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大校友作品专刊 · 散文选登(四)

 大春观察 2024-01-03 发布于江苏

爱读书爱买书


作者明柏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关于读书的格言有许多许多。我从小喜欢读书,不过是读小说,而且忒喜欢长篇小说,看得过瘾。读书的方法呢,就是妈妈和姐姐常常夸奖我的话“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我也烦不了那许多,反正就追逐着故事的情节,沉浸在文字里,神飞在书籍中,畅享着精神世界的愉悦。
那时,没有钱买书。书的来源,除了向邻居大哥哥们借,还有一个天赐的便利,就是二姐在四女中读书,是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同学们借书、换书都要通过她,有时她会把同学们还的书背回家,有十几本呢,我就会从中挑出一本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那时眼神灵,思绪快,一晚上就能把十来万字浏览一遍,确实是走马观花。偶尔,二姐看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就会利用手中小小的权利,把这本书留下两天,等我看完再还。当然,大多数的书,往往只看了一半,就被割爱,留下许多的遗憾和猜想。
1965年,我上了初中,就可以到学校的图书馆借书了,一个星期可换借一次,只可惜好景不长,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革文化的命了,学校图书馆也被关闭,里面的书也被一扫而空或付之一炬。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大部分书都成了资产阶级文艺路线的产物,自然不准它们再出来毒害我们革命的青少年、共产主义的接班人。1966年文革后,直到我去农村插队,很少有书读,邻居不知从哪弄来一本残破的《三国演义》,我求着他偷偷借来看。自己家里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野火春风斗古城》,也不知翻看了多少遍,以至于现在都记得一些细节,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女主人公银环,因惦记着革命工作,一分神,把刚从孩子肛门里拔出的温度计,擦也没擦,就放在了伪警察的口中,当时小孩心情,看了肚子都笑疼了,现在想想,作者这样写,有点不地道哦。成人后,不仅爱读书,有了一点钱,还爱逛新华书店,买书。
最早的买书经历,可以追溯到7岁上一年级的时候。刚上学不久,和一同学到街上玩,在新华书店看到一年级的语文书,0.13元一本,当时我身上有三分钱,就向小同学借了一毛钱,买了一本(我上学不爱惜课本,一两个月,书就卷边,封面就破了),回家庄重地用铅笔写上自己的名字。因为家里穷,不敢向妈妈要钱,同学的钱拖了个把星期也没还,新书也没敢用,终于,同学找上我,说:“我姐姐说了,叫我给你三分钱,你把书给我。”因为我也拿不出一毛钱,只好悻悻地把书给了他。
到现在我还常常想,这同学的姐姐会不会骂我是小赖皮呀。插队5年后的1973年,我已成了一个农村的壮劳动力,还兼任生产队记工员,现金保管员、都有工分补贴的。加上插队的自卑,羞于回家,扎根农村劳动,一年能挣近4000工分,年底秤完口粮,还能结余四、五十元人民币呢,由此有了进新华书店的资本。凡到公社所在地,必然要到供销社的书籍柜台转转,记得第一次是买了鲁迅的《且介亭杂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读后,把英国为什么叫“日不落”帝国,希特勒如何动用190个师、3700多辆坦克、近5000架飞机,从2000公里宽阔的战线上向苏联发起“闪电战”,讲给农村青年朋友听,看着他们聚精会神、目瞪口呆的样子,自己就觉得很自豪,很高大。到县城,也一定要到新华书店看看,1975年,“批水浒,批宋江”,我在县城新华书店居然看到一套《水浒传》,上下两册,定价2.95元,尽管从品相上能看出此书已被翻看过,但我仍毅然掏钱买下。2.95元可要我5个劳动日的工分钱哦!
在农村的日子,我还买过《艳阳天》,还有一部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中朝友谊的小说《连心锁》,还有一些也记不清了。这些书伴着我度过了艰苦而又充实的青春年华。1978年回城后,国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出版业也活跃起来,开始出版一些中国古典小说和外国名著。由于文革刚结束,百业待兴,十余年未出书,印数虽多,但需求量极大,自然是洛阳纸贵。
那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中山东路新华书店售新书,我7点钟就赶了去,门口已是熙熙攘攘了,到九点,书店门口就是人满为患了。书店吓得不敢开门,临时决定发放加盖了书店公章的购书条,下星期天上午8点,在对面体育馆的一处迎街的大窗户凭条购书。凭着在广阔天地中锻炼过的强壮身体,我抢到了一张购书条。第二个星期天,我7点早早地去,有许多人已经捷足先登了。8点,中山东路大街上体育馆门前已是人山人海,没领到号筹的人,也拥挤在窗口前。我紧捏住号筹,运用上公交车从侧面挤入的技巧,挤到了窗口。那天卖两本书,一是《战争与和平》,一是《一千零一夜》,但一人只能买一种,而且没得挑,营业员姑奶奶拿到什么就是什么。我把号筹递进去,她递出两本一套的《一千零一夜》,多少钱记不清了。我终于抢到了一套书,流了一身汗,值!
那时,还流行换书,有书就是资源。每天下午3点后和星期天全天,中山东路新华书店门口,就会有人拿着书互换,按书的定价互贴差价。品相破旧一点的书,如果紧俏,也可按原价换。我没书去换,就问人家卖不卖,一个小伙子有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八成新,愿意卖,7毛钱,我就买下了。自此,我才知道了特洛伊战争,间接了解了希腊神话,知道了万神之神宙斯,还有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
后来我又把这本书原价卖了,相当于没花钱多看了一本书。不是我不爱藏书,确实是没有钱。我刚从农村回城,每月工资22元(一年后31元),交给母亲10元的月生活费,交给父亲10元替我存起来,以备不虞之需,每月只留2元零花,再加上平时加班、误餐、交通的一些补贴,基本全用来买书了,偶尔也看一两场电影,其余也没什么花费。上世纪80年代初,书很便宜,我5.80元买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22元买过一套《莎士比亚全集》,1980年,大姐送我一本《辞海》缩印本,也仅仅22.20元,到现在我还在用。但实际上,如果用当时的书价与收入比,现在的书还是便宜的。上世纪80年代初,人均工资大约只有五、六十元,买一部《辞海》缩印本,要近半个月工资;现在人均工资4000千元左右,买一套第七版的《辞海》缩印本只要300元。后来工资渐涨,收入提高,加之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跳舞,充分发挥爱书、逛书店的喜好,陆陆续续买了不少的中外名著。读书还是要乘早,年轻有时间、有精力。如今年龄大了,也有闲钱,最重要的是精力差了,想到书店看看,没老花镜不行;难得买回几本书,看几页,头也昏了,眼也花了,想睡觉了。重读《红楼梦》,书在床头,看了个把月,200页还没看到,可怜啊,可悲啊。
我之喜书,受父亲影响很大,父亲在世时很支持我买书,常说“身无铜臭,室有书香”,还常叮嘱我们要多读书,不能做“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人。现在我仍喜欢书,还喜欢买书。但不知什么原因,曾经喧闹非凡的中山东路新华书店已门可罗雀,很多书店也关门大吉,太平南路有名的古籍书店,也是铁将军把门。在网上最便宜的商品竟然是书了,一套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简装的)只要70多元。于是先先后后又买了《全唐诗》《全宋词》《昭明文选》等等,但什么时候能读完,只有天知道了。
作者简介
明柏林,男,1952年9月出生,籍贯南京。2012年9月于南京市粮食局二分局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