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林雨蝶 2024-01-02 发布于河北

一,肺咳之因有二:

①,肺咳原因之一来自皮毛受邪(寒邪)。

二來自其寒饮食入胃,肺寒则内外合,则肺咳。

三,四季皆有咳:

春咳一乘春则肝先受之。

夏咳一乘夏则心先受之。

秋咳一乘秋则肺先受之。

冬咳一乘冬则肾先受之。

四,五脏之咳,症状各异:

1,肺咳之状:

咳而喘息有声,甚则唾血。

2,心咳一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3,肝咳之状一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身),

转则两胠下满。

4,脾咳之状一咳则右胠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刚咳剧。

5,肾咳之状:一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五,五脏久咳,移于六腑:(互为表里关系。)

1,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长虫出(蛔虫,脾湿生虫。)

2,肝咳不己,则胆受之,

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3,肺咳不己,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气逆也,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

4,心咳不己,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5,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6,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

取合穴委中治之。

六:咳嗽治疗大纲;

1,治脏者治其俞,

治腑者治其合,

浮肿者治其经。

2,心咳取心俞等。

小肠咳取下巨虚(合穴)

肝咳取肝俞等,

胆咳取阳陵泉。(合穴)

脾咳取脾俞等,

胃咳取足三里。(合穴)

肺咳取肺俞等,

大肠咳取上巨虚。(合穴)

肾咳取肾俞等,

膀胱咳取委中。(合穴)

为什么三焦咳选合穴委中?

因为内经《灵枢.本输》云;"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故其下合穴在膀胱经,取合穴委中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