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茂林之家 2024-01-01 发布于湖南

在抗美援朝时期,联合国军一直是作为志愿军的主要对手,在将近3年的战争中,傲慢的联合国军被志愿军打的三换总司令,从老麦到李奇威,再到克拉克。而回顾这三位老对手,让志愿军认为最难啃,打仗最狡猾的并非是喜欢作秀和高傲的老麦。

相反,则是更为低调和务实的李奇微。

在任期间,李奇微和志愿军鏖战互有胜负,而且其指挥也得到了彭总的人的高度评价。

那么既然这位美军将领这么强,为何一开始美军不让其代替老麦,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呢?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联合国军三任司令官

联合国军狠人李奇微

美军在第三次战役失败后,一向看不起志愿军的首任总司令老麦直接被撸了官职,而接替他的是刚接任阵亡的沃克成为第八集团军司令,美军山地战专家李奇微中将(美军三星为中将)。

相较于他的老前辈老麦,李奇微显得非常冷静和务实,从他上任伊始就一直想要扭转美军的士气,他不断深入一线为美军站台打气,以至于他身上经常挂着两个香瓜手雷。

在鼓舞军队的同时,他也开始重点研究他们的对手——志愿军的打法和战斗力等问题。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美军王牌将军李奇微,喜欢在胸前挂手雷

在经历过三次战役的经验总结之后,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在作战中明明是占据优势,却为何一直不能扩大战果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补给不行。

很多时候现代战争,打仗就是拼补给,无论你前线作战的战士有多精锐和百人敌,没有充足的食物和武器弹药补给,你战斗力 就要减半。而三次战役之后,志愿军已经从最开始的鸭绿江一直打到了37线,漫长的补给线直接导致后期志愿军歼敌直接锐减,在很多时候,志愿军都是啃着僵硬的土豆,在零下的环境中和美军作战,而武器仅仅是手上的步枪和手榴弹,悬殊补给让美军得以在短暂狂乱后,迅速集结和堵住阵地的缺口,志愿军想要突破立体防御网的美军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后勤补给很弱的志愿军

而针对志愿军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短促突击战法,李奇微也在研究之后针锋相对的提出了一个战术——磁性战术。

顾名思义,该战术就是像【磁铁】(美军)一样在前面跑,吸引着后面的【铁块】(志愿军)跟着跑。李奇微通过对前三次战役的总结后,得出一个公式:

那就是靠着11路行军的志愿军,在白天美军空军的严密监视之下只能隐蔽位置,只能依靠晚上行军,且每天的行军速度为35公里,而且因为没有载具,志愿军一次作战反转为7天(李奇微将其称为礼拜攻势),因此志愿军的作战极限距离为240公里。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李奇微看出志愿军的弱点

而结合这个距离,李奇微让前线美军在接触到志愿军后立马后撤,假装逃跑利用机动性的优势吸引志愿军阻击(钓鱼战法),而志愿军一直有打追击战的思维定势,肯定会穷追不舍,当志愿军追击5天之后,给养肯定耗光,这个时候肯定要后撤,而考虑到志愿军的通讯设备只能到达团一级,因此基层部队配合肯定不会完美无暇,可能出现的无序撤退的情况。

这个时候,养精蓄锐的美军就可以利用其冀东优势,坦克、飞机、火炮一起出动,追击撤退的志愿军,打志愿军身后。

实事求是的说,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在第四和第五次战役期间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拥有立体化支援的美军

李奇微的这一改变,直接摒弃了美军正面依靠机械化部队横冲直撞到处漏风的战术思维,转而和志愿军学习起了短促突击和穿插战法,一时间让志愿军很难适应。

比如,第四次战期间。

李奇微首次用这个战术,让志愿军内部误以为美怎么这么快就被击溃,认为其指挥能力连老麦都不如,从而放弃大胆的追击,但发现追击过程中,美军一直和我们保持距离,当看到战机失去想要回撤的时候,美军突然进行反击,并利用机械化骑兵部队不断袭扰志愿军侧翼,给撤退的志愿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在阻击美军的志愿军

据不完全统计,第四次战役志愿军歼敌7.8万人,但自身伤亡却达到了5万人,特别是撤退过程中被李奇微“磁性战术”黏上的志愿军第38而和39军。这两个军在作为后卫部队,在汉江南岸阻击的损失非常的大。

还有就是第五次战役期间,60军180师就是因为通讯设备失灵,以及各部队间协调和沟通不一致,被李奇微黏上最终整个师损失将近8000人,直接丧失战斗力,这也让彭总一直自咎了好久。

可以说李奇微确实是志愿军在前期的一个劲敌,甚至在比老麦更为狡猾和务实。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在汉江南岸阻击美军的志愿军

