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用百练:怎样确定对联的上下联​?

 一中大语文 2023-12-31 发布于福建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看清一副对联中两个联语的尾字读音的声调,即可确定谁是上联、谁是下联。古代对联尾字读音的声调要求是:上联尾字读平声,下联尾字读仄声。

那么,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

古代汉字读音有四大声调,分别是平声(第一声)、上声(第二声)、去声(第三声)、入声(第四声),后三者(上声、去声、入声)总称仄声。汉字读音一直在发展变化,进入普通话系统后,平声一分为二,分为阴平和阳平,对应普通话第一声和第二声,上声为第三声,去声为第四声,古汉语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分别读成阴平(如“屋、出”)、阳平(如“国、直”)、上声(如“铁、北”)、去声(如“客、绿”)。

现在你明白什么是平声和仄声了吗?

平声,在古代读音系统中,指第一声,在普通话系统中,指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仄声在古代读音系统中,指第二、三、四声(分别对应上声、去声、入声),在普通话系统中,指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

古代读音系统中读第二声的上声,到了普通话系统中成了第三声(仍称之为上声);古代读音系统中读第三声的去声,到了普通话中成了第四声(仍称之为去声)。

按照普通话系统,如果联语最后一个字是上声或去声(即第三声或第四声),那么它就是上联;如果联语最后一个字是阴平或阳平(即第一声或第二声),那么它就是下联。

按照古代读音系统,如果联语的最后一个字读上声、去声、入声,那么它就是上联;如果联语的最后一个字读平声,那么它就是上联。

现在你能一眼看出一副联语的上下联了吗?

比如:

喜今日双星初度;庆他年五桂联芳。

新年纳余庆;嘉(佳)节号长春。

上面两副对联,你看它们完全符合“尾字上仄下平”的规则特点,可以说判断起来非常容易。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对联,都可以运用“上仄下平”的规则来确定上下联呢?

万物皆有例外。

你看下面这幅对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幅对联的上下联的尾字,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平声,一个是阴平,一个是阳平,咋回事?

先来说说为什么会有例外。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我们用“上仄下平”不能解决百分之百的问题。

一种情况是,前人所创作的对联本身没有问题,它完全按照“尾字上仄下平”的规则创作。但是,古人创作对联,采用的是古代读音系统,那时候还没有普通话系统,所以,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同一个字,古今读音可能不一样,声调可能也不一样,因此再来生硬地按照普通话读音规则来比照“上仄下平”,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出入。上面举的“宝剑梅花”联就属这种情况。古代读音系统中,“出”字就是入声字,属于仄声,而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系统中,它念第一声,属于平声。这样的话,依照普通话读起来仿佛失了平仄。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对联创作者担心“因辞害意”或“因言废意”,影响联语表意功能,就不再遵守或故意违背“上仄下平”的规则。这在对联创作上叫“变格”“破格”或“破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判断起来就会显得有点忙乱。

举几个例子:

上平下仄: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

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乾隆三希堂)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泰山壶天阁)

上平下平: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岳麓书院)

上仄下仄:

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瘦西湖)

入其室空空如也;问其人嚣嚣然曰。(归庄自撰。曰字入声)

同学们,如果你遇到上面这些“出格”的对联,怎样判定上下联呢?

也就是说,我们除了掌握基本的“上仄下平”规则之外,还是要有一点别的本事的。

一、分清上下联所写内容的数量多少、范围大小、空间远近、时间先后、季节代序。

一般情况下,上下联数量上先少后多、范围上先小后大、空间上先远后近(也可能相反)、时序上先早后晚、先历史后未来、先冬后春(春联)。

二、分清上下联的内在逻辑关系。

如因果关系(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承接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假设关系、实虚关系(先实后虚)、外内关系(由外及内)、表里关系(由表及里)等等。

特别是遇到“流水对”,按上述方法判断起来更容易。

三、注意汉语语言习惯、约定俗成等方面的语言规律。

四、相信你的语感。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岳麓书院的那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如果上下联对调过来,改成“于斯为盛;惟楚有材”,是不是更好?

还真不能改。原联的创作过程是有历史典故的,上下联之间也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相当于今天的校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全联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古楚国(湖南古属楚国、楚地)真是一个人辈出才的地方啊,今天的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所。

你看,上下联之间是有远近古今、先后相承的内在联系的,如果上下联位置调换,是不是有“因形(声)害意”之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