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奇文|冯道《权经》,“熟读《权经》,必有大成也。”

 飞雪季 2024-01-02 发布于山东

《权经》●冯道

(网络上大量所谓“张之洞”为作者的《权经》皆为讹传。是不严谨不负责的谬说。)

序言 历经五朝、先后侍奉过十个皇帝而皆居宰相高位的冯道,无疑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奇迹'。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冯道却打破了这一'定律'。成为权力场上真正的'不倒翁'。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 渴望权力和获得权力始终是两回事,'纸上谈兵'者,难以掌握其精髓。更何况,有关权力的学问向来是十分玄奥的,又是秘而不宣的,人们要一窥全貌。察其窍要,实不是件易事。

“熟读《权经》,必有大成也。” ——(宋)寇准

“权之秘,冯道尽道也。恃之无畏,行之无蹇。”

——(明)王阳明

—————原文—————求权一 富不敌权焉,穷以权贵焉 无欲不得,无心难获,无术弗成 携为上,功次之 揣为上,事次之 权乃人授,授为大焉

争权二 权乃利也,不争弗占 权乃主也,不取弗安 权乃恃也,不依弗久 愚不与智争也,弱不与强斗也,长不与少绝也 明争为下,暗争为上 进球为下,退求为上

用权三 权惟用,不为大也 权为实,不为名也 权为恒,不为时也 君子谋公,小人谋私 威源于明也,信源于诚也,功源于和也

固权四 得之难,失之易也,权也 困则奋,顺则怠,人也 制敌以严,驭众以慈 成事勿矫,败事勿蹶 势单害权,性烈祸身 权重当守,权轻当舍

分权五 愚不分权也,智不尽占也 权予能者,其身不倦 权予忠者,其业不毁 权予善者,其名不损 安莫待,危即行 贵勿吝,败不拘 事变人变也

夺权六 上不仁,下乃夺 下不义,上乃失 做伪者奸,逆功者忠 惑上者险,纵下者愚 乏力勿为,少智莫与 助善不助恶,夺权亦夺心拒权七 君子不仕也,士子莫适也 以权惑人,取之非祥 以权弄人,得之乃伤 以权欺人,信之就祸 危权固辞,虚权弗受 上权勿侵,下权莫扰 规不可破也

让权八 盛则衰也,极则没也 君子让权,小人让命 权不束君子,祸不警小人 上疑之,下释之 下不制,上必谋 上下可让,荣辱可以易

求权第一

富不敌权焉,穷以权贵焉

无欲不得,无心难获,无术弗成

携为上,功次之

释句

●封建专制时代,拥有权力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想跻身权贵,穷人要付出不懈地努力

●欲望是成功的原动力

●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努力方向

●手段不能不用,又不可滥用

●封建时代强调人治,无人提携,这是最大的先天不足

●有功不一定有权,这是封建官场的潜规则之一

●揣摩上司的心理,是求取权力的一项致胜技能

●在封建时代,小人得志,君子多难

●在封建官场,做违心事、说违心话是不可避免的

内容图片

争权第二

权乃利也,不争弗占权乃主也,不取弗安权乃恃也,不依弗久愚不与智争也,弱不与强斗也,长不与少绝也明争为下,暗争为上进求为下,退求为上

【译文】把权力视为谋利的东西,自不能保有平常心了。争权是许多人的被迫行为。迷信权力是封建时代的通病,也是其残酷现实的真实反映。缺少智慧只能成为权力场上的牺牲品。弱者要暗中积蓄力量。运用适当的方略。对年轻人多些宽容。不把事情做绝。权力人人凯觎,却不可明争。公开说的假话不可相信,具体的作为才能反映真实的内心。身为下属,无论立有多大的功劳,也不能直接要权。以退为进是争权的上策。

释句

●把权力视为谋利的东西,自不能保有平常心了

●争权是许多人的被迫行为

●迷信权力是封建时代的通病,也是其残酷现实的真实反映

●缺少智慧只能成为权力场上的牺牲品

●弱者要暗中积蓄力量。运用适当的方略

●对年轻人多些宽容。不把事情做绝

●权力人人觊觎,却不可明争

●公开说的假话不可相信,具体的作为才能反映真实的内心

●身为下属,无论立有多大的功劳,也不能直接要权

●以退为进是争权的上策

内容图片

用权第三

权惟用,不为大也权为实,不为名也权为恒,不为时也君子谋公,小人谋私威源于明也,信源于诚也,功源于和也

【译文】善于运用权力的人,能把权力运用到极处。有职无权。它带给人的往往是莫名的羞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时的拥有它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只有君子才可托付大任。权力并无过失,重要的是它掌握在何人手里。造福百姓不能没有权力做依托。为祸天下的多是拥有大权的小人。拥有权力不一定拥有权威。诚实坦率并不会影响当权者的形象。当权者放下身架,制造祥和,这是建立功绩的前提。

