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安记忆】陈毅奔赴延安出席七大的艰难历程

 文野 2024-01-01 发布于山西

陈毅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七大)是1945年4月间在延安召开的。然而,七大的筹备工作早在1938年11月就已经开始。1939年7月21日,中央书记处发出了《关于七次代表大会通知》。要求“注意选举当地有信仰的党与群众的领袖”,并规定除选举正式代表外,增选候补代表150人。《关于七次代表大会通知》规定,各地要于1939年9月1日前选举完毕。根据《关于七次代表大会通知》的精神,各地陆续选出了出席七大的代表。从这一时间开始,各地代表先后出发前往延安,准备出席七大。期间代表奔赴延安历程的艰辛我们无法形容,有的历经一年多,有的甚至牺牲在路途中。这类故事非常多,我们今天讲讲陈毅奔赴延安参加七大的故事。

陈毅接到中央发给他参加七大的电报后,于1943年1月25日离开新四军军部,踏上去延安的旅途。

陈毅和两个警卫员一行3人,越洪泽湖,经泗宿县,到达新四军四师九旅驻地新行圩子。旅长韦国清十分热情,把床让给陈毅睡,自己搭地铺。华中局交通局局长曾浪波和妻子叶彬前来联系,由他们护送陈毅去延安。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要求陈毅化装成资本家。韦国清随即叫人把没收汉奸的一副貂皮拿来,为陈毅赶制了一件蓝色碎花缎面裘袍,称“张老板”或“当家的”。一切料理妥善后,邳睢铜军分区司令员赵汇川、政委康志强率一个排的骑兵前来接陈毅。这里离敌伪据点很近,不时传来敌人的阵阵枪声。每次枪声过后,狗吠声此起彼伏。路上赵汇川、康志强一再叮嘱战士们要提高警惕,注意敌情。陈毅却神态自若,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打趣说:“我的脑壳是不容易被敲掉的,他们放枪只是壮壮自己的胆罢了。”经过一夜急行军,当东方天际发白时,一片苍松翠柏遮掩下的古邳镇已经呈现在跟前,连远处的巨山山峰也隐约可见。赵汇川说:“陈军长,这里是我们的天下了,请首长在古邳休息一下。”陈毅爽朗地应道:“好! 我早就想松松筋骨了。”

在古邳镇,陈毅一行受到当地民主人士魏老先生的盛情款待。饭后,陈毅信步走到院中,户外晨风拂面,空气格外清新。他望着朝阳映照下的古邳镇和远处的巍峨巨山,感到十分快慰,即兴赋诗《泗宿道中》:夜走泗宿道,晨过旧黄河。古邳解鞍马,煮酒醉颜酡。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相见问安好,老苍惊故人。

陈毅在古邳镇住了几天,不顾旅途劳累,召集党政军领导干部开会,详细了解邳睢铜根据地的情况,阅读了有关材料,对根据地的工作表示满意,并语重心长地指出:“一定要发展邳睢铜及周围的根据地,为华中新四军同延安的联系开辟一条可靠的通道。”在一个暮色苍茫的傍晚,陈毅一行告别古邳镇,在赵汇川和骑兵的护送下继续向北前进。运河支队负责人纪华、邵剑秋等人前来迎接,在临城(现薛城)、沙沟之间津浦铁路东侧的茶棚村与著名的铁道游击队取得联系。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副大队长王志胜一同前来迎接。深夜3时,刘金山请陈毅一行上路,并说这里是一块小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安全可靠。铁路沿线放了两里路的警戒,碉堡上的伪军哨兵全换成了化了装的铁道游击队员。 陈毅说“好”,立即扬鞭催马上路。到了铁路东侧,吊桥放了下来,陈毅一行便从吊桥上越过护路沟,再上铁路。陈毅下了骡背,蹲下看看铁轨。再到一座炮楼前,用手码一码墙壁的厚度,感慨地说:“你们看,不就这么两块砖头吗?他欺负我们没有炮,等我们有了炮,他还能嚣张吗?”然后又从一座炮楼一步一步跨向另一座炮楼,自言自语地说:“两座炮楼之间的距离是四五百米呀!”原来他是在步测距离,看样子是在解决重要交通线的问题。估计敌人的装甲巡逻车快来了,陈毅这才下了铁路,从已经打开的闸门中向西出去。

