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泉记

 二氧化硅2012 2023-12-31 发布于广东

董泉记

董泉位于青秀山北麓的半山腰上,离邕江边不足300米。从水月庵正门出来不远,上一段斜坡,在撷青崖南侧,有块写着“董泉”二字和画了一支箭头的石头路标,按着指示沿着古道往下走,过一段蜿蜒崎岖石板路,便可见到一处旧亭台,亭子下方就是董泉了。

撷青崖这一带曾是佛教寺庵云集之处,地势雄壮,卷石纵横,山路婉转曲折,林木苍翠茂盛得把地面遮掩得严严实实的,有点幽静清凉。撷青崖刻有“阴阳先生过化之地”,志书说崖下还建有普贤庵、孤独庙(也叫青山寺)。传说崖顶曾有仙人炼丹,现今炼丹岩上“金刚三昧”的摩崖刻字仍保存完好。这地方很少有人光顾。所以董泉原先也只是一眼普通山泉,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连个泉名都没有,直到机缘巧合让它遇到了一个重要人物。

此人便是董传策(1530—1579),南直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人,明嘉靖进土,授刑部主事。嘉靖三十七年(1558)上疏弹劾奸相严嵩,慷慨激昂地表示:“陛下诚不惜严氏以谢天下,则臣亦何惜一死以谢权奸”,引起世宗震怒,横遭迫害,贬谪南宁。南宁古属百越之地,东晋建晋兴郡,建制从此发端,至今已有1700年历史。唐贞观年间设邕州都督府,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邕州路改名南宁路,有南疆安宁之意,南宁始得名。到董传策被贬谪南宁时,南宁之名已经在朝廷那里备案了230多年。

董传策一路南下,畅游山水,留下了《全州大雨》《游桂林诸洞岩记》等名篇。抵南宁时,映入眼帘的是数十里平坦之地中突兀起一脉青山,缓坡起伏,连绵邕江边数里,草木苍翠,满目葱茏,其形宛如凤凰展翅,这便是青秀山了。青秀山地处邕江畔,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89米,在明代即为南宁八景之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点·南宁府部》载:“青秀山,一曰泰青峰,在城东二十里。嵯峨秀拔,障邕之水,口拱揖望。”顾不上旅途劳顿,董传策立马登山赏光,足足游了九天。其在所作《青秀山记》中惊呼:“(青秀山)广袤几数里,厥背负阴,厥面迎阳。厥阴介陆,厥阳临江。客游舟而马者,良便云。山势自东南来,连亘西北,迤若蛟蟠,矫若凤翔。”从朝中被贬外放,董传策原本心情悲凉复杂,然徜徉山水间,异域一样的广西风物,使他对文字的狂热得到重新激活。在茫然失措的辗转反侧中,董传策以文字取暖,自得其乐,精神找到了皈依。沿途所见所闻,都被董传策收进了《奇游漫记》一书中,给广西这样一个被历代朝廷冠以蛮荒的地方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

董传策在青秀山寓居十年,虽属贬谪身份,但官民对他崇敬有加。

一天,董传策与友人到青秀山游玩,发现有泉水从石中出,水质清澈微甜,于是取名“混混泉”。为方便取用,董传策让人凿一石龙头,置于泉口处,让水从龙口流出,所以此泉也称“龙涎井”。山泉潺潺,源源不断,终年不涸。董传策很喜欢,常常流连忘返于泉水边。其在《咏青山泉》中道:“泉水濯人缨,斯泉濯其志。濯缨去外尘,濯志安汝止。泉水洗人耳,斯泉洗人心。洗耳驱外响,洗心湛天真。有源委大廓,源清流不浊。本来非物染,无污亦无浊。”寄寓了自己不染俗尘的旷达心志。