释句

●善于运用权力的人,能把权力运用到极处

●有职无权。它带给人的往往是莫名的羞辱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时的拥有它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只有君子才可托付大任

●权力并无过失,重要的是它掌握在何人手里

●造福百姓不能没有权力做依托

●为祸天下的多是拥有大权的小人

●拥有权力不一定拥有权威

●诚实坦率并不会影响当权者的形象

●当权者放下身架,制造祥和,这是建立功绩的前提

内容图片

释句

●权力需要时时呵护,否则便会易手

●不克服人性的弱点,是无法巩固权力的

●治敌最忌心慈手软,没有决心

●权力的基础是百姓拥戴

●成功最能迷住人们的双眼,让人看不到种种隐患

●成大事者需要历练和考验

●单枪匹马承受不住打击

●改变自己的性格不易,不妨掩饰自己的性格

●抓大放小是智者的抉择

●权力要与人分享

内容图片

分权第五

愚不分权也,智不尽占也权予能者,其身不倦权予忠者,其业不毁权予善者,其名不损安莫待,危即行贵勿吝,败不拘事变人变也【译文】权力绝不是有益无害的。不把别人的路堵死,自身才会无恙。事事揽权逞强得不偿失。人的因素始终是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信赖善者才能无悔无恨。平安无事永远是个假相,忧患始终处在潜伏之中。权力是可以拆分的,也是可以换来他人的忠诚的。舍不得予人荣耀,就是一种狭隘意识。看不到眼前的困境,只能愈加困窘。人不能孤立地坚守信条。

释句

●权力绝不是有益无害的

●不把别人的路堵死,自身才会无恙

●事事揽权逞强得不偿失

●人的因素始终是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信赖善者才能无悔无恨

●平安无事永远是个假相,忧患始终处在潜伏之中

●权力是可以拆分的,也是可以换来他人的忠诚的

●舍不得予人荣耀,就是一种狭隘意识

●看不到眼前的困境,只能愈加困窘

●人不能孤立地坚守信条

内容图片

夺权第六

上不仁,下乃夺下不义,上乃失做伪者奸,逆功者忠惑上者险,纵下者愚乏力勿为,少智莫与助善不助恶,夺权亦夺心

【译文】上下猜忌,上司要负主要责任。小人始终是权力的最大威胁。表里不一不是小毛病。把功劳挂在嘴边,如此之人必是贪权之辈。无止境地吹捧,背后必是包藏祸心。下属一旦野心养成,第一个受害的当是上司自己。在封建专制时代,拥有道德和正义的名义并不能保证夺权成功。小人之间的夺权,参与其中就会厄运临头了。人生不能抉择有误。不能夺取人心,到手的权力终会失去。

释句

●上下猜忌,上司要负主要责任

●小人始终是权力的最大威胁

●表里不一不是小毛病

●把功劳挂在嘴边,如此之人必是贪权之辈

●无止境地吹捧,背后必是包藏祸心

●下属一旦野心养成,第一个受害的当是上司自己

●在封建专制时代,拥有道德和正义的名义并不能保证夺权成功

●小人之间的夺权,参与其中就会厄运临头了

●人生不能抉择有误

●不能夺取人心,到手的权力终会失去

内容图片

拒权第七

君子不仕也,士子莫适也以权惑人,取之非祥以权弄人,得之乃伤以权欺人,信之就祸危权固辞,虚权弗受上权勿侵,下权莫扰规不可破也

【译文】热衷权力的人都难称君子。拒绝权力对读书人来说也许是件幸事。把权力当作交易品,牺牲定是巨大的。贪恋权力往往使人丧失理智。不中小人的诡计,就要把权力看轻、看淡。不可见权就抓,而置自身的危险于不顾。接受虚权的人往往是他人操弄的对象。侵犯上司的权力是封建官场最不能容忍的大罪。让下属有权有责,这样的上司才是最有见识的。不守规矩可以成为英雄。却要为封建官场所排斥。

