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郁爱放屁,脾虚爱拉稀,胃热爱便秘,送您3个中成药,疏肝健脾,清热通便:

 涂鸦吧 2024-01-03 发布于重庆
肝郁爱放屁,脾虚爱拉稀,胃热爱便秘,送您3个中成药,疏肝健脾,清热通便:

1、肝郁爱放屁:

原因:肝主疏泄,主管一身的气机运行,如果肝气郁结,气都堵在肠胃道里面,就会导致肚子胀,排气增多
推荐胃苏颗粒:
方中紫苏梗归肺、脾经,理气宽中,和胃止痛;香附入肝,疏肝解郁,理气和胃;陈皮理气和胃化湿,宣通疏利脾胃,共为君药。枳壳破气消积,利膈宽中,解胃脘胀满;槟榔下气利水,调和脾胃,行气消滞,共为臣药。香橼、佛手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炒鸡内金消积化滞,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之功。用于消化不良属于肝胃不和证,症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臭屁连连,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药理作用:抗胃溃疡,增强肠管运动和收缩力等。安全性:服用本药后偶有口干,嘈杂。注意:脾胃阴虚或肝胃郁火胃痛者慎用。服药期间忌生冷及油腻食品,戒烟酒。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恼怒。

2、脾虚爱拉稀:

原因:脾主运化,能把体内的水湿给及时运出去,如果脾胃虚弱,水湿运化不及时,多余水分滞留在体内,就会导致大便稀软不成形
推荐参苓白术颗粒:
方中人参甘苦微温,主人脾肺二经,为补气要药,白术甘温而燥,既可益气补虚,又能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健脾利水渗湿,三药合用,益气健脾,共为君药。山药甘平,既补脾胃,又益肺肾,莲子甘平而涩,补脾胃益心肾,而涩肠止泻,扁豆甘平微温,补脾化湿,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湿,四药共为臣药。砂仁芳香辛温,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桔梗辛苦而平,宣肺化痰止咳,又可开提肺气,并载诸药上行,合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补脾胃、益肺气之功。用于腹泻属于脾虚湿盛证,症见大便溏泻,腹痛隐隐,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纳呆,四肢倦怠,舌淡,边可有齿痕,苔白腻,脉虚弱。药理作用: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注意:湿热内蕴所致泄泻、厌食、水肿及痰火咳嗽者不宜用。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者不宜用。孕妇慎用。宜饭前服用或进食时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荤腥油腻食物。

3、胃热爱便秘:

原因:胃火旺盛,会灼伤肠道的津液,导致肠道失去滋润,大便变得干硬、难排出,时间久了,就会导致便秘
推荐牛黄上清丸:
方中人工牛黄苦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君药。菊花、连翘辛凉散风,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阳明经实热火邪;赤芍、地黄、当归、川芎凉血活血,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冰片疏散郁火,通关开窍,清利咽喉,聪耳明目,以助清上焦热邪,透发火郁,以为佐药。桔梗轻清上浮,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用于便秘属于肠道热结证,症见大便硬结难下,舌红,苔黄燥,少津,少腹疼痛,按之胀痛,口干口臭,脉数。药理作用:镇痛、抗炎、通便、解热等。安全性:服用牛黄上清丸有发生药疹的文献报道。注意:小儿、年老体弱、大便溏软者慎用。孕妇慎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