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0年,工人挖出一个“骨灰罐”,10年后,被专家鉴定值3个亿

 激扬文字 2023-12-30 发布于四川

“这是个啥子物件?”1980年,广西一工人盖房时挖出一个“骨灰罐”。他嫌晦气,便随手丢在过道里。没想到10年后,这个“骨灰罐”成了国宝。

1980年,广西横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工人们正在翻新办公大楼,挖到了一座古墓,从里面扒出一个不起眼的瓷坛子,上面画着很多古代人物,每一位都栩栩如生,十分精美。

图片

因为是从古墓中挖出来的,工人还以为是骨灰坛,觉得十分晦气,于是便将其扔到了办公大楼走廊上的墙角边,这一放,便是整整七年。

七年后,在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上班的苏振发,吃完饭后闲逛,偶然间发现这个瓷坛子,觉得十分精美。

正好,妻子这两天买来很多观赏花,正不知道用什么盛,这个罐子,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工具。

于是,苏振发便将这个罐子带回了家中,因为,遭到了妻子的一阵埋怨。

“这不是个骨灰坛子吗?你怎么把它带回来了,也不嫌晦气,赶紧扔了!”

图片

苏振发倒是不恼,将妻子买来的观赏花,直接插进了罐子中,别说,还真合适。观赏花和瓷坛子上的花纹交相辉映,更加衬托出,这个瓷坛子并非普通之物。

从那之后,这只瓷罐子便被苏振发留了下来,两年时间里,苏振发用它做的很多事情,例如盛放玉米种子、栽花、种菜等等,看到瓷坛子的坛口有所破损,他还专门弄了些白石灰,将坛口修补了一番。

直到1989年,横县博物馆开始面向民间征集文物,苏振发想起来自己家中的那个瓷坛子。正好,那段时间,苏振发和博物馆馆长黎之光一起在县委开会,于是,便邀请他到家中鉴赏一番。

黎之光见到这个瓷罐子后,惊为天人,仔细鉴赏之后,啧啧称奇道。

图片

“细腻,太细腻了,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完美的青花瓷,堪称国宝!”

苏振发这才得知,自己捡到的这个瓷坛子不简单。

为弄清楚苏振发捡到的瓷罐子到底是什么,第二天,黎之光携带相机亲自登门,给瓷罐子拍了很多照片,发到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最终,这些照片落到了专家张浦生手上。

经过鉴定后,张浦生判断,这应该是个元青花的罐子,罐身上描绘的是“尉迟恭单枪匹马营救唐王李世民”的故事,因此,专家给它起名为“尉迟恭单鞭救主图罐”。

罐身上,无论是坐在马上,神色镇定、举足轻重的唐王李世民,还是怒目圆睁、仿若武神降世的尉迟恭,都描绘的美轮美奂,保存如此完好,且这么大的罐形元青花,全球范围内只有七个,价值3个亿。

图片

最终,专家确定,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

得知消息后,苏振发并没有表现的十分兴奋,沉思良久后,他做了个让众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我要将这个罐子,无偿捐献给博物馆!”

捐献之后,博物馆为表彰苏振发的无私奉献,奖励了他200元现金,并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时至今日,这张证书,依旧放在苏振发家中,被他永久收藏。

图片

“我并不后悔将罐子捐献,因为我得到了,比国宝更加值得我珍惜的东西,那便是荣誉!”

如今,这个花瓶正躺在横州市博物馆的展览柜中供世人观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