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建筑之林(十)

 茶香飘万里 2023-12-29 发布于山西

64 水晶宫【英国】

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入口处场景,1851年

1851年的伦敦海德公园世博会,是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又称万国工业博览会

在世界建筑史上,这座建筑给人带来的震撼和影响力是空前的,尽管,它已不复存在。它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19世纪世界建筑奇观之一,它就是第一届世界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简称Great Exhibition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展馆建筑—水晶宫Crystal Palace

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世博会盛况空前的开幕式,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与各国使节代表

这座历史上第一次以铸铁、玻璃为材料构建的超大型建筑,以其超前的设计理念开创了近代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

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举办的国际博览会,旨在显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尽管有炫耀的成分和彰显英帝国支配世界实力的目的,但你不能否认这第一届世博会举办得极为成功,所造成影响力空前绝后,其中很大成功要素归结为这座跨时代的建筑—由铸铁和玻璃构建而成的水晶宫,因为它本身就代表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

这场博览会最具特色的建设非水晶宫莫属,全部由铸铁与玻璃构建而成,建成后一鸣惊人

水晶宫侧立面,三层架构逐级收缩的“品”字形

自1849年构想到1850年付诸实施,中间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英国皇家筹建组委会从评估、选址、方案设计、资金筹措到施工建设等环节得一项项落实,没成想一度卡在了招标方案设计上。作为展馆,由于时间紧迫必须在一年内建完,展会结束后要能够迅速拆除;展馆要有极为开敞的空间,例如能陈列火车头般巨型的展品;要能容纳大量的观众,在电力民用化还未充分实用发展的年代,还必须使建筑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另外最重要的是,得建得像一座史诗级的宫殿,以彰显英帝国的实力。

水晶宫,19世纪的英国建筑奇观之一,也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象征之物,本图是为迁建后的样貌

水晶宫,原本的展馆却成为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的作品与展品,成为世博会的标志,百年世博的里程碑之一

在固有建筑艺术流派把持的年代,艺术家们的思维表达方式是极其顽固的。组委会收到的245份竞标方案,虽风格迥异,但近乎清一色是在沿袭传统“仿古”基础上的所谓创新,装饰繁复、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招标设置的前提性要求。此时皇家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的设计作品适时出现在了组委会的视野,其创造性地将园艺温室花房式框架玻璃结构运用到了建筑设计之中,并开创了通过模数制标准件,运用钢铁和玻璃进行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水晶宫剖面及空间功能区域设置示意图

令人惊讶的是,该建筑居然出自一位园艺师之手笔,英国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凭此名留青史

设计的水晶宫外形为简单堆叠的品字形长方体,平面总长564米、宽125米,共5跨、高3层,总建筑面积约7.4万平。除了中央大厅的拱顶出于保护海德公园原址古树的需要,其余无任何垂直的拱顶和一处多余的装饰。这位园艺师的方案至少满足了招标要求关键性的三点:一是可装配式快速建造,能大幅缩短工期;二是通过框架玻璃的构建,形成完美通透的采光;三是负担了全新的功能,通过最小的阻隔实现巨大的内部空间,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功能的最大统一;此外,大为节省的投资,摈弃了古典主义繁复装饰风格的轻、光、透、薄的新奇手法,也获得了组委会的青睐,使方案成功竞选,皇家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凭此作品名留青史。

水晶宫的装配施工场景

建设中的水晶宫,采用模数制装配施工,形体简洁装饰少,仅用9个月便竣工落成

大厅内盛大隆重的开幕式,共有25国参展,展品1.3万件,吸引了620万人次参观,轰动一时

展馆主入口处,海德公园原址的大型树木均保留了下来

位于大厅的各国展区

展厅一角,人潮汹涌,展品五花八门,争奇斗艳

展厅内部俯视,参展商品琳琅满目

事实证明该方案是极其成功的,建设过程中水晶宫共使用铁柱3300根,铁梁2300根,玻璃9.3万平。由于采用标准构建与预制装配工艺,从1850年8月到1851年5月,总计不到9个月时间便建造完成,建成后更是一鸣惊人。开幕式当天,盛况空前,有超过50万人聚集在伦敦海德公园四周一睹其风采。鉴于当年照相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遗留的影像资料较为匮乏,岁月悠悠,让我们从艺术家大量创作的版画、油画中领略其原始的真实面貌,引用当时参会的清朝外交使节张德彝描述,“一片晶莹,精彩眩目,高华名贵,璀璨可观”。

