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八大家·宗师列传》第三期播出,走近外冷内热柳宗元

 星河岁月 2024-01-0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上周五晚,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三期《柳宗元篇》。节目中,文脉探访团“一步千年”穿越古今,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一代宗师柳宗元的亲情、友情,以及心系天下百姓的仁义之情。

“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是怎样形成的?柳宗元的性格如何影响了他的文风?想要进一步了解柳宗元,可以读哪些书?我们和您聊一聊。

唐代继承魏晋南北朝,依然是骈文昌盛的时代。当时科举考试比的是源自骈文的律赋,公文写的是四六字相间的骈文,要求平仄相应,对仗谨严,用典故说明实际用意,讲究辞采华美,自然对自由畅快表达思想,造成不小障碍。
于是唐代兴起写作古文的风气,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身体力行,创作尤为出色,后人称为“中唐古文运动”,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追其流而扬其波,文坛创作面貌大为改观,明代朱右、唐顺之、茅坤等人通过文章编选,集中韩柳欧苏王曾八人之散文,作为文章典范,而“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名高后世。
其中,柳宗元与韩愈同气相求,在朝廷重视经术、回归儒学的背景下,学习西汉文大力创作古文,而成为唐宋古文运动早期之中流砥柱。柳宗元以其创作的多种文体各具手眼,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坛上的杰出人物。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又以其官终柳州刺史,而被称作“柳柳州”。

图片

柳宗元像

河东郡在今山西省西南部,自古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世家大族叠出,北朝有“河东三著姓”之说,即闻喜裴氏、解县柳氏、汾阴薛氏,解县在今山西运城解州镇和永济市虞乡镇一带。柳氏东汉末年兴起,南北朝至唐初尤其兴盛,唐高宗朝居官尚书省的,多达二十余位,高宗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曾为宰相,是柳宗元的堂高伯祖。
但经历武后朝的权力倾轧,柳氏中落,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官任县令而已。宗元父柳镇以刚直不阿闻名于朝,不慕荣利,为赡养老母,自求外调吴地任宣城县令,曾官至侍御史。柳宗元的母亲,则出身于曾让唐文宗选婿时感叹“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的范阳卢氏。
柳氏作为高门大族,传至柳镇一代,在政治权力方面已经大为削弱,但在文化方面绵延不绝,柳芳是玄宗朝知名的历史学家,所撰《唐历》成为后世编修新旧《唐书》的基础,与宗元同时的柳公权后来历仕七朝,以“柳骨”之书法为世所钦慕。

图片

位于山西晋城的柳氏宗祠

柳宗元于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父亲任长安县主簿期间。青少年时代随父任官夏口、江州等地,曾亲眼目睹人民之困苦,种下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种子。此外绝大多数时光生活于都城长安,直至三十三岁外贬永州。虽然祖家于城内有宅,但长安城“居大不易”,宗元和母亲以及两名姐姐别居于长安城郊。
宗元早慧,青少年时代由母亲教养成长,其母曾口授古赋十四首,宗元“皆讽传之”,十三岁即“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在“五十少进士”的时代,二十岁考取为“进士”,二十四岁又考中“博学宏词科”,被目为柳氏家族振兴的希望。《旧唐书》评价他:“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粲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新唐书》评价他:“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则说:“儁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可见柳宗元在才性上,既富于才学,对事物的体察周密深入,又思维敏锐、能言善辩,个性上有勇悍的一面,并且偏爱宏富密丽的文风。

图片

宋世彩堂刻本《河东先生集》书影

这样的才性与个性,身处顺境自然自带光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此韩愈说柳宗元“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身处逆境,则以其思深善感,而对痛苦的体察丰富深入,这不能不说与宗元的四十七岁短命而亡没有关系,更何况贬所还自然环境恶劣、缺医少药。
宗元这样强干的个性,也影响了他的交游。他与同样刚直的刘禹锡成为多年老友,对刘禹锡再贬播州、与老母生离死别的不幸遭遇,哪怕身处逆境,仍然古道热肠、设法化解,上书朝廷,要求以自己被贬的柳州互换。妻弟卢遵、堂弟柳宗直,受他影响,一直追随他长留贬所,读书学习。
柳宗元的才性与个性,兼之以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影响了政治处境、文学创作各方面。他耳濡目染其父行止,以民生为己任,正直刚强,当面对藩镇宦官为祸、百姓如蝼蚁的乱象,早就希望有所作为。因此当顺宗皇帝支持下,王叔文、王伾高举改革大旗,他自然勇于任事,为人嫉恨。改革失败,远贬偏地后,若无有力之援引,则难以重回朝中,可有力援引之人,也往往忌惮其刚正难驭。于是柳宗元感叹:“是岂不足为政耶?”长期经营地方,以行政能力造福一方百姓。在柳州终得主政期间,他因地制宜,释放奴婢、兴办教育、化育民众、修建庙宇、祛除淫祀,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做了不少有利民生的实事。柳宗元立世之功德,实际已超越“立言”,不仅“立功”,甚至有一定“立德”之处,被后世称颂为“柳柳州”。
图片
节目中,柳宗元“回到”今天的柳州
这样的才性与个性,乃至对文风的偏爱与审美选择,使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面貌。他早年的文章创作被认为“卓伟精致”“巧丽渊博”“雄深雅健”。被散置永州十年,“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渟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之间”,使其文学创作更增加了幽静深长的一面。
到柳州,题材、体裁、风格又有所变化。他的政论文堂皇正大、犀利精准;他的寓言善用动物拟人化,造意奇妙,富有趣味;他的传记文笔力开阖无涯;他的山水游记,清冷峻洁;他的赋作,得屈骚旨趣;他的五古淡雅深长,他的七律密丽悲健;他的绝句清新中又时常流露凄清的悲思。
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各体兼备、自具面目,皆有造诣,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总体来说,文的成就高于诗。

图片

宋刻《五百家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书影

柳宗元的作品,曾在他生前托付刘禹锡编集为三十卷,可惜此集早佚,在北宋穆修重新校定的《河东先生文集》中,留下了一篇刘序。其后历代注释不绝,陆续有孙汝听、文谠、刘嵩、童宗说、张敦颐、严有翼、潘纬、韩醇、葛峤、王俦等之作。今人之集大成的全集注释本,有尹占华、韩文奇撰作的《柳宗元集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按篇汇萃前人注释与评论,并加以解题、注释后按断去取,末附年表、研究资料等,内容尤其全面严谨。较简明的,近来有《柳宗元集》(中华书局2017年版)。
图片
《柳宗元集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图片

若希望详细了解柳宗元行止尤其是学术、文学创作各方面,可读孙昌武先生积二十年力撰成的《柳宗元传论》(中华书局2019年版),而希望专门了解其哲学思想、历史观念、政治思想、文学思想以及宗教观等方面,则可读《柳宗元评传》(中华书局2020年版),乃至《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新论》(中华书局2020年版)。
图片

图片

图片

若关注柳宗元生平,可以读《康震讲柳宗元》(中华书局2021年版)。
图片

对于想了解柳宗元为人和经历的小朋友,可以选择“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系列的《柳宗元》(中华书局2023年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