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蛮进化(2)拓跋力微漫长或虚假的一生

 奥卡姆剃历史 2023-12-30 发布于北京


摘要

这简直是一个老国王不懈的奋斗史,问题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即使在唐宋盛期,也不到四十岁,在秦汉之际,更是在二十来岁左右,虽有少数人有长寿的命,但要说一个国王活了一百多岁,经历了东汉末、三国、曹魏,一直到晋,一直奋斗至死,这也太离谱了,基本上不可信。

(拓跋力微画像  来源:网络)

01

上篇咱们捋了捋鲜卑和拓跋鲜卑的关系、来历和渊源,基本上也是一本糊涂账,不过也没关系,好多历史学家还在那打架呢,咱们就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从这篇开始,主要说拓跋鲜卑的成长史,说说他们建立的代国、北魏,说说他们是如何从一个边远小部落一步步如何进化,最终完成统一中国北方这个历史任务的,过程还是很吸引人的。

北魏以拓跋力微为其始祖,追封为神元皇帝,其妻窦氏,则获神元皇后称号。

当然,这是北魏建政之初,道武帝拓跋跬为彰显拓跋皇族血脉而作出的一项政治安排,他不仅仅追封了拓跋力微,事实上是一口气追封了20代先祖共31人为帝,其中拓跋部的史前时期有14人,代王时期的有17人,代王时期就是从拓跋力微开始的,这也说明到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鲜卑的历史才算是信史,而之前追封的那14帝,基本上是依据部落传说或凭空想象而来的。

也是,拓跋本就是“不为文字,刻木纪契”的一个边远少数民族部落,且“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日后发达了,想接续华夏正统,也只能这么硬编了。

所以说看代王时期之前的拓跋鲜卑历史,那些所谓的“帝”,大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小部落的酋长,或是部落联盟的大人、酋帅,这些“帝”,自然也不完全是血缘意义上的拓跋,很早时期的部落,领头人大多是会议选举出来的,完全没有父终子及这一说;至于那些“后”,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酋长的老婆罢了,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妻、妾之分。

把这些交待清楚了,咱们先说一说拓跋力微之前的那点事儿。

02

根据《魏书》记载,在拓跋史前时期,有三“帝”是拓跋部进化史上的关键人物。

一是成帝拓跋毛,一是宣帝拓跋寅,一是献帝拓跋邻。

始均之后,积六十七世而至拓跋毛,“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所谓“国”,不过是部落的美称而已,“大姓”则是部落中的氏族。

成帝毛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

这个时期正是西汉初年,华夏历史早已走过了原始部落社会、奴隶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而这时的拓跋鲜卑,活动于大兴安岭北段,基本上还处于原始蒙昧状态,只不过出了一个颇有能力的领导人拓跋毛,这才把散沙一盘的族群统一了起来,进入到部落社会。

至于说“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也就是美化而已。

拓跋毛之后,又历五帝,这五帝均无事迹可考,到了宣帝推寅。

推寅,鲜卑语,意思就是钻研、推演,会动脑子。

这个会动脑子的拓跋部酋长,带着拓跋部落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南迁大泽”。

也就是走出自己的祖居之地,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出发了。

就像一个小孩子,他终会长大成人,要离开自己的家,到外面打拼,以图更好的生活。

此时的拓跋部,虽然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生产力比较低下,也只能从事原始的游猎经济活动,但历二百余年的发展,人口增多,大兴安岭高山丛林这种封闭的自然环境条件,高纬度地带,秋冬气候奇寒,显然已大大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在推寅的带领下,拓跋部开始了南迁,最终抵达“大泽”。

所谓大泽,即大湖,有大湖,则意味着水草丰美,十分宜居。

这个大泽,现在一般认为是指内蒙古的呼伦湖,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在当时(西汉末年时期)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气候应该还是温暖湿润的,这里河流密集、湖泊遍地,是游牧民族理想的生存之地。

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拓跋鲜卑从此走出了封闭、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开始与其他民族部落有了接触,如匈奴、高车等,这使得拓跋鲜卑的生产力很快有了明显的提高,由石器时代而过渡到了铁器、青铜时代,从原来的森林中的游猎经济转变为了草原上的游牧经济。

拓跋鲜卑就这样从原来封闭的森林民族走向了北方草原地区的历史舞台,默默积聚着自己发展壮大的力量。

拓跋推寅之后,又历六帝,六帝均无事迹可考,然后到了献帝拓跋邻。

这个时期,正是东汉末年汉献帝时期,拓跋珪把“邻”追封为“献帝”,正与汉献帝同一谥号,也是有一点小心思在里面的。

拓跋邻作出了一个决策,继续南迁,寻找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之地。

拓跋邻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策,《魏书》中对此进行了神化——“献皇帝讳邻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

