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的大战略和世界战略

 独角戏jlahw6jw 2024-01-03 发布于江西

英国先是赶上西班牙进行殖民的步伐大力发展海军,由于西班牙的先发优势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和广阔的势力范围,包括不列颠群岛附近的北海都有西班牙的舰队在自由航行,所以英国的世界战略的第一步是控制北海发展海军进行近海防御,后来英国在气候的帮助下摧毁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这时英国的世界战略的第一步就完成了,英国的世界战略第二步是控制地中海,进行与意大利、北非的贸易往来,北从波罗的海南至地中海都被英国控制,整个欧洲处在英国的海上包围之中,英国的世界战略的第三步是控制美洲和印度,发展贸易增强经济实力并且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因为南美洲已经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了,本着先来后到的原则,英国只能去殖民那些没有主人的地盘,这个时候的世界还没有瓜分完毕,还有很多无主之地,英国一旦控制了印度,就有了和中国做贸易的商业基地,英国制造的工业品先运到印度,再从印度运到中国,中国的手工业品和经济作物运到印度通过好望角再运到英国。

英国的大战略和世界战略

如果说控制世界的关键在于控制欧亚大陆,那么控制欧亚大陆的关键就分为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控制欧洲大陆,一个部分是控制南亚次大陆,一个部分是控制东亚大陆,这样整个亚欧世界中心岛就处在英国的包围之下,就是熟透了的桃子,英国取之如探囊取物。但是英国控制了印度大陆,却没能控制欧洲大陆和独霸中国,如果英国早一点在18世纪就来到中国进行殖民中国的活动的话,一个世纪的时间到19世纪英国基本就把中国控制了,18世纪的时候是英国独领风骚的格局,英国还有着先发优势,这个时候18世纪末期美国刚刚独立,法国刚刚爆发大革命,德国还没有统一,俄罗斯还没有打败拿破仑,日本还处在幕府统治之下,放眼18世纪的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英国的对手,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具有英国一样的世界战略视野,日本还没有崛起就方便英国殖民中国,德国还没有统一,就方便英国在欧洲执行均势战略,美国还没有崛起,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就还是完整的和牢不可破的,苏联没有崛起没有苏联的威胁欧洲没有形成两个阵营对立的格局,英国不会沦为美国的小跟班,因为北约是美国主导建立的以美国为主的军事组织,不像协约国军事联盟是英国主导建立的,还是世界战略的棋手能执行和实施自身的世界战略。

英国的大战略和世界战略

但是一旦到了19世纪世界格局的形势就改变了,美洲出现了一个权力中心美国,东亚出现了一个权力中心日本,欧洲出现了一个权力中心德国,英国只能先救急就近处理德国的关乎英国国本的欧洲问题,而另外两个崛起的国家英国就缺乏资源、精力和战略操作空间去打压,因为打压德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共同问题,使得英国联合美国和日本,让美国和日本不帮助同为崛起国家的德国,否则德国很有可能和美国、日本结盟,如果德国、美国、日本这三个19世纪末期崛起的国家结盟的话,从后面的历史进程来看,整个世界都要被德国、美国、日本瓜分和分区统治,可见选择正确的盟友非常重要,而美国和日本在没有强国打压和多国围堵的大好国际环境之下更是迅速发展,快速赶上甚至超过了英国的国力,日本和美国都是海军大国,从此英国的海洋霸权就已经宣告结束了。

英国的大战略和世界战略

那么英国的大战略是如何的?英国的大战略立足于欧洲大陆,英国尝试过统一欧洲大陆,但是欧洲大陆各君主国之间复杂的亲戚关系,法国对英国的遏制,英国虽然打败了法国但是无法占领法国,并且英国的陆军力量并不强大,导致英国无法统一欧洲,再者东面有个强大的俄罗斯帝国是英国统一欧洲的最后一关,所以英国自己无法统一欧洲大陆,也不让其他国家统一欧洲大陆,也就是法国、统一之后的德国、俄罗斯三国,在19世纪早期英国带头组建七次反法同盟终于将拿破仑打败,法国统一欧洲本来已经实现但是一夜回到解放前,19世纪末期德国统一崛起为世界强国,并且打败了法国成为欧洲霸主,在20世纪初英国组建三国协约并拉拢美国把德国打烂,德国君主倒台逃亡比利时,二战德国又强势崛起,英国带头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形成欧洲反德集团打压德国,但是英国组建的打压德国的国际联盟被德国一一占领,后来英国只能加入美国主导建立的同盟国反法西斯集团,这时英国就失去了国际上的主导权和主动地位,而主导权和主动地位转移到了美国手中,英国的大战略一开始是要尝试统一欧洲,但是在统一欧洲失败之后就变成不让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统一欧洲,即奉行欧洲的均势战略,让欧洲强国之间相互制衡,让欧洲小国和弱国划分为不同的阵营,这样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使得欧洲国家之间相互掣肘,无论是谁都很难打破均势格局进而统一欧洲。

英国的大战略和世界战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