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拱一卒,向阳而生——遇见更好的自己之2023

 率性而为 2023-12-31 发布于河北
图片

这是我的第195篇原创文章

   
​           【本文字数10000阅读时间约为20分钟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在举手投足之间,2023年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此刻的我们又来到了那个回顾总结成长与收获的时刻。这一年来,可以说是自己的破茧重生之年,有企盼、向往和欣喜,也有仿徨、遗憾和沮丧......但它们统统都将要成为过去了。在新年的钟声即将再次敲响之际,我们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迎接它呢?思来想去,可能最好的方式还是莫过于用这有记性的文字把自己心中的思考与想法写下来吧,待到明年此时再来邂逅它。

图片

      从总体上讲,2023年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在这一年里,不论是在阅读学习、思考写作方面,还是在运动锻炼、投资实践方面,可以说自己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心性得到不断磨炼,思想有了明显提升,身体状况持续恢复,投资事业艰难前行,焦虑不安逐渐消散......应该说,这一年取得了肉眼可见的改变与进步,完全可以用“想不到”和“脱胎换骨”来形容。正如时间从来不语,岁月也从来不言,但它却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了我们!

一、阅读学习俨然成为寻常

      践行“早一小时”法则尝试着向伟大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先生学习,坚持每天清晨早起一个小时进行阅读学习。从长远来看,投资自己才是我们人生里所做的最好的一笔投资。一年来,我充分利用这“早一小时”的宝贵时间,认真阅读案头上那些喜欢但早已摞成堆的尚未拆封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阅读书籍45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及人物传记等,人物涵盖古今中外——苏轼、王阳明、富兰克林、稻盛和夫、巴芒、马化腾、江南春、杨天南、唐朝等等

图片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序又再次被拉回到了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回老家过节时的情景——当时正值自己立志要花时间待在书房认真“刨旧文”之际【计划用半年左右时间去“刨”一遍那些散落在房内的所有文章】。每天争分夺秒、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学习那一篇篇秀美的文字,为此一度还把自己的双眼都折磨得生疼了也不愿睡去......有幸体会了什么叫做“要想感动别人,就先感动自己”之含义。

      尽管自己总是见缝插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阅读,但速度还是远远不及自己购书的热情【我喜欢阅读纸质书,因为它方便做标记和写评语。今年总共购书111本,但阅读的数量未过半,热情远有不及】。特别是在保持现有写作的状态下,总还是会有些顾此失彼的感觉。对这种状况,也会不时安慰自己说:只要不是虚度和浪费时间,可以先放任一下自己的随意,故而也就不再去纠结究竟是把时间更多地花在阅读上还是写作上,随心随性就好了。

      用好碎片化时间中年人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太多的艰辛与无奈,工作、生活、家庭、孩子,每天都累得像dog一样。想要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学习,其实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概很多中年人的崩溃就是这样来的吧!在纷杂与困扰面前,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人嘛,活着总还是需要有一点梦想与追求的,要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放弃总是很简单,躺平也挺容易,但如果什么都轻易地放弃了,可能人生中就会多了些遗憾吧!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积极向那些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规划、管理和利用时间的成功经验与有效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凑零为整、提高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了。落实每天“三个一小时”计划:即每天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间隙再凑一小时。落实好这“三个一小时”计划,就能够让我们每天的阅读学习时间有了保障。其实在一天24小时里,要拿出三个小时去学习并不如自己原来想象中的那么艰难,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是否真的愿意这样去做。

      通过这一年来的实践,使自己不断加强了对时间的管理和提高了对时间利用的效率,有效推动了阅读学习迈上了正确的轨道。内心一旦拥有了对学习的强烈渴望与不断追求,那公园里、汽车上、院角落......凡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和在别人手中被用来八卦闲聊、刷视频、玩游戏的碎片化时间,都成为了学习的宝贵时间。甚至就连自己那已经持续追随了20多年的、开心无比的篮球比赛直播时间,都已逐渐变成了学习的时间。