李奇微没那么神

那么联合国军知道自己有这位大神,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挂帅总司令,和志愿军作战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李奇微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

战场作战讲究的是回合制交手,和见招拆招,抗战我们给日军来了一个百团大战,而他们反制我们一个大扫荡。同样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志愿军在经历过短暂的阵痛之后,立马就有了反制的措施。

而提出反制对策的正是彭总的副司令——邓华。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邓华将军

邓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那就是改变我军以往的运动战模式,直接沉下来和美军进行阵地战。利用半岛地区山地纵横的特点,在三八线一带进行积极防御,以此为落脚点,防美军机械化部队一直粘着我军跑。

为此邓华要求:

各部要在阵地上修筑防坦克防线,并且将阵地挖穿,在半岛的山地上修筑延绵不断的战壕、交通壕和坑道,构成纵深防御体系,以抵御美军猛烈的炮火。并且敌人既然知道志愿军的攻击极限,索性志愿军就按照抗战时期小打大的麻雀战、袭扰战,集腋成裘,打小规模攻坚战,一次歼灭美军一个连到一个营,用“零敲牛皮糖”战术不断敲打美军的有生力量,粉碎李奇微所谓的“磁性战术”。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在执行战术的志愿军

而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全军各部开始了积极防御大工程,一时间各部争相挖坑道、将交通沟、堑壕和防空洞连起来,在阵地前沿构筑了长达数千公里的坑道,在有些地区甚至挖空了山,形成了洞连洞、洞套洞的“地下长城”。

比如,著名老秃山和上甘岭等战役,美军往志愿军阵地发射上百万发炮弹,但依然只能破坏我地面阵地,志愿军坚守坑道,并依托错综复杂的工事,直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还积极展开冷枪冷炮运动,不断敲打进攻的美军,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在坑道中作乐的志愿军

而且,在工兵等其他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志愿军的后勤有了很大的提升,源源不断的补给都能及时送到前线,甚至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炮兵甚至可以和美军进行炮战,这在阵地战阶段是不敢想象的。

不得不说,志愿军太厉害!

而整个1951夏季到1952年,李奇微的进攻都像是是拳头打在棉花上,看似海陆空重点进攻占据绝对的优势,但丝毫拿志愿军没有办法。再加上苏援物资到位后,李奇微的作战越来越无力,以至于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他还夸大志愿军装备“水分”,夸张言称:

志愿军有喷气式战机600架,将近10万的大炮,以及步兵90万……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李奇微和艾森豪威尔

而且,此时的李奇微已经没有刚来时的谦逊和务实,当他升任到上将之后很少深入战场一线,最终也变得和前任老麦一样,享受韩军政客的彩虹夸奖,飘飘然起来。

最终,成为志愿军的手下败将,1952年5月只能灰溜溜离开半岛……

说白了就是李奇微的厉害,是建立在老麦前三次战役拉胯的前提之下。

另一个原因就是——老麦并非那么不堪。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踌躇满志的麦克阿瑟

虽然老麦在抗美援朝中表现很蹩脚,但二战中他却是正牌的美军英雄,是太平洋战区当之无愧的王。事实上从1950年6月,人民军的一系列作战都在他的掌握中,从“示弱”让人民军率先发起战争,再假借“联合国”大义直接率领17国出兵,直接控制舆论导向。1950年7月,更是借着仁川登陆一举捅了人民军的腰眼,从釜山一路平推,仅1个月就扭转现场局势,1950年8月,兵峰就越过三八线,9月攻占平壤,3个月时间差点统一半岛。

可他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志愿军出兵的坚决性和低估了志愿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模式,在志愿军近乎无解的大穿插、大迂回作战模式下,他的多路突进战术被瓦解。

所以前期,老麦凭借着他的魄力和战场经验,在志愿军没入朝最前确确实是无解的,因此这个时候,没必要用李奇微来。

抗美援朝,既然李奇微很强,那为何不让他一开始就指挥联合国军?

李奇微和麦克阿瑟

雨田君说

综上所述,美军方面一开始不派李奇微来。

一方面是因为本身李奇微的能力并非强的离谱,其本身也是以参谋而见长,虽善于学习但在美军内部也并不受重视,而如果不是沃克意外身亡的话,李奇微很大概率与抗美援朝战场无缘,事实证明李奇微虽然在水准之上,但他并非联合国军的救星(他的对手太强了)。

而另一方面,在于当时亚洲的美军有他们的战神老麦,半岛战争本身就是他策划的,而且执行的很好,只不过意外的碰到志愿军罢了。

而无论以上几点,李奇微都不是战争爆发以后,美军第一人联合国军司令的首选。

#文章首发挑战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