世纪中期以后近400年被土耳其统治期间,又被改成伊斯兰寺院;终大部分毁于1687年希腊与土耳其的战争,现仅存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与残破的门楣。

神庙经典的侧立面构图

修缮维护中的帕特农神庙

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代表了希腊建筑艺术的巅峰水平,是为古代石构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作品之一。作为建筑遗产,它影响力深远而又广泛,其对世界建筑发展贡献有:经典的长方形平面列柱围廊+三角门楣构图的柱式建筑,被古罗马时期建筑广泛模仿和借鉴。可以说欧洲后世的建筑风格,不论是古罗马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古典主义建筑、亦或是折衷主义建筑及后现代主义建筑,皆深受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影响,并延绵至今。

帕特农神庙侧立面仰视

帕特农神庙水平立面展示

帕特农神庙多角度及细部一览

既然是柱式建筑,它的神韵便在于柱,而且是典型的围廊式。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石柱、石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建筑的外立面形式。其典型的古典柱式有3种: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当然后期经古罗马人组合应用又衍生出若干形式,此处不表。

三种典型的希腊柱样式与柱身比例

三种希腊柱式结构与实例图

看上图一目了然:多立克柱式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依次垒叠,柱身表面刻有连续的沟槽,柱头简洁呈倒圆锥台,整体较粗壮宏伟(帕特农神庙所采取的样式);爱奥尼克柱式较为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沟槽较深呈半圆形。柱头由装饰带及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科林斯柱式,最为精美奢华,柱头采用茛苕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与多立克柱式的质朴阳刚和爱奥尼亚柱式的挺拔秀雅相比,科林斯柱式显然更富有装饰性。

帕特农神庙东西立面高宽比接近神奇的“黄金分割比”,构图精准优美

至于帕特农神庙神奇的建筑“黄金分割比”(东西立面高度与宽度比接近完美的0.618:1)、“视觉矫正”(柱身的减杀、边角柱略向中央倾斜、基石直线的矫正等)、细致精美的楣板主题神话雕刻,无一不突显了其建筑构图及装饰的独到手法,令人叹为观止。

神庙的山寨版,下图为美国田纳西州的帕特农神庙,是上图雅典帕特农神庙1:1的完整复制品

古希腊建筑,以其独特的构图审美与精湛的工艺手法,结合精美的写实雕塑,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是为人类文明史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1 科隆大教堂【德国】

教堂远景俯瞰

教堂远景俯瞰

教堂近景俯瞰

世界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哥特式教堂的巅峰代表作之一,与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其始建于1248年,跨越6个多世纪最终于1880年完工,长达632年的建筑周期,堪称同类建筑世界之最。

教堂远景一览

教堂远景多角度展示

用“震撼”二字不足以表达由衷的赞叹,叹其恢弘雄浑,赞其精巧雅致。双塔高耸直指苍穹,内部空间高挑升腾,装饰雕刻穷极繁复精美之能事,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成就评价,科隆大教堂胜过之前的所有哥特式建筑,成就了其建筑史上不朽的传奇地位。

教堂立面多角度展示

教堂立面近观一览

教堂立面近观立面多角度展示

平面布局沿用经典的基督十字架形,东西展宽144.55米,南北阔86.25米,总占地面积近8000平。客观来讲它的占地面积在世界教堂建筑中并不算大,甚至排名进不了前10,但它胜在高度和大厅无与伦比的空间氛围与气势。其中两座与门墙连砌的主塔高度157.3米(仅较世界最高的教堂,同为德国的乌尔姆大教堂略低4.3米),大厅高度达惊人的42米,内部以十字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通过东西罕见的五进制长廊与南北横廊交汇于圣坛,形成恢弘升腾的强大气场与肃穆庄严的宗教氛围。

教堂模型俯视与建筑平面图

教堂正立面及细部结构拆分

外立面装饰细节综合展示

外立面细节展示

外立面细节展示

外立面细节展示

教堂内部结构展示

教堂内部结构展示

教堂内部展示

事实上,科隆位居莱茵河要津,为德国工业重镇,二战期间遭受盟军地毯式轰炸科隆老城被毁十之八九,其能幸存实属奇迹。这座近800年历史的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更是欧洲基督信仰和基督教神权至上的历史见证。

22 白金汉宫【英国】

白金汉宫,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

世界著名的五大宫殿,故宫、凡尔赛宫、克里姆林宫、白金汉宫与白宫

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宫殿,是与故宫、凡尔赛宫、克里姆林宫、白宫齐名的世界五大著名宫殿建筑群。其位于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城内,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1761年由英王乔治三世购得,作为王室成员住所;1825年,英王乔治四世加以重建,改为王宫建筑;1837年起,自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白金汉宫正式成为王宫,此后白金汉宫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府邸。

白金汉宫整体俯瞰

白金汉宫正立面远瞰

白金汉宫正立面近观

其建筑整体布局呈四方形合院式围合,占地面积18万平(应该包括后花园),从俯瞰图得出的结论是主体建筑立面与其它附属建筑风格似乎并不统一,有改建、增建时不同风格的拼接尝试;另外建筑规模、布局立意与法国的凡尔赛宫亦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其所谓的御花园更是像一块自然空旷未经雕饰的大公园,即便花团锦簇,也掩饰不了极致的简约,欧洲园林艺术的构建与营造技巧在这里几乎无从体现。