      对于碎片化时间的整合利用,是一件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在车上随时放一本书,等人或是途中小憩时可以翻上几页,一年下来可能就可以多看三五本书。又如在行车或是跑步的时候,可以听电子书或喜欢的音频节目【当然也很喜欢听音乐】。再如出差的时候带上一本书,可以见缝插针地利用空闲时间读一读。最后就是在家陪孩子玩耍的时候,也可以读书。总之,时间就像那海棉里的水,用力挤一挤还是会有的!只要我们真正想学习,挤凑时间的办法还是有不少的。

      提高时间使用效率。充分认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坚持把提高时间使用效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最主要的可能就是保持对阅读学习的专心和专注,进一步处理好手机使用与静心阅读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学习效果。为了防止自己被手机过度干扰,适时对各类公众号和应用小程序进行清理,控制手机使用时间,从根本上推动手机功能回归本源——服务工作、辅助学习和方便生活,而不是被其无限牵制和无情绑架,防止因过度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身边很多人对于业余时间的使用,可能主要还是花费在了手机等电子产品娱乐上。大量的时间也被这些能够给我们带来即时快乐享受的各种短视频、影视剧、游戏和碎片化信息【垃圾】占据,并成为了阅读学习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当然,休闲享乐是人的天性,我们无可厚非,也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话题之列。作为有志青年,想不想学习、愿不愿学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的内驱力。如果没有强烈的内心渴望、明确的方向目标、清晰的发展路径和强大的执行力,想要长期不断地阅读学习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从前的自己,对于阅读学习丝毫没有兴趣,人生也像是一只无头苍蝇,既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更不知道学习可以得到什么。面对思想上的束缚困惑与行动上的裹足徘徊,学习自然就是没方向、无动力。因此,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最大的动力一定是源自我们内心的渴望。当我们渴望热爱某样东西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它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喜悦和满足,这种情感上的满足,会让我们的内心在面对生活中的那些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勇敢与坚定。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读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自己对命运不确定性的迷惘。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热爱不畏惧世间无常。选择哪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是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的。只有阅读了足够高度的书,才能让我们有足够高度的思想境界,只有足够高的思想境界才能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人生的快乐。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经说过:“我始终相信我所有读过的书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力量的,但它更能给人带来快乐!”有一种生活,叫做自得其乐。如果到了忘我的程度,一切的烦恼就都消失了,你就已经躲进了自己的世界,别人也轻易干扰不了你。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逃不过被社会奴役的这个现实,但我们却可以换一种心境去生活。

      我们可能都见过身边有很多爱读书的人,TA们身上从内到外都散发着一种优雅的气质。TA们的美不仅仅是容貌上的美,更是精神上的美。也许有那么一瞬间你会感受到,读书就像是在整容一样,日积月累、岁月变迁,它会一点一点地把你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读书就像是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们能从中看到各色的风景,领悟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总之,读书是对我们最有价值的投资,我相信聪明的人是可以从书本中读出智慧来的!


二、思考写作不断巩固提升

      写作既是一种倾诉,又是一种聆听,它让我们看清了人世间的善与恶。写作是不断探索、表达内心情感与观点的奇妙旅程,写作让我们永远走在不断进化的道路上。写作是实现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写作更是性价比超高的自我投资。在写作的道路上,我们必然要经历孤独与痛苦,甚至遭受误解,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和借口。经历了风雨,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看到彩虹,但我们却能用写作的方式记录和见证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它的价值和意义更显珍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写作应该是自己在今年里最大的收获之一了。虽然写作的过程充满了心酸与不易,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让自己深感欣慰的。从年初的时的内心彷徨不定、文章几度断更停【拾起与前行】,再到后来的节奏重回正轨、实现良性循环;从写作对象的穷其匮乏和挖空心思【小区里那不知名的花草、办公楼窗台下那慕名的大树和充满了先贤无穷智慧的二十四节气】,再到现在的选题构思随心所欲、词句内容信手拈来,其中一路走来的那些心路历程只有自己才会知道。