嘉靖四十年(1561年),董传策的朋友,南宁郡守郭华溪、同知张贯在泉边建了个小亭子,请他起名。他说“原泉混混,可喻学有本”,于是取名“混混亭”。嘉靖四十一年夏,广西佥事徐浦到此,久闻董传策大名和为人,便欣然镌刻于泉边岩壁上,改“混混泉”为“董泉”,“混混亭”也随之改为“董泉亭”。清泉冠名姓董,足见徐浦对董传策品格意志的肯定。从此,一股清泉便与一位名贤紧密联系在一起,声名远扬。

董传策在《青秀山记》中补述了董泉及其泉名的来龙去脉:“道上行可三十步,有泉从石中出,清若水晶,甘若露凝,泠泠然昼夜注不舍。村民汲以烹炊,视汲郁江水便数倍。游客尤藉之解酲,济暍渴云。即余所寻得盛石龙口者也。岁辛酉,夏,郡守郭君、守贰张君,以余故为亭其上。余以原泉混混,可喻学有本,命之曰混混亭。未几,分巡兵宪徐君,行部至境,谓余雅好斯泉,镌泉畔石,曰:董泉,遂更亭名为董泉亭,刻诗其上。”

后来,董传策在亭下筑台砌池,在池内种莲花,放养数只鲤鱼,取名“青莲池”,颇有“鲤鱼跳龙门”的意境。为方便登高揽胜,董传策在董泉亭往上不远处修筑观景台,取名“白云台”。可见,董传策虽然已远离庙堂之上,但仍忧其君,仍抱有“跳龙门”的心志,幻想有朝一日能继续为朝廷效力。

嘉靖四十二年秋,徐浦和南宁郡守方瑜共同出资,在白云台为董传策筑造三间居室,取名曰“白云精舍”,在其左右两边的石头上分别镌刻上“青山白云”和“海天一览”字样。董传策很高兴,于是给精舍题联:“天空海阔中原界,云白山青万里心。”此时董传策贬谪万里之外,忧国忧民之心只能寄予青山白云之中。徐浦《白云精舍记》云:“惟山有松,劲节凌空。惟山有泉,令名属公。惟山有云,瞻彼昊穹。有山有岩,仰止攸同。呜呼!先生之风,忠孝之衷,与山并崇,永世无穷。”徐浦认为,董传策品格高尚,忠君爱国,不仅清泉要姓董,青山也应姓董,如此方可世代弘扬先生之情怀。董传策置身世外,纵情山水,白云精舍常常成为鸿儒往来浩歌长啸之所。徐浦等友人又在白云台上方的一处山顶上盖了一座凉亭,可远眺城区及邕江之胜景,董传策为之命名“浩浩亭”。其在《青山亭记》云:“余每坐而心赏其中,郡因为作小亭,通四面,余复命之曰浩浩亭。盖然浩浩其天之义,庸戴明时浩荡恩云。”已为贬谪之身,董传策仍感念皇恩浩荡,还寄望朝廷早日清除奸党,还世间以浩然正气。此等坚贞忠义实属可贵。

有一次,董传策和友人在山头避暑,无意中看到绝壁顶处有洞隙,其间好像有泥土堵塞,便请人将塞土挖去,即现出一个天窟。当地士绅又在其周围建亭筑台,徐浦为亭题写“洞虚”匾额。董传策在《洞虚亭次韵》中云:“高峰青不断,小洞妙堪过。石壁分秋爽,禅心失梵魔。清风松外飒,鹿劫望中磨。拈出虚生白,灵修并雅歌。”“洞虚”乃道教术语,意为地上的仙山。洞虚亭乃仙山上的亭榭,徐浦借此喻董传策品格之高洁,已达到了神仙的境界,也暗示先生所寓居的青秀山就是人间仙界。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点·南宁府部》亦对上述事略进行记载:“嘉靖间兵宪徐公浦为董传策筑二亭,曰:洞虚;曰:董泉。作室曰:白云精舍,俱圮。”只可惜这些文物现在已毁坏倒塌。