御花园

御花园

总平俯瞰图,左为凡尔赛宫,右为白金汉宫,园林风格一目了然

正立面主体建筑为四层,新古典主义风格,经典的立面纵横三段式处理。外立面装饰采用灰白色系的巴斯石灰岩石材,内部装饰则以人造大理石及青金石为主,部分重要厅室软装呈现金光璀璨、“无金不巴”的巴洛克风格。如果您对凡尔赛宫、卢浮宫有先入为主的印象,那多少会对此建筑有些许失望,可能唯一的亮点便是矗立于广场的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基座有4组石雕群,胜利女神金像伫立于高大石台之上如从天降,气宇非凡。

白金汉宫正立面,中段为复古的希腊式风格构建

建筑立面细节

巴洛克风格的内饰

巴洛克风格的内饰

巴洛克风格的内饰

巴洛克风格的内饰

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

白金汉宫的意义在于,它是英国王室的象征之一,更是英帝国盛衰的见证者。当代的英国王权虽为虚设,却为凝系国民团结、寄托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正是如此,白金汉宫的阳台至今还能吸引万众的目光;然而白金汉宫的惊鸿一瞥,难以掩饰英帝国的由盛及衰,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早已风光不再。

23 姬路城【日本】

姬路城远瞰

樱花掩映的姬路城

姬路城侧立面

这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的城堡,由于保存度较好,号称为“日本第一名城”,其与熊本城、松本城合称为日本三大名城。其建造于45.6米海拔的姬山之巅,主要城郭为姬路城天守阁,城堡外形好似一只高雅的白鹭,所以又称白鹭城,是日本现存古代城堡中规模最宏大,风格最典雅的一座代表性城堡。

姬路城及天守阁

所谓天守阁,是日本日本城堡中最高、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具有瞭望、指挥的功能,也是封建时代统御权力的象征之一。日本现存天守阁有20余处,年代不一,风格迥异。不得不说天守阁是极具日本特色的城垣建筑,其繁复的破风结构与装饰为日本古建所独有。

姬路城天守阁立面近观

以望楼型的姬路城天守阁为例,这座建于1581~1609年的建筑,产生于日本安土桃山时期,即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其入母屋(日本称谓,相当于中国的歇山顶)与望楼(顶部瞭望建筑)组合颇为协调匀称,下部为一个两重的入母屋,上部为一个三重的望楼。其判断的依据有点复杂,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下什么是破风:日本的破风可大致分为唐破风、千鸟破风、入母屋破风和切妻破风

姬路城天守阁

各类日式破风结构,左上比翼入母破风可视为千鸟破风,仅为装饰

唐破风的特征是弓形,将房檐部分抬高成弧形,但总体依旧为房檐的一部分,例如上图标注;千鸟破风是常见的三角形破风,通常仅作为装饰;入母屋破风即为整个歇山顶建筑的一侧,最顶部说白了就相当于中国古建歇山顶的博风板,其构图比例与入母屋大小成正比,它是建筑主体的一部分,此处注意与千鸟破风的区别。至于切妻破风不再引申,看图一目了然。由上,以结构性的下部入母屋破风为切入点,其两侧延展的房檐以上即为望楼结构。

姬路城天守阁一览

姬路城天守阁多角度一览

作为军事防御型建筑,其结构严密复杂,由大小天守阁等共83座建筑横向勾连而形成城郭。在主城楼的四角紧密依附着大小四座附城楼(即小天守阁),而每一附城楼的设计,既统一又有形式变化。单独看每一天守台皆为正方形,然而组合在一起时,其参差交错,高低不一,又各有不同。立面屋檐破风缭乱,整体风格极具日本特色的惊艳与妖娆。

姬路城天守阁一览

姬路城多角度一览

姬路城及内部一览

其中主体大天守阁地面净高33米,外观5层,内部6层,地下1层,砖石木构,其核心承重为通柱造的木框架结构。通柱分别自地基至第2层,从3层至4层,由5层至6层共构建成3个整体,其后用横梁加固横向延伸,以形成各层的地面结构;横梁和通柱上的大梁则卯入中央大柱,由此巧妙地使3个共同体结合成一体框架。

姬路城天守阁剖面结构模型及示意图

姬路城天守阁内景,此图可看出回廊、主室等内部空间极为宽阔

其防御系统构建极有特色,三重螺旋型战略防御工事包括外部、中部和内部壕沟。从3条同心圆护城河开始,城壕环绕高大曲折的石城郭,城郭之间设有大门和瞭望塔,城墙和瞭望塔上设有无数射箭、射击小孔;城堡中内庭道路,千回百转,恰似迷宫般,从顶楼俯瞰却一目了然;各城郭区域或各条通道之间均采用石垣和城壁相隔,使外敌不能轻易进入。石垣呈陡斜状,上部向外翘出,使人难以攀登。

城堡外立面及内景

城堡内景

它的意义在于,是日本首批登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其杰出的砖石木混合楼阁结构和独特的军事城垣防御体系构建,是为日本崇尚恢弘建筑的“安土桃山时代”巅峰之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