      写作不易,长期坚持写作更难!不过如今的我已经成功迈过了那个最艰难的“坎”,走在了享受写作的道路上。通过这一年来持续不断的写作,倒逼自己的阅读学习有了质的飞跃,让思考更加系统有质量,让输出实现了蜕变升华。同时,通过写作不但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起来,也让我的性格变得更加理性、柔韧与自信,推动人生迈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是实现自身不断进阶成长最好的突破口,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处于焦虑不安中和对现状不甘的人而言。

      写作就是在写人生!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焦虑不安,不想这辈子就这样朝九晚五,那就尝试去写作吧!说不定通过写作就真的让能你过上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余华在《活着》中这样写道:“曾经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事情,突然发现年轻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时光好不经用,抬眼已是半生。所谓的中年危机,真正让人焦虑的不是孤单,不是贫穷,更不是衰老,而是到了中年你才发现,你从来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过......

      文字是有记忆和时空穿越力的!我们哪怕只是取得了一点点的改变与进步,它都可以在我们的那些文字里找到印迹。因为所有的改变与进步,其实都是从思想上开始突破的。我们亲手写下的那些文字,就是我们不断改变和进步历程的写照。有人说:“喜欢文字的人并不一定不快乐,思考文字的人也未必内向,因为文字是一种安静的思考”。就像曾经的我们是如此的渴望能够快点长大和走入社会,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却又是如此的想要逃离这个社会人生有时就是这么奇怪,是很难简单地用言语去说个清楚的。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你是否也不时会在那天籁之音中黯然伤神或是默默叹息,曾经有多少年少轻狂,现在就有多少遗憾、卑微与无奈。人入中年,有时候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并不像自己想像中的那么了解自己。如果不是坚持用文字把这些瞬间记录下来,也许时过境迁我们便不会再想起生命中曾经还有过这些感慨与思考。正如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说:“不把思想写下来,你就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想的究竟是什么”,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自由投资人老唐也说:“将所思所想写下来,是整理思维、记录决策的重要工具,是对抗人类大脑近因效应及选择性记忆特征的不二法宝”。写作的过程,既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又是与自己心灵深度对话的过程。通过写作把我们在某个特定时间对特定事件决策的思考过程全面完整地记录下来,今后不但可以回溯当时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去验证当初的那些思考,进而不断完善我们的思维框架与决策体系,以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与决策水平。同时,写作还能够让我们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去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美好!

      因为喜欢,把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改变!写作没有捷径,只有拿起笔开始写、一直不断地写,这就是写作的真正秘诀。你也许会说我实在是不会写,也找不到什么可以写的【百术不如一诚——谈谈写作的那些事】。那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的话对吧,写作其实就是在用文字“说话”,我们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写作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根本不用去考虑自己究竟写得如何、有没有写作天赋,也不用去管它写作的门槛到底有多高,只要持续不断地去写,那么提升与收获就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就像天南老师说的那样,“要想术好,唯有多练”。最重要的就是开始写,哪怕每天只是从50字、100字写起,一年半载下来时间必定会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然而,很多时候可能就连我们自己都不经意地把写作这件事神化了,以为它只是大V、写手、作家的“专利”。我们可能学习了很多关于写作的书籍,但却依然是感觉越学越迷茫,其实问题主要就是出在了自己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了学“技巧”上,反而忽视了写作基本功的重复练习。

      写作能力的提升,就是先相信而后才能看到。就像我自己,两年前如果写几百字的自发性文章,都会感觉十分挠头费劲。但是如今已写了22个月后,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写出单篇万儿八千字的文字来,你说这种状态究竟是从何而来,以前怎会敢想象?仅仅今年,自己就写下了原创文章103篇近30万字,两年里共写下原创文章195篇近50万字【也许它对别人来说都是些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但对自己来说却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记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目前,自己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每周两更”的发文节奏。写作已经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之一,我在那些开心快乐的时候写,在沮丧失意的时候也写,写作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老朋友深情对话。我非常享受这样的状态,同时也时常感叹前几十年自己都干什么去了......写作让我如此的开心快乐,写作让我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人生又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与认识。

      现在的我,总是感觉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生活好像又回到了儿时读书时的岁月,颜真卿的那首著名的《劝学诗》又不时回荡在耳畔——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时候我读书写作,是为了能够走出大山,为了改变世代农耕的命运。然而今天我读书写作,更多的却是为了兴趣和爱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与人生追求,是为了见人、见己、见未来!