也就是受神灵点拨才作出的决策。

当然这是美化之辞,但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一是神人只是叫他们迁居,并未给出具体方向;二是给出的迁居理由:说这块地荒远,不足以“建都邑”。

“未足以建都邑”,说明当时的拓跋部已由单一的部落发展至部落联盟状态,也就是有了政治组织的形式,加强这种政治组织的统治能力,客观上就要求要有一个政治中心,所谓“都邑”,类似于匈奴的“王庭”。

事实上,在《魏书·官氏志》中记载,献帝还做了一件大事,即“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

也就是把部落联盟中的各个部落,除拓跋部由献帝统领外,分为七部,分别让自己的七个兄弟统领,把原来部落的姓氏夺去,分别冠以自己兄弟的姓氏,“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次兄为拓(拔)拔氏,后改为长孙氏。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次弟为侯氏(俟亥),后改为亥氏。”

这七个部落,再加上由献帝亲自己统领的拓跋部,就形成了后世所谓的“鲜卑八国”,后来献帝邻又命叔父之胤为乙旃氏,疏属(可能是拓跋氏的一个远支)为车焜氏,这样就形成了帝室十姓。

可见这时的拓跋鲜卑已不是一个单一的小部落了,而是包括了漠北诸多其他民族部落的“部落联盟”了。

献帝采取的策略,是把其他民族部落打散重新划分,让自己的兄弟统领,并冠以他们的姓氏,这样就统一于拓跋氏。

可见此时的拓跋鲜卑,已成长发育成了一个政治组织。而此时他们所处的时期,正是东汉末期、三国初期,这时雄霸草原的匈奴联盟已瓦解,东部鲜卑联盟在檀石槐死后也陷入混乱继而崩溃,拓跋鲜卑对此变化局势不可能毫无所知。

对任何一个政治组织来说,权力空间是不允许出现空白的,必须要尽快添充。

所以拓跋鲜卑这次迁徙,目的很明确,就是继续南下,占领匈奴旧地。

但此时献帝“时年衰老,乃以位授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拓跋史上第一次明确地传位于子的记录,之前的传承,还是部落社会那种“选举制”,到了此时,社会形态发生了改变,进入了具有国家初步形态的部落联盟的政治组织阶段,也就有了继承人的概念。

接替献帝的,就是圣武皇帝拓跋诘汾,也就是拓跋力微的老爹。

拓跋诘汾受命带部南迁,“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

这个过程很是复杂,还有所谓神兽相助的神话,但这些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拓跋鲜卑“始居匈奴故地”了。

所谓匈奴故地,也就是匈奴的发祥地,阴山一带,汉代的五原郡。

这一带气候环境良好,草原宽广,适合农牧业的发展,拓跋鲜卑到来后,与原居这里散落的匈奴、乌桓等族错居杂处,互相通婚,因为拓跋鲜卑部落联盟实行“七分国人”的政策后,各部落实为拓跋一脉,因此他们规定凡通婚必于异族,“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因此也开启了民族融合的局面,拓跋鲜卑之后的“后”,就多来自不同民族部落,这也埋下了外戚干政的祸患,这在以后拓跋鲜卑的历史中影响颇大,后面咱们会细说。

更加重要的是,当时(东汉晚期、三国初期)中原王朝也是动荡不安,军阀割据混战,阴山-河套地势险要,毗邻关中地区,是是游牧部族、部落图谋发展的必争之地。

所以说,这一次南迁,绝非偶然,从南迁之前献帝邻七分国人等举措来看,这就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迁徙,其中包括了政治上的图谋。

经过这两次迁徙,拓跋鲜卑走出了大兴安岭林区,来到毗邻中原农耕社会的匈奴旧地,在此生息繁衍,生产力大为提高,“圣武帝(诘汾)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可见其拓跋鲜卑通过有意识的迁徙从而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03

到了这时,咱们的主角,拓跋力微终于要出场了。

这位神元皇帝,打一出生就带了真命天子的光环。

据说诘汾一次到山间游猎,一位天女自天而降,与之野合,一年后天女再现,以一婴儿付与诘汾:“此君之子也,善养视之。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

这个婴儿,就是拓跋力微。

诘汾就这样喜得贵子。

《魏书·皇后传》中一句“始祖生自天女,克昌后叶”,透露了编造拓跋力微如此离奇身世的用意:无非强调拓跋部的昌盛是受自天命而已。

这种感天而生的神话,或是帝王降生时的各种祥异,在许多民族的早期历史中屡见不鲜,事实上,先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事情,是一个民族发育到特定阶段的常情,特别是在母系社会,更是如此。

但拓跋力微则是知父不知母,这说明什么?