机械展厅

机械展厅

矿石展厅

各国展馆

各国展馆

各国展馆,左下图中右方是中国的展馆

东侧中央展厅,难得一见的实物影像图片

中厅的展馆,这是照相技术刚起步的年代,为数不多的珍贵影像

在1851年5月~1851年10月期间,共计25国参展(包括中国),带来了1.3万余件的展品,总计吸引了超过600万人次前来参观。展品五花八门,有大量的传统手工艺品,但更多的是来自英国、英殖民地以及世界各地影响世界变革的产品,包括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机、收割机、铁制品等。借此博览盛会,英国展现了其辉煌的工业革命科技成果和实力,极大提升了英国工业的地位、影响力与产品市场竞争力。

1851年10月,万国工业博览会结束后水晶宫移至伦敦南部的西得汉姆,并以更大的尺寸重新建造

迁建中的水晶宫,摄于1853年

迁建完成的水晶宫,尺度被放大,恢弘无比

迁建完成的水晶宫,矗立于伦敦南部的天际线,1854年对外开放

迁建的水晶宫俯瞰,平面布局与原状有较大改动

1851年10月,在世博会结束后英国政府决定将水晶宫迁建至伦敦南部的西德汉姆,并以更大的尺度重新建造。重新设计组装时,将中央通廊部分原有的阶梯型改为筒状拱顶,与原纵向拱顶一起组成了交叉拱顶的外形,因此与原貌有较大的差异。

1936年11月30日水晶宫遭遇火灾,大火烧遍了整幢建筑,除了一堆扭曲的金属和融化的玻璃,其它什么都没有留下

水晶宫的焚毁,宣告了英国辉煌的利亚时代结束

1936年,一场意外的火灾使恢弘的建筑被付之一炬,也宣告了英帝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水晶宫,这座原本是为世博会提供展示的场馆,却意外成为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成为百年世博的里程碑之一。抛开美学上的争议、技术与艺术分离的讨论,它从另一角度促进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这才是它最大的历史价值意义。

65 清水寺【日本】

清水寺总体俯瞰

寺内三重塔、经堂、开山堂等建筑,并非常规的庭院式隔断布局

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半山腰,始建于公元79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亦为日本平安时代的代表建筑。不过其命运多舛,屡建屡毁,现存核心殿堂建筑于德川幕府时期1633年重建,部分重要建筑诸如仁王门、三重塔等均在21世纪前后进行过落架大修,外露的木架构鲜艳的朱漆让人一度产生错觉,浓烈的新建仿古建筑的味道。

日本京都清水寺,京都最古老的寺院

日本京都清水寺一览

日本京都清水寺一览

音羽瀑布,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与智慧,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

清水寺外的二年坂・三年坂,名字颇为怪异,但是传统韵味十足

清水寺是为日本佛教法相宗支派—北法相宗的总本山,从平面俯瞰图中可见建筑密集扎堆,寺院建筑格局不同于一般的伽蓝式寺院,也不同于寻常神社,受空间地形限制依山而建,它没有禅寺中常会设置的庭院;寺中多座建筑使用鲜艳的朱漆色,在日本佛教寺庙中并不多见。

清水寺的正门仁王门,因1467~1477年战争而烧毁,16世纪初重建,2003年重修

仁王门立面及近观细节一览,入母屋造(相当于歇山顶)桧皮葺屋顶

仁王门多角度一览

仁王门】:仁王门为清水寺正门,1467~1477年因战争而焚毁,16世纪初重建,2003年落架重修。建筑面阔约10米,进深约5米,通高约14米。屋顶采用入母屋造(类似于歇山顶),桧皮葺屋面。