释句

●热衷权力的人都难称君子

●拒绝权力对读书人来说也许是件幸事

●把权力当作交易品,牺牲定是巨大的

●贪恋权力往往使人丧失理智

●不中小人的诡计,就要把权力看轻、看淡

●不可见权就抓,而置自身的危险于不顾

●接受虚权的人往往是他人操弄的对象

●侵犯上司的权力是封建官场最不能容忍的大罪

●让下属有权有责,这样的上司才是最有见识的

●不守规矩可以成为英雄。却要为封建官场所排斥

内容图片

让权第八

盛则衰也,极则没也君子让权,小人让命权不束君子,祸不警小人上疑之,下释之下不制,上必谋上下可让,荣辱可以易

【译文】远虑必须表现在当下。做官是有尽头的。任何东西都不该束缚住人的手脚。舍命不舍权是小人的性格,也是他们走向灭亡的直接原因。一味害怕失去权力,反会使自己举止失当。权力场上从来就没有例外。让权是最好的释疑消灾之法。对权力贪婪,只能导致无情无义。掌握大权的人应是最有实力的人,这是封建官场的规则之一。人生重在有为,这才是赢得不朽名声的唯一倚仗。

释句

●远虑必须表现在当下

●做官是有尽头的

●任何东西都不该束缚住人的手脚

●舍命不舍权是小人的性格,也是他们走向灭亡的直接原因

●一味害怕失去权力,反会使自己举止失当

●权力场上从来就没有例外

●让权是最好的释疑消灾之法

●对权力贪婪,只能导致无情无义

●掌握大权的人应是最有实力的人,这是封建官场的规则之一

●人生重在有为,这才是赢得不朽名声的唯一倚仗

内容图片

内容概述

《权经》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冯道自言:吾三入相,每不及前,以擢任亲故知之,初入能用至丞郎,再入能用至遗补,三入不过州县,是宰相之权日轻也。  宰相能做什么?正常来说,宰相可以“辅佐皇帝,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但在五代,枪杆子里出政权,军权和钱粮一般都是君主本人带着亲信、幕僚抓起来;而地方藩镇,你想控制就控制不了。  五代时期王朝更迭都是靠阴谋和武力夺取政权,而契丹则是趁乱入侵。

十个皇帝中,除了少数还像个人,其余的都是臭名昭著,暴虐成性。石敬堂,靠卖国引狼入室,才当上儿皇帝。这些皇帝大多是“乱臣”,称他们为豺狼虎豹并不过分。面对这样的猛兽和帝王,自保是个问题,但冯道却能够从容应对。可见其政治手腕的老练。  冯道所作《权经》,诠释了其政治思想,“无欲不得,无心难获,无术弗成;如果你没有欲望去达成一件事,你就无法得到它;如果你没有谋术去做一件事,那你就难以做成。这是普遍真理,也适用于权利的获得。首先你要有这个欲望,有这个心思,然后用一些技巧来达到目的。  《权经》说:“权乃利也,不争弗占,权乃主也,不取弗安,权乃恃也,不依弗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权就是利益,做主的后盾,依靠的对象。正因为如此,在封建社会,就要争,要取,要依。只有这样,你才能盈利,才能有保障,才能长久。同时因为权力这么好,大家都想要。自然充满了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内容图片

作者简介

冯道(882-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五代瀛州景城人,五代宰相。

冯道遭逢乱世,历经五朝(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先后侍奉过十个君主,都高居宰相之位。无疑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奇迹”。冯道作为'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权力大师',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耶律德光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在宋朝以前,人们的评价倾向于褒。宋朝以后,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是一个奴才的奴才。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把他当成奸臣。

内容图片

(诸子界小编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人要顺势而为!在当时那个频繁更新换代的时期,愚忠最终不但保不了自己,也保不了亲人,保不了国家栋梁,更不能为百姓做事,不见得就是所谓的圆满。我们今天来学习,不是来批判,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所以欧阳也好,司马也罢,站在他们的立场,也没有什么不对,毕竟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忠君态度是必须的,也是一种“识时务”的体现。朝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路去做就好了。英雄狗熊任由后人评说罢)

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的声望。

内容图片

冯道的一生,就是“做官学”的完整注释。他本身就是一位官场常胜将军,是一部活的仕学教材。他一生的意义也许就是教人怎样做官,用他一生的实践向人们宣告着官场“不倒翁”的秘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