现今董泉流量不多,冬日只有筷子细小,夏季则稍微好些,用于接水的池子很难有水溢出。这与《南宁府志》“池溢则下流溉畦圃”的表述相差径庭。我听闻宋朝狄青开掘的双孖井,在现今城区友爱路与人民路交会的附近,终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水泥预制板盖封了。相传,狄青曾驻军双孖井一带,开挖了一口水井,北方将士因水土不服多染瘴气,服此井水颇有疗效。我还听闻现人民路置地广场一带曾有沉香井,开挖于清乾隆年间,传说井挖好后游来一对锦鲤,于是得名,十几年前由于污水浸入,水质变差,被弃用,继而也被封盖了。后来听说被封闭的井所在的街区院落,谁谁又得了什么病,谁家又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哪个单位又发生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传言种种不足信,但至少说明人们对封井行为的不悦和对井泉的无限眷恋。

城市的乡愁,或许就在这一古井里;城市的魅力,或许就在一滴井泉水中。清代纳兰性德作词云:“井沸生澜通海气”,说的是井泉是人类与大海山川相衔接的根脉,是我们寻根问祖的地方,是生命深处的故乡。如今根脉被封堵了,我们就是背井离乡的无根的人了。人无根无脉如行尸走肉,出点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怪矣。

南宁地下水系丰富,是个井泉众多的地方。民国《邕宁县志》记载,南宁有古泉井104口。除了双孖井、沉香井外,还有其他众多古井今何在,那一汪汪清凉的甘泉还在流淌吗?逝去的已经不可回头,往后只要少些冲动,尘世间那种乡土气、人情味、市井味就不会随着斗转星移而发生太多变质。

让我们高兴的是,南宁正在着手进行保护性修建双孖井街景花园,并立碑纪事,至少能给这座城市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泉眼旁石壁上摩崖“董泉”二大字仍赫然清晰。泉左上方石壁上“一脉甘泉泻石涌,石龙暂卧此山中,商霖自是苍生泽,祗令邕南忆董公”的刻诗亦历历可辨。泉上方“董泉亭”虽多次重修,但仍是避暑怡情的好去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还可以从时任南宁郡守方瑜特写的《青山亭馆记》“当因抑之时,而抗思于烟霞之外,居荒远之境,而寓迹于山水之间,自非超然卓识,浩然正气,涉阅之深,学力之至,末足以及此。……若董公者可谓之贤也已”,以及徐浦《咏董泉亭诗》“青山山上董泉亭,为有高人筑始成,直节漫夸群岳并,流风长共此泉清。尘缨濯处凡俗虑,杖屦看来豁吏情。好事尽饶君做去,登临深愧逐虚名”中,读懂南宁名仕对董传策的咏赞和评价,也拉近了我们与那段历史的距离。

董泉因董传策而得名,也因董传策凿石龙头置泉口而得名“龙涎井”。正应了刘禹锡那句话——“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相传,这里也是古时向天求雨的地方。《南宁府志》载:“岁旱,官诣(董泉)取水祷雨,立降。”清乾隆年间南宁知府苏士俊在《龙涎井建亭碑记》中记载:“南宁之青山,有泉曰龙涎井,相传龙神著灵,遇旱取其水祷雨辄降。余莅郡之明年,岁在庚申,时当播种,久不雨,祷三日弗应,因诣泉取水,返而祝之,大雨立霈,三日乃止,郊原霑足,是获有秋。”人们深信天降甘霖是因为董传策的精诚所至,为纪其功,便在董泉亭的楹柱上刻一副对联:“勺水为霖,四野咸歌岁稔;一亭志感,千秋永记神功。”此联至今仍保存完好。祷雨乃旧时迷信做派,不足以为信,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董传策之功可感天动地。