清水寺西门,重建于1631年

清水寺西门及门前盘龙石雕

清水寺西门多角度一览,切妻造(相当于悬山顶)桧皮葺屋顶

西门】:西门位于仁王门身后一侧,重建于1631年。屋顶采用切妻造(类似于悬山顶),桧皮葺屋面。

清水寺的三重塔,建于江户初期的宽永年间(1624~1643),四角三级

三重塔通高约31米,是日本国内最大级的三重塔,清水寺的象征

三重塔立面多角度细节一览

三重塔】:三重塔被视为清水寺的象征,四角三级,通高约31米,是为日本国内遗存最大的木构三重塔。现存于1633年重建,并于1987年进行了落架大修。

清水寺本堂,建于音羽山断崖之处,现存为1633年重建

本堂侧立面远眺,寄棟造(相当于庑殿顶)叠加入母屋造(相当于歇山顶)的硕大屋顶,造型颇为怪异

本堂】:寺中正殿本堂由桧木建造,面阔19米、进深16米,其内供奉着十一面千手观音像。大屋顶采用寄栋造(类似于庑殿顶)叠加入母屋造(类似于歇山顶)的硕大形制,以及日式独有的桧皮葺屋面,整体造型颇为怪异。

本堂的“清水舞台”及内景,,桧皮葺的屋顶材料看起来较为光滑柔和,为日本古建所独有

本堂立面细节及内景

本堂半部结构悬挑于山崖,依靠下部巨木支撑,其中最外侧延伸的平台常用于祭祀舞乐,因此被称之为“大舞台”。这里是清水寺的标志,也是寺中视野最开阔的地方,此处眺望赏景风景绝佳。

本堂最大的特色是,大殿前有一悬空的平台,称之为“清水舞台”

本堂结构剖面示意,其半部结构悬挑于山崖,依靠下部巨木支撑

从本堂的结构剖面图来看,悬挑的平台集中于礼堂及舞台部分。清水舞台离地约12米,底部依靠139根巨型榉木圆柱并排支撑,柱间辅以系梁联系稳定,系梁上下间隔约2米,由内至外共有2~6层不等,纵横向于柱间错开搭接,以减小柱节点卯榫后有效截面面积损耗;中段与圆柱衔接节点采用直插榫卯,系梁端头伸出圆柱部分采用倒三角楔木固定。

清水舞台离地约12米,依靠139根巨木支撑,柱间辅以系梁联系稳定

悬挑舞台底部为6层堆叠的巨木支撑,直插榫卯,系梁端头采用楔木固定

礼堂及舞台底部系梁卯榫细节,应该说是出于结构稳定的常规构造需要

总体而言,这是出于结构稳定的常规构造手法,并无结构上的所谓创新,只是悬挑支撑结构体量巨大,从地面仰视其框架方格网给人的视觉效果较为震撼。

66 安特卫普中央车站【比利时】

安特卫普中央车站,建于1895~1905年

安特卫普中央车站外立面

安特卫普中央车站外立面一览

安特卫普中央车站修建于1895年到1905年,由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不惜重金打造,以多达20多种的大理石装饰而闻名,建成后因过度奢华而遭到非议,但时光却使这座车站成为了安特卫普的经典地标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欧洲最美火车站”。

华丽的月台拱门,古典与现代的交织

建筑立面与内部空间一览

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既有巴洛克式的双塔楼立面,又有繁复的古典主义装饰,也能看到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子。这是一座典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既实现了工业化的大跨度钢构框架,又在细节上沿用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呈现出现代与古典、功能与形式的完美融合。

钢桁架与玻璃构建的站台

中央大厅、站台与拱门

红色的钢构架大跨度穹顶,展示出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性变革

从站台远眺,这是一座典型的欧洲火车站,红色的钢构架大跨度穹顶,展示出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性变革。经过1985年的修复和1998年、2007年两次扩建,火车站上下共有四层站台,建筑采用完全通透式的设计,月台上钢铁桁梁与透明玻璃构成了月台大厅开敞的拱顶,建筑采光通透柔和,空间构建华丽壮观。