      通过写作,推动我不断蜕变成长,也让我找到了“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和我将要到哪里去”这些曾经困扰了自己很长时间的问题的答案,在内心变得更加坚定自信的同时,也慢慢成就了那个更好、更喜欢的自己。写作是有复利效应的,我坚信3年后的自己一定比今天更出色,同时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5年、8年或10年后的模样。总之,现在的我更喜欢主动出击,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争取过上属于自己的人生,进而拥有在躺平与站起来之间随意切换的选择权。

三、身体状况持续恢复向好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自从去年初身体遭受意外伤害以来,应该说自己这一年来都还正处于不断调整适应中,不论是跑步还是打球,身体上也不时出现了一些如膝关节疼痛等问题。因此,不断的探索、调整和适应就成为了最主要的任务,重返那心爱的跑道与球场并找回昔日的状态与节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多给自己一些耐心和时间吧!相对于身体上的伤害,其实那心理上的阴影可能才是更加难以越逾的障碍。

      面对身体上出现的问题,自己除了有些不甘心之外,其实也做好如果不得不离开跑道和球场这两项最喜爱的运动的准备。最坏的打算就是,比如改游泳、骑行等。总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和不运动的人过的自然是不一样的人生运动早已经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之中,加之如果想要长期保持健康的体魄、理想的身材和勤奋的习惯,就绝对不能轻易让自己闲下来。否则,身体上的懒惰只是自己逃避问题的开始,接下来可能就是思想上的懒惰了,遇到需要开动脑筋的事情可能就会习惯性地选择逃避。

      运动的人生与不运动的人生,难道你就真的还天真地以为不就是“走几步、跑几天”那么简单吗?如果真是这样,只能说还是图样图森破了。如果你稍微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牛人都是运动达人——教员七十三岁还畅游长江,钟南山八十几了还在跑步。身体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本钱,年轻的时候尽量不要挥霍我们的身体,因为它要陪伴我们很多年的。你的车辆都要每年定期做保养,何况是我们的身体呢?

      自己曾经在10月份时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减重计划,就是利用3-5个月的时间,到明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实现减重目标。转眼间时间就要过去一半了,估计已减重几公斤了吧,看似收效还不错。总之,我认为短期的表现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树立健康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长期的结果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论是运动健身、阅读学习,还是思考写作、投资实践,都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之持续不断地去努力,这本身就是我们追求快乐人生的一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我今年共跑步96次397公里,单次最长距离7公里【共鸣的那些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大部分时间都是4公里,平均配速大概6分50秒左右。同时,利用周末时间参加篮球运动30余次,每次约2小时。跑步和篮球已成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么多年来都不知道打坏了多少个篮球、磨烂了多少双鞋子,自己也一直乐在其中,那怕是为之受伤了在所不辞。应该说,现在的自己既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又有持续不断的追求与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这些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图片
        
四、投资事业在艰难中前行

      当初为了学习投资而开启了阅读、写作的大门,时至今日完全没有想到它居然被排到了阅读、写作和运动之后去了。在投资方面,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进一深深化拓展了对价值投资理念的理解与认识!也就是投资的第一课——如何应对市场的波动!我记得在自己的多篇文章中都反复强调这个观点,即:投资之难,难在修心!如果我们过不了应对市场波动这一关,就永远也入不了投资的“法门”!