董传策足迹遍布广西山山水水,写下了不少诗词佳句,其中关于青秀山及董泉的诗文最多。《响水歌》云:“听之使我心神清,忽然万木皆春声。落花游丝如有情,林间好鸟相和鸣。游鱼出听大乐成,高山流水传遗音。觉时触处道心生,堪作义皇世上人。”泉声的玄美,可见一斑。《青山歌》则更绝妙:“青山高,千峰石笋插层霄。青山下,江水平铺村影射。青山小,卷石嶙峋竹啼鸣。青山大,五象星罗吹响籁。青山晴,波光万顷盘蛇城。青山雨,烟霭微茫罩松树。青山风,蛟龙吼怒凌长空。青山月,青螺一点银盘突。青山暝,渔歌欸乃摇江铃。青山晓,玉露瀼瀼断林杪。青山清,一股泉飞石上声。青山四时尝不老,游子天涯觉春好。我携春色上山来,山花片片迎春开。仙人去盖飘亭子,泉水之清洵且美。我爱泉清濯我缨,白云袅袅衔杯生。披云直上昆仑顶,鞭龙一决翻沧溟。却洗尘氛破炎昊,路上行人怨芳草。”诗缘情随景,生动细腻,既点染了青秀山,又烘托了整个南宁,是迄今抒写青秀山风光最有名的作品。除《响水歌》《青山歌》,先生还抒写有《青山杂兴》十首和《青山泉》《青山构白云精舍》《青秀山记》等关于青秀山的诗文共38篇,占历代青秀山诗文的一半。地处荒远之地的青秀山,就这样被赋予人文气息,从此闻名遐迩,一发不可收拾。

青秀山作为旅游胜地,随着董传策及其友人的光顾和写意,迎来了一段发展的小高潮。1564年,董传策携徐浦、郭华溪、吴时来、方瑜、张贯等名仕,聚首青山,抒发情怀,留下了丰富的诗文名篇。他们还为青秀山胜景命名,现今的青山松涛、沧屿蓬瀛、烟霞石屋、天南赤壁、松风水月、双斗岩、迟仙岩、仙人履、玄玄门、天池、天窟等名胜,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命名的。原本只有一座破旧古庙的青秀山,就这样被董传策一帮人琢磨打造,使其笼罩在一个诗意浓浓的意境里。

1562年,严嵩被推翻。1567年,皇帝召董传策回京,官复原职。但先生之风如清泉一样源远流长,对南宁地方的熏陶教化影响致远。万历年间,礼部右侍郎、南宁淡村人萧云举在青秀山“白云精舍”处建造龙象塔、秀山山房、元圃亭、息机亭、凉云亭,重修青山寺,整理汇编青秀山诗文,为世人留下《青罗集》一书。崇祯年间,南宁埌边村举人陈瑾,在龙象塔旁建竹味庵。《古今图书集成·职方点·南宁府部》对此都有记载:“万历间郡人萧云举建塔于上,名曰龙象寺,曰秀山山房,曰元圃,曰息机,曰凉云度……崇祯间郡人陈瑾於塔旁建竹味庵,前置舍利塔下,有粼玉泉石,有萧文瑞诗……兵燹之后……咸毁,所存一塔而已。”很多胜迹如今荡然无存,只留下文字记载。

隆庆五年,董传策改任南京大理卿,进南京工部右侍郎。万历元年改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同年九月言官劾其受人贿赂,遂被罢归田。著有《奏疏辑略》《采薇集》《幽贞集》《奇游漫记》等。明代传奇名剧《鸣凤记》和清代小说《绿野仙踪》等都记述了董传策的事略。

董传策如山泉般清澈透亮的一个人,为人纯粹而光明磊落,本应得上天垂爱,可历史却跟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先生因对仆从要求过于严厉,于万历七年(1579)五月被仆人活活打死,实为痛心。