沿台阶拾级而上,华美的月台拱门映入眼帘

月台大拱门富丽奢华得令人叹为观止

安特卫普之钟,色彩斑斓,雕琢精美

行至近处,月台大拱门富丽奢华得令人叹为观止:扇叶形精美纹饰的钢构窗户片片交织,如盛开的花瓣;中央位置有一座古老的壁钟,钟面四周由不同深浅色调的大理石装饰,精雕细琢的纹样,古典的拱形门窗与柱列,点缀以金色雕塑及立体的徽章图案,传递出一种奢靡的贵族气息。此时此刻,古典与现代交织,伴随变幻的光影,时空仿佛错乱凝固。

华丽的中央大厅,彰显古典之韵

中央大厅室内恢弘的空间氛围

中央大厅,雕琢精美、色彩斑斓的大理石台阶和古典柱廊,精致的铜雕装饰,世人仿若置身于教堂

月台拱门与中央大厅

光影斑驳的中央大厅

中央大厅之一隅,“铁路大教堂”之誉可谓名副其实

步入车站高大恢弘的中央大厅,映入眼帘雕琢精美、色彩斑斓的大理石台阶和古典柱廊,精致的铜雕装饰,离地面75米高的巨大穹顶,使人瞬间仿佛置身于肃穆的教堂。“铁路大教堂”之誉可谓名副其实,不过,它也许更像是一座艺术的宫殿。而悬挂在大厅高处显眼的金色大钟,透出古老的岁月斑驳的痕迹,仿佛它在见证时间流逝的同时,也凝视着每一位行色匆匆过往的旅客。

67 安托内利尖塔【意大利】

安托内利尖塔(Mole Antonelliana,俗称都灵塔),曾为19世纪世界最高的砖石结构建筑

暮色中的安托内利尖塔,背景为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群,风景绝佳

安托内利尖塔(Mole Antonelliana,俗称都灵塔)是意大利都灵最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是都灵显眼的地标建筑,原本为宗教建筑,在2000年后被辟意大利国家电影博物馆等场所。

安托内利尖塔远眺,超长的塔尖似有刺破苍穹的气势

安托内利尖塔近观,构图略显怪异,仅见巨大的顶部及高耸的塔尖,身子似乎沉入了地底,湮没在了狭小的巷道内

安托内利尖塔夜色俯瞰,颇具气势

塔的立面构图比例看似有些怪异,远眺其外观,仅见巨大的顶部及高耸的塔尖,整个身子似乎沉入了地底,湮没在了狭小的巷道内;巨型的塔构及标志性的尖顶如庞然大物般矗立于都灵市中心,俯视着这座古城的芸芸众生;远处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群,配合尖塔刺破苍穹的气势,则构成了绝佳的背景视图。

安托内利尖塔俯瞰

安托内利尖塔近景俯瞰细节

安托内利尖塔近观仰视,哥特式复兴风格的尖顶

安托内利尖塔近观仰视,既有新古典主义的门廊,也有新哥特式风格的塔尖

安托内利尖塔近观仰视,古典主义门廊细节

安托内利尖塔全立面展示

尖塔最初设计于1863年,起初是一座设计高度仅为47米的犹太教教堂,后都灵政府推翻了犹太人的倡议,决定选择著名建筑师桑德罗·安托内利重新设计,将建筑高度调整为113米,但因预算严重超支而一度停建;1876年,犹太人将这遥遥无期的项目转让给了都灵市议会并再次启动,随即建筑师安托内利对于建筑高度的野心节节攀升,他把这座建筑的高度从113m 又增加到146m、153m,直到最后增加至如今人们看到的167.5m。

安托内利尖塔立面一览

夜色中的安托内利尖塔,巨型的塔构及标志性的尖顶如庞然大物般矗立于都灵市中心

1897年,命运多舛的安托内利尖塔终于落成,并成为了19世纪世界最高的砖石结构建筑。1953年,在一场伴随着龙卷风的暴风雨的袭击下,建筑顶部47m高的尖塔被毁;1961年,意大利政府按照原设计图纸对尖顶进行了复原,不过这次尖塔顶部采用了金属结构框架外以石材装饰,以求更为坚固耐久。

