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志勇中将拜访韩先楚,却遭他冷遇,韩先楚将军:不是看在战友份上,我连见都不见

 兰州家长 2023-12-29 发布于甘肃

在部队要想成为大家认可的指挥员,除了勇猛善战和敢于担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善于和部队里的上级或者平级指挥员以及士兵们友好相处

只有将帅齐心,上下齐心,才有可能发挥出一支队伍的最大潜力。这不仅影响一支队伍的战斗力,自然也会影响一个人在部队的晋升。

1955年授衔的时候,黄志勇将军被授予中将军衔,单就军衔而言这当然是合适的,也是对他戎马倥偬立下赫赫战功的肯定

对于黄志勇将军,身为同侪的韩先楚上将却多有不悦,甚至于连黄志勇拜访时,他都冷面相对。至于原因,则就是因为黄志勇不能与战友“友好”相处。    

图片

提到黄志勇将军,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毕竟新中国的开国将帅实在是太多,其中又有太多人的功勋太过熠熠生辉。    

1914年,黄志勇出生于江西崇义县。

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不过与很多人相比,黄志勇无疑是幸运的。

7岁开蒙,读了8年书。

而新文化思想的传播,也让他从过埠普育学校学习时加入了共青团,一年后又转入共产党。

1931年,黄志勇担任了游击大队的政治委员,开始从一名文人成长为一名战士。一年后他成为了红军联队的支部书记,他所在的43团编入了第7军后打了南雄水口战斗,凭借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他升为19师56团的政治处书记

他先后参加了第三至第五三次反围剿战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跟着大部队走上了长征路

在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组织上安排他随红四方面南下,期间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的指导员。

1936年抵达陕北后,黄志勇在抗日红军大学里担任教育干事,工作成绩突出。    

图片

正是因为他有比较好的文化素养,在部队里属于比较少见的人才,因此组织上认为他比较适合担任参谋长或者政治部主任之类的职务,协助指挥员解决繁杂的情报处理和文件撰写工作。

于是从1940年开始,他先是担任了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科的代理科长,然后又担任了联防军的组织部部长,参加了反扫荡战斗。

抗战胜利后,为了尽快东北发展力量,帮助东北野战军稳住大局,组织安排黄志勇奔赴东北,配合林总和罗帅开展工作凭借在东北工作中的成绩,1946年组织上任命他为冀察热辽军区组织部部长,一年后升为军区参谋长,成为了东野13兵团司令程子华身边的得力助手。

对于这支东野的劲旅,毛主席都多有夸奖,这一点在闻名遐迩的经典电影《大决战·平津战役》中也多有体现。    

不过公允的说参谋长这个职务,在评定军衔时是吃亏的。至于原因也很好解释,参谋长多隐于幕后,外有临敌指挥,内有司令员等。因此对于黄志勇被评为中将军衔,这是很合理的。

图片

而当时授衔的时候,黄志勇才只有41岁,也是最年轻的开国中将将军之一。

也恰是因为年轻,因为太过锋锐,让他在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而这也让耿直的韩先楚将军多有不悦。要知道,二人可是实打实的做过一段时间的战友的。    

他的错误表现在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期间,西北小组围绕工作展开讨论,当时他对徐帅进行了一些不合实际的批评。

还有一次是黄志勇担任审干工作组负责人,率领工作组进驻抗大,在工作上有些操切,被毛主席批评了。

这种行为也让他没有获得一级红星勋章的荣誉,而给了二级。他对此很后悔,主动承认错误。

可事实上错误已经造成,伤害难免。这也让他在拜访韩先楚将军时,虽然没有吃闭门羹,可却得到了冷脸子。

毕竟韩先楚将军性情耿直,直率,事后韩先楚谈及此事,还表示:如果不是因为曾经当过老战友,就不会见他了。

“你们别看他现在这样,当年延安的时候,他连徐帅都合不来。不是看在战友的份上,我连见都不见他。”

图片

但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了,黄志勇晚年一直在生活在北京,平淡而低调

2011年11月,他病逝于北京,享年98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