突然觉得,世事有时候就这样偏颇,但有些人和事只要洞明于学问之中,便可怡然以乐了,便可长留天地间了,便可不患得失了。如今,因为董传策的缘故,董泉已成为青秀山的一处名胜,在葱茏的林木包围之下,悠扬肃穆,古朴苍桑,空灵中透着某种神圣的气势,让有心之人萧然敬仰。游人至此,一边贪婪地享受着清凉微甜的泉水,洗涤心灵的疲惫和尘埃,一边凭吊着一位与这方水土深深结缘的文化名贤。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想,世间万物就像一星点火苗,只要沾上了人文的氧气,就不会在时光的隧道里失去光芒,反而越发燎原生辉,从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召唤并照耀着一座城市前行的路。一泉如此,一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应如此。

状元泉记

离开纷繁的城市,我常常拖着疲惫的步子走到邕江边上,南宁大桥往西北不足一里的青秀山脚下,总能看到有人在排队接山泉水。据说这是状元泉的水。相传有一书生,在进京赶考路上又饥又渴,于是就到此泉喝水,后来中了状元,状元泉因此得名。有人深信孩子喝了状元泉的水能金榜题名,所以慕名前来取水的人不少。只见水从一条高悬的塑料管子口哗啦哗啦流出,被接入事先备好的水壶里,再通过私家车运走,带到各自家中,一边享用甘泉水,一边等待金榜题名。

沿着管子往上寻索,到了半山腰的慈母阁,就见到泉井了,一汪泛着日光的清澈泉水,被一条粗大的水管从井底引走,这大概就是状元泉的源头吧。慈母阁一带属青秀山帽子岭,山势极为陡峭,其下方百余米的地方就是一处平地,一股拇指大小的泉水从崖壁边的一堆垒石缝里缓缓流出,在一块硕大的石头壁上钻成一汪一米见方的小池子,再通过其中一条弯弯曲曲的石缝小道溢出,注入前面的莲池里。这就是我们现今所能见到的比较直观的状元泉了。

状元泉水温和而甘甜,常年流淌不枯。前面的莲池呈倒葫芦状铺开,周边围着浑圆的石子,此境固若金汤,暗藏着某种悬壶济世的信念。水是碧绿碧绿的,倒映着瓦蓝瓦蓝的天空和葱葱郁郁的树木,正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山光水色共徘徊”。莲是睡莲,也叫水浮莲,其花则亭亭玉立伸出水面,洁白无瑕,宛若少女出浴,楚楚动人。池中小鱼七八一群,八九一伙,两鳃扑闪扑闪的,或静静地呼吸,或悠闲地游逛,或浮出水面捧一把绿色的空气。端坐冰冷的石头上,你会闻到池里鱼儿轻微的呼吸和微风拂来的莲花淡淡的清香,一段清幽的时光就这样很快过去了。

莲池的周围,是南方特有的几蔸垂叶榕,树皮灰黑光滑,枝叶繁茂葱郁,小小的叶子往下垂,整棵树像一把大伞,把池边的世界遮掩得严实清凉。一边是榜眼轩,一边是魁星亭,在池的两侧相互辉映着,加上一池莲花和碧水,让游人差点走不出这样一幅山水墨画。

籍以状元泉,这里建成了状元泉文化园。碑文长廊,辑录着我国科举制度及广西历代状元事略,还记有苏东坡“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故事,周敦颐《爱莲说》名篇佳句,昭示学子既要发奋苦读,又要廉洁处事。泉的上方半山腰向外延伸部分,是状元坊,在坊中瞭望台上俯瞰,整个状元泉文化园尽收眼底,远眺可一览邕江,视野辽阔,心旷神怡。

这里,不得不提一段传说。据传广西的第一位状元赵观文曾路过青秀山,并在状元泉歇脚读书,止渴充饥,后考中状元。后人在泉眼周围立碑建园,以激励八桂学子勤奋求学,成就功名。此传无从查证,但其中却反映着边疆民族对融入中原主流先进文化的迫切心情。