很大程度上,这其中可能掩盖了一段残酷的历史真像。

根据各种史籍的记载,拓跋力微并非诘汾惟一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即匹孤,《魏书》《晋书》中都说匹孤率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后人称之为秃发部,匹孤三世传至树机能。

大家对秃发树机能这个名字是不是还有印象,之前我们在“两晋笔记”中有一篇曾讲到,晋武帝司马炎时期,边地不宁,秃发树机能起兵叛乱,给晋王朝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对,秃发匹孤,就是这个秃发树机能的先祖。

“秃发”之名,有很多种说法,其实“秃发”就是“拓跋”的音转,本就是同一叫法而已。

最有可能的是,匹孤与力微二人就继承人的问题发生纷争,诘汾支持力微,而诘汾妻子一族的势力则支持匹孤,力微一派势力屠戮诘汾妻子和匹孤势力,匹孤不得不远走河西,独立发展,后来十六国时期的南凉政权,即为匹孤后世所建。

于是发生了“力微元年,先是西部内侵,国民离散”的悲剧,而为了掩饰这一兄弟相残的血腥历史,在北魏后人追述先祖时,就制造了拓跋力微出自天女的神话,从而有了“诘汾无妇家,力微无舅家”的传说。

自拓跋力微起,拓跋史上有了确切的纪年。

《魏书》记载:“始祖神元皇帝讳力微立…元年,岁在庚子…四十二年,遣子文帝如魏,且观风土。魏景元二年也。”

从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上推42年,就是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又是庚子年。

所以,力微继位那一年,即公元220年就成为了拓跋史上第一个确切的纪年。

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即拓跋力微的寿命。

《魏书》中记载,拓跋力微“凡飨国五十八年,年一百四岁”,即他的寿命长达104岁,在位58年,那他即位时则已经56岁了,而除了他即位那一年发生的事情有记载,其后二十八年一片空白,一直到二十九年才有记载,这时他已是85岁的老人了,以其武力使得“诸部大人,悉皆款服”,再过十年,以95岁高龄“迁于定襄之盛乐”,再过三年,以98岁高龄作出“与魏和亲”的国策,“遣子文帝(沙漠汗)如魏,且观风土”……

这简直是一个老国王不懈的奋斗史,问题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即使在唐宋盛期,也不到四十岁,在秦汉之际,更是在二十来岁左右,虽有少数人有长寿的命,但要说一个国王活了一百多岁,经历了东汉末、三国、曹魏,一直到晋,一直奋斗至死,这也太离谱了,基本上不可信。

那为什么要在拓跋力微的寿命上作假呢?

说穿了还是北魏的心魔所至,他们一心要树立自己是华夏正统的形象,大家注意一下,北魏建政后确定的国号为“”,而拓跋力微继位之年,前面说了,就是公元220年,也是曹魏政权的元年,他们在极力表明自己的这个“魏”政权,是接续曹魏政权的正统,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故意把拓跋力微继位的年份往前提了,以致于中间出现了长达二十八年的历史空白记录。

至于往前提了多少年,那就不得而知了。

好了,咱们接着说说拓跋力微的光辉事迹。

他这点事儿其实史书上写得很清楚了,总结起来,大概如下——

先是“元年,岁在庚子。西部内侵,国民离散,依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

这上一段咱们说了,一继位就发生了内乱,很可能是力微与哥哥匹孤就最高统治权发生了战争,其后部落联盟崩溃,拓跋力微也只好率部投靠了没鹿回部大人窦宾。

这个没鹿回部,很明显是少数民族部落,而窦宾,又是典型的汉人姓名。

因此有史料说,这个窦宾,实为窦统之子。

窦统是东汉末期的雁门太守,因著名的党锢之祸,受其堂伯父窦武之牵连而逃亡入塞北,被诘汾收留,后当上了没鹿回部落大人。

“没鹿回”,即“没路回”的谐音。

当然这个说法也没什么特别过硬的实证,事实上,没鹿回部后改称为纥豆陵部,,是鲜卑的一支,游牧于意辛山(在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一带。

按这个说法,在拓跋部落联盟崩溃之时,窦宾肯收留拓跋力微,有可能也是为了报答当初诘汾收留窦统之恩。

不管怎么说,拓跋力微在没鹿回部休养生息,以图壮大,在一次战争中,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坐骑提供给失去战马的窦宾,帮助窦宾逃脱危险,窦宾遂以女嫁拓跋力微,又允许拓跋力微带部独居长川,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兴和县一带,这样就脱离了窦宾的势力范围,渐渐打下了拓拔部再次雄起的基础。