安托内利尖塔立面细节多角度展示

塔尖构造细节多角度展示,整座建筑结构高度的至少三分之一呈现出装饰性无用的“虚高”

建筑立面及内景(电影博物馆)展示

它的风格,既有新古典主义的门廊,也有新哥特式风格的塔尖。由于不断变更的高度,使它顶部结构不断被修改拉长,整座建筑结构高度的三分之一呈现出装饰性无用的“虚高”;这座略显怪异的尖塔,从另一角度见证了人类追求结构高度的极限从未停止。

68 查理大桥【捷克】

查理大桥俯瞰

捷克首都布拉格,伏尔塔瓦河上的桥梁

捷克首都布拉格,碧波粼粼的伏尔塔瓦河穿城而过,共有18 座大桥横架在河水之上,将古城两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连为一体。其中,查理大桥是布拉格在伏尔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桥梁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建筑艺术成为伏尔塔瓦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查理大桥,始建于公元1357年

查理大桥,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

桥梁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风格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

桥梁为石拱桥,全长520米,宽10米,共计有16座桥墩

查理桥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桥梁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风格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30座雕像,为天主教圣徒与守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像等。

查理大桥侧立面与桥面一览

桥梁俯瞰与桥面哥特式门楼

华灯初上,静谧肃穆,中世纪气息扑面而来

查理大桥多角度一览

桥面两端及门楼

桥面俯瞰,大桥两端为布拉格城堡和老城区

桥梁为石拱桥,全长520米,宽10米,共计有16座桥墩,大桥两端是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这座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30尊圣者雕像,皆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雕塑细腻生动传神,被誉为“欧洲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因原物过于珍贵,悉数迁移至博物馆,桥上雕塑现已全部被替换为复制品。

暮色中的桥面与雕塑

夜色中的查理大桥剪影

桥面两侧排列的30尊圣者雕塑

桥面雕塑皆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细腻生动传神,被誉为“欧洲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

在近670年的历史长河中,桥梁反复经历战争与洪水的浩劫,重建与修复的步伐从未停止,为了最大程度保护这座历史古迹,桥梁现已改作人行步桥。时至今日,清晨雾霭笼罩着若隐若现的雕塑,和黄昏时分华灯初上之时,中世纪独特的古韵气息仿若在查理大桥上扑面而来。

69 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殿【土耳其】

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殿,始建于公元6世纪

恢弘的地下水宫殿,是为东罗马拜占庭时期修建的大型蓄水设施

有谁会想到这座位于伊斯坦布尔老城恢弘的地下宫殿,居然是一处拜占庭时期的蓄水池?其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不远处,由拜占庭帝国朱斯提尼安大帝建于公元542年,它的用途既有保证宫殿及其周边地区的用水需求,也有战争贮备的需要,是伊斯坦布尔地区最大的封闭蓄水池。

昏暗光影下的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殿,是为伊斯坦布尔地区最大的封闭蓄水池

336根密集的科林斯柱列,支撑着巨大的砖砌拱顶结构

在伊斯坦布尔城中,地下宫殿为数众多,但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整座水宫是一座长140米、宽70米的方形建筑,由336根高约9米的粗大科林斯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砖砌拱顶结构,据记载曾动用了7000名奴隶耗费6年之久始建成;水池占地约9800平,最大蓄水量近10万吨,它不仅为宫廷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还能在敌人围城时维持城内民众的淡水所需

不同光影下的空间氛围营造,独特而又神秘

不同光影下的空间氛围,气势恢宏

古典柱列、穹顶所营造的肃穆、神秘的秩序感

至奥斯曼帝国时期,地下水宫曾一度被废弃并遗忘于历史的长河中,直到上世纪60年代的考古发现才使之重现天日,由于年代久远,修复工作极为艰巨。2017年由于该世界遗产面临地震威胁,伊斯坦布尔市政府作出了加固和修缮举措:翻新工程增添了水上步道,为336根柱增设钢杆加固,清除了早先翻修的水泥墙面,改善了照明,并用现代艺术作品为水宫增添神秘气息。