      投资之难,难在修心!这就是连巴菲特都认为“如何面对市场波动”是投资第一课的原因,投资者对市波动的承受能力,是决定其最终“能否赚”的因素。至于“如何评估企业价值”,它只是决定投资者最终能够“赚多少”的因素。因此,如果我们过不了应对市场波动这一关,就永远也入不了投资的“法门”。但是,很多投资者可能还是严重低估了它的重要性,一来就把精力放在学习交易和数据分析上,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和缘木求鱼!

      可见在投资这件事情上,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有多聪明,只需要少做或不做跟风炒作和总想掏别人“腰包”之类愚蠢的事,大概率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投资需要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心态,始终选择做一个安静独处的投资者【做一个安静独处的投资者】,把获取知识作为一种道德责任,日拱一卒持续不断学习,努力让自己的认知能力与财富水平相匹配,这才是确保自身财富安全的终极法宝!

      都说我们要“看别人吃一堑,让自己长一智”。然而,这个“堑”却不是那么好看别人“吃”的,很多人【当然也包括自己】有时候如果不亲自去“吃一次”基本上还是不太会相信的。正所谓“青春其实是拿来挥霍的,金钱也是拿来浪费的”一样,这也就是芒格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说的“四十岁之前是没有真正价值投资者的”主要原因。理念和常识对于做好投资是如此的重要【从估值的角度看投资】,“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企业持续不断赚到真金白银才是股票投资最终能够实现盈利的本质!”

      这些看似简单的理论,其实它是指导我们做好投资的最重要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总是会翻来覆去地写一些投资理念和常识类文章的原因,因为它重要到让我们重复千遍万遍都不为过的程度。朝闻道,夕死可矣!投资是持续一生的事业,不管任何时候我们真正入门了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人可能这一生都是入不了投资这个“门”的,不能不说其实这是一件何其悲哀的事情【不要轻易浪费了一场危机】。但现实本就如此,市场就是这般残酷,当然这也是亘古不变的市场规律。

      当前市场持续反复震荡,3000点“保卫战”据说都已经打了50多次了还没有打出一个结果来。很多投资者都已经失去了信心,每天骂骂咧咧、怨声载道。反观自己,却是一副心静如水、事不关己的状态。但是,你要说内心真没有一点波澜那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因为我看到了那些优秀企业股票的报价还处在理想买点之下【投资就是比较】,而自己却早已是囊中羞涩、两手空空,没有能力再去收集更多的优质股权,于是就只有主动选择“躺平”了。

      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市场又来到了那个机遇大于风险的时刻,也是“市场先生”声音比我们大的时候,我们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忽视它——它横由它横好了!只需要专心致志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确保不被它伤害就行了,只要让自己一直留在“桌子”上,它就拿我没有什么办法。我知道在环境恶劣的当下选择争相抛售避险撤离的人,待整体形势逆转市场大好的时候,他们一定又会回来趋之若鹜跟风抢购。太阳底下永远没有新鲜事,因为千百年来人性都是不会改变的!

      每天工作、阅读、思考、写作、运动......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去关注市场和账户情况,你说这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有的人所能承受的价格波动极限是10%,而有的人则是50%,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不过都是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而已。当然,市场总是特立独行的,它不会按照我们的偏好去行事。因此,我们必须要随时做好应对市场再现极端情况的准备。

      当然如果要说账户收益,其实想必我们可能都知道了——那就是预料之中的不理想了,甚至还是一连三年来都不理想。这个结果肯定是让很多人都失望崩溃的,所以说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账户“腰斩”的准备,是不适合来资本市场做投资的!欲思其利,必承其弊!我们想要在这里长久地生存下去,这些磨难与打击就是必须要去经历的【我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谨慎乐观主义者】。甘蔗没有两头甜!对于那些既要又要的“好事”,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没有能力抓住它的。

      还是很喜欢老师的那些话:“世人皆知的普世真理之一便是,想要成功,总要付出些什么,哪怕是煎熬。如果下跌时你不在,凭什么上涨时你要赚钱?预测股市的走向从来都不是我的所长,幸运的是,是否拥有预测能力并非决定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从未见过哪个预言家成为成功的投资家,也从未见过任何成功的投资家声称可以预测股市”。鸡烫也好,自我安慰也罢,无论你说什么其实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做什么和身在何处!