拓跋力微一代雄主,绝非甘居人下之辈,史书上说窦宾去世后,窦的两个儿子看不惯拓跋力微扩张势力,想攻打拓跋力微,拓跋力微于是杀二子,并其众,“控弦上马二十余万”,再次建立起了拓跋部落联盟。

事实上,哪是窦家想杀力微,不过是力微想兼并人家的地盘罢了,这从他使用的计策就可看出——他先手刃了自己的妻子窦氏,然后告诉两个舅子,你们的妹子得病死了,人家急忙过来,拓跋力微于是杀了人家。

以自己的妻子为诱饵,也可谓凶残了,但在那个野蛮时代,却被视为“雄杰大度”。

力微吞并没鹿回部以后,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纷纷加入拓拔鲜卑部落联盟或者与他建立关系,形成“内入诸姓”和“四方诸部”两个关系圈,拓跋部落联盟的力量强大起来。

他们这时的政治组织结构,就是以本族的帝室十姓为核心,第二层关系圈,则是内入诸姓75个,所谓内入诸姓,就是草原上的各族属部落,加入拓跋部的联盟;第三层关系圈,则是四方诸部,也就是没有加入拓跋部联盟,保持着自己独立地位,但与与拓跋部有一种礼节上的类似于中原王朝与蛮野小国那种“岁时朝贡”的关系。

通过建立这三层组织关系,拓跋力微以政治和军事强力建立起了更为强大的拓拔鲜卑部落联盟。

到公元258年,拓跋力微率部迁于定襄之盛乐,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一带。

在当年四月,拓跋力微举行祭天大典。

这种隆重的仪式的意义,在于宣告了拓跋力微的地位,可视为天子登基大典。

“诸部君长皆来助祭”,说明各部落承认了拓跋力微的地位;但“白部大人观望不至”,这对拓跋力微的权威是一种蔑视,于是“征而戮之,远近肃然”,杀了白部大人,更加慑服了远近各部族。

拓跋力微既然建立了具有国家初步形态的部落联盟,势必要考虑到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他很明智地阐述了自己的对外政策,“我历观前世匈奴、蹋顿之徒,苟贪财利,抄掠边民,虽有所得,而其死伤不足相补,更招寇雠,百姓涂炭,非长计也”。

于是处于中原王朝塞外国立场的拓拔力微选择了与当时的曹魏和好的政策,于于公元261年将长子沙漠汗作为质子送到曹魏,沙漠汗在曹魏受到上宾待遇,曹魏还每年给予拓跋部很多的金帛缯絮。

魏晋禅代之后,力微继续采取与晋和好的外交政策,不仅换来了与中原政府的交市与大量的奉贡,而且被中原政府承认为北方塞外国之首领;又通过与中原政府的息战确保了休养生息,能够吞并周边势力的财力。

拓跋力微可谓打得一手好牌。

但这手好牌,最终还是打烂了,原因一是部落联盟这种政治组织形式本身固有的稳定性不强;二则是中原王朝的计谋。

简单来说,还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出了乱子。

当时力微的大儿子沙漠汗作为质子长时间滞留在中原政府,汉化程度很深,但留在拓跋部落内的不同背景的诸子却颇相争宠,沙漠汗的地位受到威胁,而部落联盟中的诸部大人拒绝汉化,害怕沙漠汗继位威胁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而晋朝则不愿看到一个强大少数民族国家的形成,晋征北将军卫瓘以贿赂的方式挑动部落联盟发起内乱,最终导致沙漠汗遇害,而部落联盟再次瓦解。

从这起事件中可以看出,部落联盟这一初级的政治组织形态稳定性极差,作为联盟领袖的拓跋力微,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各部落大人,当各部大人反对沙漠汗继位的时候,年迈而且有些糊涂的力微也只能答应“不可容者,便当除之”,而一旦有风吹草动,有一个部落带头,则联盟顷刻崩溃,这也是乌桓王库贤仅仅只是磨了把刀,说了一句“上恨汝曹谗害太子,今欲尽收诸大人长子杀之”的谣言就能使联盟瓦解的原因。

当然,也可看到中央政府对北方塞外国一直保持警惕之心,决不愿看到他们真正强大起来。虽然承认拓拔鲜卑部落联盟塞外国首领的地位,这是为了保证北部边防的安稳,但并不希望拓拔鲜卑部落联盟过分强大以危及自己的安危。

拓跋鲜卑部落联盟的这次瓦解,使得拓拔鲜卑部落力量大大削弱,拓跋力微也忧惧而死,拓跋部落再次陷入了动荡的局面,并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拓跋氏的大业,再次走到了一个生死关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