内部空间一览,可见部分柱体、柱头风化严重

地下水宫殿构造细节一览,维修中采用了钢杆整体加固措施

由于年代久远,维修艰巨,图为翻新增添了水上步道,并为336根石柱增设钢杆进行加固

在昏暗交错的光影下,高大密集的柱列、恢弘肃穆的穹顶以及地下神秘、充满秩序的空间氛围,给人以极其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你很难想象,在黑暗的中世纪笼罩欧洲大陆之际,东罗马居然还能修建出如此惊人的建筑

70 嘉德水道桥【法国】

嘉德水道桥俯瞰,始建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高卢时代

《嘉德水道桥》画作(休伯特·罗伯特【法】,1787年,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

这座建于公元1世纪的嘉德水道桥,以恢弘雄伟的三层拱形结构架着水渠跨越嘉德河,连接起法国南部的于泽至尼姆50公里的引水工程。而这条水渠,曾经是法国重镇尼姆2万人最重要的水源,在世界水利建筑史上,它是古罗马时期高度发达的水利工程技术的实物例证,能历经2000年依然坚挺完好,堪称奇迹。

嘉德水道桥俯瞰,是为古罗马时期连接法国泽至尼姆50公里的引水工程

嘉德水道桥,跨越嘉德河谷,历经2000年岁月岿然屹立

嘉德水道桥远眺,这是第一座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桥梁,被评价为“技术与艺术的杰作”

大约在公元50年的古罗马高卢时代,处于鼎盛的罗马帝国已把地中海收为内湖,为了把法国南部于泽的水输送至当时的重镇尼姆,罗马人建造了一座50公里长的水道。整个引水渠工程耗费了15年时间,古罗马人运用高超的建筑技艺,将山间的泉水穿越崇山峻岭引至尼姆市,其中每公里落差仅控制在24厘米。为了保证每一段流程的坡度,工匠们在有些地段需要开山凿石,而工程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让水从嘉德河谷上经过,由此便产生了嘉德水道桥。

嘉德水道桥正立面远观,巍然壮观

嘉德水道桥侧立面,底部桥拱最大跨度约25米

水道桥整体石构三层,顶部为封闭水渠

嘉德水道桥侧立面

嘉德水道桥近观俯瞰,下层兼顾车马通行

在没有先进定位与水准高程测量工具辅助的年代,古人是如何完成如此浩大工程量的勘察选址、线型设计和远距离高程控制的?如果撇开现代的科技辅助手段与成熟的理论经验,当代人也许未必做得比古人更好。

嘉德水道桥立面多角度一览

嘉德水道桥立面及细节构造一览

嘉德水道桥有近50米高,长度275米,总计耗用石材近5万吨之巨。结构上共分三层,中、下层作为结构支撑同时兼顾车马通行,最上层为封闭水渠;每层均采用石构券拱,由下至上分别有6个、11个和35个拱,其中底层的桥拱最大,最大跨度约25米,以保证船只经此畅通无阻。顶部桥拱最小,仅供支撑引水水渠结构;结构下宽上窄,石拱跨度由下而上收缩,有利于泄洪和结构整体的稳定;同时为了防止嘉德河在洪水泛滥期间冲击桥墩,在桥墩底部设计了分水角,以保证桥梁的安全。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即便在2000年后也是非常实用的,当2002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来袭时,嘉德桥岿然不倒。

顶层的渡槽

顶层的渡槽,为保持水源清洁设有盖板予以封闭

比水能淹没一切的,只有时间。如同多数远去的古罗马建筑,恢弘的嘉德水道在被使用200年后遭到废弃,2000年的岁月转瞬即逝,仅留残垣断壁,唯有嘉德桥岿然屹立。1985年,嘉德水道桥被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第一座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桥梁,是“技术与艺术的杰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