      投资是一场孤独的人生修行!它比的其实并不是谁跑得更快,而是谁活得更久。在经历了市场无数次的重创和打击,历经时日和穿越周期之后,仍然还能大声地说一句“我还在”也是非常不简单的。一句“我还在!”看似云淡风轻,实则豪气干云!剩者为王,市场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筛选机和过滤器【价值投资的实质就是买得便宜】,“夹头”才是我们普通人真正穿越市场周期的通行证和护身符!面对众人齐生厌、共讨伐的缅A市场,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可能都是具有人生决定性意义的,且行且珍惜吧!

      天助自助者!无论是撒泼谩骂,还是责备抱怨都丝毫没有意义,唯一的办法还是始终保持理性、积极调整心态和勇敢面对问题,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曾经已经做出的那些选择。如果逆境不做准备,好时光来了可能你依然还是那个站在原地继续撒泼抱怨、口袋依然空空如初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拯救我们自己的人永远都只有我们自己,人生所谓的上帝和救世主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有的人喜欢做梦,是因为选择逃避最简单!只有坚持做自己人生的救世主和CEO,才能永远把命运之神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今年全年账户交易次数屈指可数,大概只是在9月底时买入了约一成仓位比例的以人民币计价的特殊股票【B股】,增持了少量的低调而又勤劳的小马哥家的股份。其余所有的时间,自己均是在“装死”之中勤奋阅读学习、挥汗运动锻炼、快乐写作分享和默默陪伴家人......虽然当今世道如此艰难,但此刻更让自己感叹的不是账户亏了,而是时间匆匆流逝太无情了,一不留神我们那曾经寄以希望与梦想的2023就这样不见了。这种状态和感觉其实是自己喜欢和追求的,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是比时间更宝贵的了,希望自己从现在起,永远也不要虚度浪费哪怕是一寸的光阴

五、焦虑压力都已烟消云散

     对自身的焦虑,其实质上就是对自己当下现状的不满与能力匮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当我们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时,焦虑与压力就产生了。应对之法,可能就是要沉下心来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提升自己,最终让自己的能力配上那些“野心”。没有谁的成功是来得轻松容易的,之所以我们认为别人容易,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性地忽视别人的那些努力与付出。

      几年前的自己,充满了焦虑、抱怨与不安,面对一时无法改变的现实与环境,人生顿时就变得迷茫了起来——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希望、突破不了眼前的迷雾......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学习与实践,特别是运动锻炼、阅读学习和思考写作,极大地改变了曾经那个自己都不太喜欢的自己,人生迈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如今的自己,正逐渐变成了一个有思想、有方向、有目标、有力量的人,生活正在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对孩子的焦虑,其实质就是对其未来生存能力的担忧。在这个“卷”得出奇的时代,社会上到处都在贩卖着焦虑,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主见与思维,可能就会越“努力”越焦虑。接受自己和孩子都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只要孩子能够拥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至于最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可能都不是那么重要了【不应被忽视的问题——从那场讲座引发的思考】。

      在这个“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分数至上,抑制甚至是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哪般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地理解孩子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坚持身教、平等和低预期,争取让TA们成为一个“正常人”。片面追求成绩还是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些被“忽视”的声音——从孩子的教育说起】,一厢情愿追逐名师名校还是花点时间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总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吧!

      时光匆匆永不停歇!2023就要成为过去,2024也即将到来!要说有什么展望的话,可能都已包含在上述这些文字里了。总而言之,就是要不忘初心、持续努力,至于其它的就随心好了!最后,感谢朋友们这一年来的陪伴、鼓励与支持,谢谢你们!同时,也衷心祝愿朋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愿我们心有所想、行有所得,日拱一卒、向阳而生,努力把梦想与追求写在灿烂的2024人生画布上!



如对你有帮助
请点“”和“在看
如您喜欢我分享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