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实践论》:重新深入理解知和行的关系

 尔时q1ay4xb8gb 2023-12-30 发布于陕西

Image

一、两论的背景

毛主席为什么写《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文章?
毛主席在回顾“两论”的写作原因时曾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
当时的需要,又是什么需要呢?
了解过相关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来指导战争的错误,即教条主义错误,特别是在1931年至1934年王明路线时期,这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许多人为此错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因为它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性相当大,已经严重危害到中国革命的发展了。
王明是熟读过马克思主义书籍的,为什么也会犯错误?
陈云同志在延安也曾三次向毛主席请教,问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人读过不少书,可为什么还会犯错?
毛主席回答,主要是他们马列主义水平不高,思想方法不对头。
除了教条主义者,其次就是一些人虽然不迷信理论,但他们迷信自己的经验或想法,不理解正确的理论对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性,这类人就是文章里经常提到的经验主义者,他们工作得很辛苦,但是成绩却很少。
为了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从根本上解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错误,毛主席写了一套名为《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讲稿,并于1937年4月至8月期间,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给革命青年作讲演。

Image

《实践论》选自《辩证法唯物论 ——(讲授提纲)》第二章第十一节,讲的是为什么用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错的;
《矛盾论》选自《辩证法唯物论 ——(讲授提纲)》第三章第一节,讲的是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唯物辩证法。
后来陈云同志多次回忆说:“在延安那段学习对我帮助很大,自从学习哲学以后,讲话做事才有了唯物论、辩证法,可以说终身受用。“
我们现在身处和平年代,还需要学习两论哲学吗?
答案是肯定的,拿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当我们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够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察下面的山景那样。”
两论从哲学层面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相互关系这一大难题,结合毛选的其它文章来看,有正确的哲学理论、有中国大地上的实操、实操有结果并且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可复制,非常适合我们普通人学习,是名副其实的“屠龙宝刀”。
我们学习哲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不需要在名词、概念的学术定义上过度纠缠,能理出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指导行动,对我们来说就是好东西。
接下来会陆续分享我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学习心得,大约会有12篇文章(实践论5篇+矛盾论7)。
有了这两篇文章的哲学理论打底,大家再去看《毛选》的其它文章,应该会清晰很多。
两论的背景就介绍到这里吧。
二、《实践论》文章结构
在解读之前,先看一下《实践论》整篇文章的结构,全文总共有26个自然段,为了批判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机会主义、冒险主义等,内容分为了以下3个部分:
一、为什么实践对认识很重要?第1段到第5段
二、实践如何产生认识?第6段到第25段,其中:
1)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6段到第17段
2)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指导社会实践。第18段到第19段
3)认识运动无限发展:认识没有完成时,得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第20段到25段
三、全文的概括总结。第26段

接下来的几篇文章,将陆续逐个展开以上内容。
下面开始第一部分的解读:为什么实践对认识很重要?
第1段: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什么是唯物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哪些?跟马克思的唯物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是错的?怎么结合现实理解这一整句话?
唯物论是一种世界观,世界观是从根本上去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运动的根源,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同时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能解释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最早的时候,有说世界的本原是水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因为他观察到,万物生长都需要水的滋润。

Image

有说世界的本原是“无定”的,一种无形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
有说世界的本原是气的,因为水可以变成气,而且气是无形的东西(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
后来还有非常多的流派,例如唯理论(笛卡尔、莱布尼茨等)、经验论(洛克、休谟等)、朴素辩证法(老子等)等,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一下东、西方哲学史。
关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哲学有两大流派:唯物论和唯心论。
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脱离精神而独立存在,精神是它的附属物;不管精神怎么想,大自然、物质以及客观世界都存在,它是独立于精神而存在的,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而唯心论认为精神为世界一切的根源,物质不过是它的附属物,世界就是人各种知觉的综合,是精神虚构的幻象,或者是精神的外壳,人的认识,是精神自己的产物,不是人的产物。
哪个是对的?
我们都知道唯物论是对的,例如脑科学发展到现在,我们可以监测到,人的想法,实质上是一些电信号或化学信号,归根到底它是物质。
但是唯物论也分很多流派,例如:法国机械唯物论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它们跟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有什么区别?
首先,这些唯物论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个没有分歧,但是这种认识活动,它的主体是人,是人在认识外部事物。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就存在分歧了。
法国机械唯物论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中,把人看成是哲学概念上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超越时间和空间存在的人,是一种概念,我们就称它们为抽象唯物论。
这种抽象的人的概念,把外界的事物看成是人感觉的来源,人的各种属性在有意无意中被模糊掉了,所以在这个世界观中,看不到人可以主动实践给外界事物施加影响,主动获得认识。
这样认识世界,会有什么问题呢?
所有事物都是必然的,按照一定的规则注定好了的,事物不可以改变,只能适应,把人搞得很消极、很被动。
总而言之,他们不承认事物是能够发展的,人的认识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和实践无关,既然认为事物不会发展,那么人的认识也不会产生变化。
这样的世界观,虽然可以说明世界,但是不能改造世界。
而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把认识世界的人,看作是社会的动物,是在社会中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高等动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身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是属于特定阶级的人,是具体的人。
辩证唯物论中的人就不单把外界事物看成是感觉的来源,并且也看做人行动的对象,外界事物是可以被改造的,认为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体。
怎么样统一?
通过实践,这个实践包含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人的一切活动,人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才能认识到外部世界,并把得到的认识用回到实践活动中帮助实践。
这样的世界观,既可以用来认识世界,又可以发挥主动性改造世界。
哪一种是对的?
抽象的定义可能不太好理解和判断,举个具体的例子:

Image

在我们生活中,新事物层出不穷,比如这两年大火的ChatGPT及背后的AIGC技术,抽象唯物论会认为,这种技术早就有了,只是最近才暴露了出来被人类发现,跟人的实践没关系。
辩证唯物论则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它来自于人们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大数据、神经网络等领域的探索实践,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比如军事上对移动的目标物进行快速机器识别),进而逐渐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最后开发出来的一个综合性技术。
很显然,辩证唯物论是对的。
最后,以毛主席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的总结吧:
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作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作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外还有什么知识呢?没有了。
以上是《实践论》原文第一段的精读分享,有疑问的读者,欢迎留言讨论。
—The End—

今天是日更第 44/100 天。

进读者群 | 交个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