赵观文,桂林临桂芦笛岩桥头村人,10岁能作诗文,13岁熟读儒家经典,唐乾宁二年(895年)状元及第。原主考舞弊,取25名进士,赵列第八,其余大部分不按标准录取,引起群愤。唐昭宗不得不另择主考主持重试,并亲自阅卷,不由感慨“(赵观文)才藻优瞻,义理昭然,深穷体物之理,曲尽缘情之妙。所试诗赋,辞艺精通,皆合本意”,遂钦定为第一,授官侍讲学士。无奈大唐刚经历近10年的黄巢起义,国力衰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黑暗。赵观文深感官场腐败不堪,不肯同流合污,于是托病辞官,终未复出。赵观文虽在仕途上无所作为,但在家乡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特别是他点燃的是广西无数读书人心中的希望之火。所以赵观文回归故里,官民对他敬重有加。桂州长史朱韫在新修尧舜祠时,请他作文,其《桂州新修尧舜祠祭器碑》一文后来收入《全唐文》。其《冠群论》为当时名士所赞赏,惜已失传。《桂林风土记》载,唐人因赵观文状元及第,改坊名为进贤坊。清代于凌汉等人在其故居立了“赵状元故里”石碑。现今政府在其故里建起了文昌阁,皆为激励后人。其辞世后,被尊为“桂州五贤”之一,并建“五贤祠”纪念。宋朝诗人刘植《静乐赵观文挽词》云:“大星陨地寂无光,砚席凝尘閟野堂。一老海滨天下憗,百年江左恨空长。家传遗稿归中秘,帝录元勋纪太常。路远生刍来未得,泪乾门下老刘郎。”

山浑然不动乃为仁,水灵动自如乃为智。智者乐水,思如泉涌,泉水自古以来都被赋予某种崇高智慧的存在。我国有很多被冠以状元的福地,福州有状元峰,芜湖有状元坊,张家港有状元山,扬州有状元巷,泉州有状元街,株洲有状元桥等等,而偏居南疆一隅的青秀山状元泉更是难得。要知道,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时代读书人迈入仕途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始于隋炀帝二年(公元606年),到唐乾宁二年(895年)近三百年,广西才出现了第一位全国状元。岭南文化自古比中原落后,何况当时朝廷还规定:岭南及周边地区每科选进士不得超过7人,比中原地区人数少了一半以上,中状元的几率很低。所以,隋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来近三百年,广西居然无人中状元,这种尴尬局面直到赵观文一举夺魁。唐朝诗人褚载闻讯特作《贺赵观文重试及第》云:“一枝仙桂两回春,始觉文章可致身。已把色丝要上第,又将彩笔冠群伦。龙泉再淬方知利,火浣重烧转更新。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

与此同时,广西人以不服输的心志大力发展文化,大兴书院建设,尤以桂林为甚。自唐以来,桂林开办的学堂、私塾多如牛毛。每年乡试时,整个广西的秀才都云集桂林,靖江王府西华门旁的西华里甚至发展成了“读书一条街”,读书人络绎不绝,逐步筑起了广西乃至岭南地区文化的基石。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政府将明代靖江王府旧址改建成广西贡院,作为广西考生乡试的考场,最具规模时考间达5500间。清代246年间广西共考出5075位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后有585人中进士,其中桂林就有298人。这些进士中,有12个中了状元,其中桂林占8个。

一口泉眼,被赋予状元的名号,其中蓄存着多少辛酸与无奈,流传着金榜题名的美丽传说,寄托着人们“鲤鱼跳龙门”的美好期待和学习中原先进文化的强烈愿望。

人间正道是沧桑,科举已成往事,“状元”只遗泉名。历史上那种不合时宜的歧视性做法已一去不复返。如今的状元泉,一汪清澈的泉水,一股透心的清爽甘甜,正流入寻常百姓家。1400多年来学子们传承并萦绕于八桂山水间的文心文脉,正在给南宁这座面向东盟的绿色的城市献上一份美好的祝福,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一个日子都像甘泉一样清澈而丰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