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文化还是酒糟粕?

 教授的拐杖 2023-12-30 发布于北京
再过两天就是2024年了,春节前的聚会自然就会多起来,大家平时忙,到了春节,亲朋好友总是会聚一聚,聚会主要是吃饭,聊聊天,拉拉家常,当然是离不开酒的,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之说。
过去,我比较喜欢喝酒,经常喝,而且每次喝不少,当然也经常喝醉,有时候是人事不省,身体也出现了不少毛病。既是喝酒已经影响到身体健康,自然就不再想聚会,减少聚会也就可以少喝酒,或者不喝酒。
然而,人总是要处社会的,情感上很多时候是难推却的,你不请别人,别人请你不去总是说不过去的。
前几天接连参加了两个聚会,都是以前关系好的,平常大家忙,很长时间没有见了,于是请我去坐坐。
第一个,我先说我已经不胜酒力,就让我喝点红酒,这样你敬我我敬你,从6点过喝到9点钟,一个人喝了大半瓶。
唉,身体重要,还是友情重要!
第二个,圣诞节。坐了一座人,三个女士不能喝,一个糖尿病患者不能喝,一个人要去接父母不能喝,还有一个人晚点来。
看了一下,只有四个人喝,白酒。我先申请少喝点(已经发现逃不掉的,如果是我也不喝,喝酒的人就更少了)。
前三杯我喝一点点,后来大家互敬,你一杯我一杯,哪儿还控制的住,男士敬酒你要喝,女士敬酒也得喝,你还得回敬,这样你来我往,在晚来的客人坐下时,已经下了两瓶。于是又开酒,喝到9点过。
我先还没事,回到家里倒上床就不行了,天昏地暗,头晕目眩……折腾了一夜。
唉,酒真的不是好东西,医学研究证实喝一滴酒都伤身!
从古至今,不知道多少人为酒所害!才华横溢唐伯虎,醉生梦死,英年早逝;李成终日酣饮,醉死他乡;吴伟,人称“小仙”,整日花天酒地,仅活到49岁……
酒是不是害人啊!
然而,也不尽然!
诗仙李白,号称斗酒诗百篇,没有酒,又怎么可能有诗仙李白呢?是酒成就了李白吧?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是酒与文化的有机连接,所以有了酒文化。
苏轼也是好酒之人,一个人也可以喝到天亮,不然怎么会有《水调歌头》呢?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在王羲之参加兰亭雅集(文人聚会)时,写下的,如果是他不喝酒,而且不喝多,便不会给后人留下这千古名篇了。
唉!酒到底是什么呢?酒文化还是酒糟粕呢?
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大家少喝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