在路西,迎接陈毅的是鲁南军区独立支队副政委杨广立和警卫人员。他们一同到微山湖边的葫芦头,上了当地称为“小溜子”的小木船,便向芦柴丛中的一个鸭墩驶去。在鸭墩旁,上了一只大木船,这是微山湖大队为陈毅一行准备的“招待所”。在这里,陈毅一行度过了3个昼夜。听说湖上的渔民很苦,经常由于天旱湖水浅,渔民打不到大鱼,生活更加困难,陈毅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渔民在湖上不能维持生活,就要离开湖区,他们走了,我们的游击队就要失去依靠。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湖区渔民的生活困难,水浅了,没有鱼打,他们到陆地上什么也不会,就得饿肚子。因此,要教会渔民种粮食,不能光吃草籽,要想办法把渔民的生活改善。陈毅的一席话给湖区带来很大的影响。事后独立支队和地方党政机关作了认真的研究,在湖区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开春以后,发动群众在湖边上开荒生产,党政军机关支援犁耙、耕牛和种子,教渔民种麦子,再困难的就给予救济,租用渔民的船,都给代价,改变了湖区的局面。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水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陈毅在微山湖“招待所”里,豪情满怀,写下了这首《过微山湖》诗篇。由于湖水干涸,不能行船,杨广立便带短枪队护送陈毅一行去湖西。路过沛县、丰县、曹县南部平原地区时,那里日、伪、顽力量犬牙交错,斗争尖锐残酷,特别有一处三角地带,日军正在对打击他的力量举行报复“扫荡”。 陈毅决定以急行军的办法,以一夜一百五六十里的速度通过三角地带。陈毅骑着牲口,右腿盘在马鞍上。警卫员知道,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右腿胯骨负过重伤,可能伤口又发炎了。但陈毅不管这些,迅速前进和八路军鲁西二分区派来的骑兵排会合,不顾劳累,立即沿着当地军民开挖的交通壕向新的目的地前进。在和护送人员分别时,他拿出貂皮裘袍送给沛滕峄办事处主任王墨三,说道:“湖上冷,你们很艰苦,留下做个纪念吧! ”陈毅对部下的关怀,使游击队员们十分感动。

1943年底,陈毅一行来到河南安阳附近。这是平汉铁路的要点,敌人封锁很严。去年7月,刘少奇一行返回延安时到达这里,是武装部队硬打过去的,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交通局长曾浪波建议,通过伪军中的统战关系,化装混过去。于是陈毅化装成大绅士,坐上轿子,由穿了伪军服装的人抬着;两个警卫员也化装成伪军保护;曾浪波化装成商人,坐黄包车,他老婆叶彬骑毛驴,扮成回娘家的妇女。他们分成三路,由化装成伪军的秘密武装交通人员在后面掩护,随时准备战斗。下午1时,正是过往行人最多的时候,他们在人群中穿过了安阳,越过了平汉路。

过路后,沿着清漳河边北行。1944年元旦以后,陈毅一行平安到达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所在地——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左权县的麻田,和邓小平、滕代远等会合, 受到了热情的欢迎。 1月25日,是甲申年春节,陈毅有幸领略了太行军民节日的盛况和精神。挥笔写下了杂言古体长诗《过太行山书怀》。

陈毅一行在邓小平处住了近10天,接毛泽东电报:“望动身来延,沿途请小平注意安全部署。”邓小平找来二分区司令员曾绍山,交代他一定要把陈毅安全护送到吕梁军区。跟随曾绍山来的交通队长说:“沿线都是山,冰天雪地,路不好走。”果然他们行进到太谷县境南山根据地的水晶坡时,真像到了一个冰晶世界,大家不得不下马敲冰赤手攀登。陈毅一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登上了山顶。再向前走了十多里,通过第四条铁路封锁线——同蒲铁路。陈毅的鞋子走破了,同蒲支队队长杨毓贤立即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子同陈毅换穿, 陈毅推辞不掉,只好连声道谢。他穿着杨队长的鞋子,走过了数不清的村庄窝铺,山川河流。2月11日黄昏,踏过用高梁秸铺垫的汾河大桥,进入了吕梁山口。吕梁山比太行山更加林壑幽深,冰坚雪厚、气候寒冷,有的人脚冻坏了,只得以牛车代步。但延安已近,黄河在望了!

3月初,陈毅一行胜利渡过黄河,再向西南行进。3月7日终于看到了延安宝塔。

(作者系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