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是如何用一场雪中送炭的援助,让一贫如洗的中国站稳脚跟?

 激扬文字 2023-12-31 发布于四川

文✎狐说武器
编辑✎狐说武器

环顾全球各地,中国堪称工业产值第一的国家。

我们拥有全球第一的工业占比,最齐全的工业门类。

全面工业化的中国无疑能在全球竞争的行列中脱颖而出,中华民族也能在世界民族丛林之中占得一席之地。

从一贫如洗到零的突破,再从零的突破到世界最高产值,中国工业化的进程用了足足70余年。

在这70余年的工业化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苏联对于我们的帮助是极其之大的。

当年的苏联虽然仅给了新中国一场援助,但这却为我们的工业化发展站稳了脚跟。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积贫积弱,新中国工业化的艰难突破

经历了无数的内外战争后,新中国诞生了。

当然,新生的中国也将面临着新的问题,在这当中,“发展问题”便是重中之重。

数十年来,纷繁的战争已经令当时的新中国满目疮痍、一贫如洗。

此时的中国人民甚至还无法完全克服温饱的问题,更别提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了。

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上层意识到了“全面工业化”的重要性。

但很显然,当时的新中国并不具备工业化的条件。

早前洋务运动和民国时期留下的工业化遗产,也基本上在战争中毁损了。

可以说,新中国时期的工业化水平是近乎为零的。

新中国想要开启工业化的进程,仅靠自身的薄弱底子显然是行不通的。

为此,我国决定求助当时的老大哥“苏联”。

建国初期,我国有意靠近具有相同意识形态的苏联,中国人民更是将之视为了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老大哥”。

为此,我国当时果断地向苏联寻求了援助。

要知道,当时的苏联已经具备了出色的工业化实力,重工业水平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当时的苏联正与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对抗,急需拉拢新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新中国提出援助的请求后,苏联很快便予以了积极的回应。

1950年,苏联以低息的方式给新中国贷款了3亿美元。

这些珍贵的贷款都将用于中国基础设施和工业化的建设。

而后的数年里,苏联均派出了不少援助专家对中国进行了工业化的指导。

据相关数据显示,当时的苏联将对中国境内的156个工程项目进行援助。

这场援助很快便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中国的“五年计划”也将陆续地施行。

它们都将成为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56项工程”为新中国的工业化站稳脚跟

按原定计划设计,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将在1950年到1957年陆续地开展。

首批援助的50个项目将在1950年开展,这些项目的工程量都是极大的,需要足够的工业技术才能完成。

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新中国正处于被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我们在首批援助项目中便更多地偏向了军事和工业基础领域。

这些领域涵盖了煤炭、机械、钢铁、电力、化工、冶金和汽车等。

它们无疑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发展打下了根基。

1953年,苏联的第二批援助出炉了,这批援助包含了32个机器制造厂、2个钢铁厂、1个石油炼油厂、16个动力机器。

电力机器制造厂、10个电站、12个煤炭矿、8个冶金厂、1个食品加工厂、7个化工厂和2个医药厂。

第二批援助的项目足有91个,连同第一批的50个,新中国将要建设141个大型的工业项目。

一旦这些项目尽数完成,新中国的工业化实力将显著地提升。

此后几年,中苏的合作愈发频繁,“156项工程”按部就班地施行下去。

到了1969年,这156项工程全部竣工了。

至此,新中国的工业化实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这些项目的范围之广,地区之均匀都是亘古未有的。

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足有10800多名苏联专家来华指导相关的工作,他们将自身熟练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都教给了中国工人。

大量中国工人通过苏联的专家和工业书籍获得了宝贵的技能和经验。

毫不客气的说,当时的苏联确实是一位不留余力、掏心掏肺的“老大哥”。

也正是因为苏联的这场大规模的援助,新中国的工业化才站稳了脚跟。

这场援助注定是意义非凡的,它既打破了中国工业化零突破的困境,也为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么,这场援助带来的效果又如何呢?

首先,“156项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均衡发展。

它改变了早期中国工业偏向东部沿海的不合理布局。

自那以后,中国的东北和中西部都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实力。

其次,“156项工程”还助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工业化的过程势必会带来城市化,苏联的援助既然能使中国的工业多点开花,这些“开花”的地方自然会涌现大量的工业化城市。

最后,“156项工程”为中国“逆向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若是没有苏联的这场援助,新中国想要搭建独立的工业体系是毫无可能的,毕竟当时的中国工人普遍缺乏职业化的知识。

恰恰是有了大量苏联专家的介入,中国工人才获得了大量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它们为中国本土的工程师、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当大量专业的中国本土工人显现后,他们的“逆向工程”潜能又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来,这为中国工业化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为中国工业的现代化站稳了脚跟。

结语

现如今,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工业产值更是多年的世界第一。

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世界第一,我们用了70余年的发展。

回顾历史,这7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苏联当年的那一场援助无疑对我们是意义非凡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