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良下属中,1955年被授衔的有25位:5人名声最响,分别都有谁?

 James5291 2024-01-04 发布于北京

在那个饱受动荡的年代,东北的风云变幻,似乎每一个故事都编织着悲壮的乐章。而其中一支军队,东北军,成为这段历史中的沉重音符。

在“九一八”事变的阴霾下,东北军的命运注定坎坷。他们,大多数人被迫放弃故土,离别黑土地,而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重回故乡。

尽管他们被贴上“不抵抗”的标签,嘲笑无力保卫家园,然而在当时的势力对比中,东北军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支军队是中国唯一拥有陆海空编制的军队。早在张作霖时期,东北军就组建了五个航空兵队,近三百架飞机。

张学良更是一个注重发展空军的军事家,他从法国大量采购新式飞机,壮大了空军实力。甚至在一段时期,他还向蒋介石借出二十架飞机,协助轰炸苏区。

这些军事优势并没有在东北沦陷后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反而成为日本人手中的战利品。高级将领和优秀人才在乱世中漂泊,经历着无尽的苦难。

一些人选择上山做匪,一些人为了生计背叛国家,成为汉奸。还有一些人则背井离乡,前往南京寻求在国民政府的新机遇。当然,也有人选择弃暗投明,加入人民军队,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汗水和热血。解放后,他们甚至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与强大的美军展开激烈的对抗,守卫着祖国的北部边疆。

到了1955年,全军第一次授衔时,原东北军出身的将军在共和国的将帅中崭露头角。其中,有二十五名将军涌现,他们的名字在整个国家响彻云霄。然而,在这群将军中,有五位人物的名声尤为显赫。

吕正操,那是一个身上布满了“一”的男人。他是东北军出身中唯一跻身上将之列的将军,是那五十七位开国上将中,历经沧桑、见证变迁的最后一位老将。

他的故事始于1905年,在辽宁省海城县的一个小村庄。那时,正值中日争霸东亚的紧张时刻。在吕正操降生的那一刻,兵荒马乱的时代迫使他的母亲不得不将婴儿藏匿在草堆中,以躲避动荡的战争风云。

贫寒的家庭让吕正操未能享受多少教育。小学四年级之后,他被迫辍学,开始了为生计奔波的学徒和务农生涯。

吕正操的少年岁月早早地让他目睹了日本人的残酷和凶狠。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加速了对中国的侵略计划,尤其是对东北地区的垂涎不已。南满铁路贯穿吕正操的家乡,使他经常目睹日本军警的威胁和狼狗的凶恶。

在他小时候,日本人的野蛮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日军为了拓宽铁路,故意破坏庄稼,侵占土地。对于敢于表达不满的村民,他们轻则暴力殴打,重则肆意杀害。

吕正操的祖父和大伯都曾被日本人伤害,他亲眼目睹有人死在日本刀下,死得极为惨烈。少年时期,他目睹了异族欺凌和残害的种种场景,积蓄着对日军深深的仇恨,誓言等到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人报仇雪恨。

值得一提的是,吕正操在上学时老师给他起的名字是“正言”,但他却主动改名为“正操”,寓意要好好操练,将来上阵与鬼子交锋。

在1922年,吕正操迎来了他生命中的一次巨大冒险,踏上了离乡的征程。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冒险的渴望,迎着风雨踏上了一段崭新的征程。

机缘巧合之下,他成为了张学良的卫队旅中的一员,被分配到了一团三营九连。这支部队并非寻常,张学良眼中的新式军队,以培养有文化的年轻人为目标。吕正操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展现出他的才华与决心。

不久后,吕正操的命运迎来了一个转折点。通过部队的招考,他成功考入旅部副官处,成为一名上士文书。这个职位让他得以更深入地接触到军队内部的事务,也为他与张学良的缘分埋下了伏笔。

吕正操的稳重和得体的谈吐,以及他娴熟的书法技艺,深深地吸引了张学良的注意。他在部队的第二年,得到了张学良亲自的推荐,成功考入东北讲武堂第五期。这一时期,成为了吕正操重新踏上学习之路的关键时刻,也是他与张学良缘分更深厚的开始。

在讲武堂,聪明干练的吕正操进步神速,掌握了许多军事理论和经验。进修期间,他有幸频繁陪同张学良参加各种集会和活动,学习打网球和英语,接触到了许多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

在这一时期,吕正操开始阅读进步书籍,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为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毕业后,他成为张学良的少校副官,开始了与军事生涯的紧密结合。

他与张学良的人生轨迹在西安事变后分道扬镳。张学良选择将蒋介石送回南京,最终沦为软禁的命运。而吕正操于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十月率部脱离国民党军队,在小樵镇宣布起义,站到了人民的一边。

抗日战争中,吕正操在冀中平原崭露头角,竖起了共产党人的抗日大旗,创造了平原游击战的辉煌历史。整个冀中军区的部队被毛主席高度评价为坚持平原游击战的模范。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那惊心动魄的抗日故事被搬上银幕,成为《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经典影视剧的素材,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坚定决心。

多年后,吕正操赴美探望老友张学良。张笑着提到他的“地老鼠”称号,吕正操则会心一笑:“这是指的地道战,是老百姓们发明出来对付鬼子的。”

岁月流转,吕正操见证了历史的巨变。在1991年,他踏上了去美国探访老友张学良的征途。那一次相逢,是时间的交汇,是岁月的凝望。

回首当年,吕正操的故事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东北的农村到讲武堂的学堂,再到军旅生涯的起伏。在他眼中,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早已深深地铭刻在心底,激起了对祖国的深深怀念和对敌人的深切仇恨。

他的青春岁月,注定了充满斗志和爱国情怀。而当他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站到了人民的一边,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他的指挥下,冀中平原的游击战役如火如荼展开,为抗日战争增色添彩。

吕正操的名字在军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他成为了一位军事领袖,一位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先锋。而他的“地老鼠”之名,早已成为抗战岁月中的传奇,流传在老百姓口中,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新中国的建立,是吕正操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的结晶。他投身革命,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奋斗终身。在那个汹涌澎湃的历史洪流中,吕正操的身影如一颗恒久不息的明星,照亮着中国的前行之路。

时光老去,岁月如梭,但吕正操的事迹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他是那一代的英雄,是革命的先锋,是为国家和人民英勇奋斗的楷模。

在历经沧桑的岁月中,吕正操终究成为开国上将中最后离世的老将。他的一生,是对祖国的热爱,是对正义的追求,更是对历史的深刻书写。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民族英雄的永恒符号。

在那个充满战火硝烟的年代,辽阔的东北平原上,一位年轻而英勇的将领崭露头角,他的名字叫万毅。

年轻的万毅,生于1907年的辽宁金县,是东北军中最年轻的团长,也是张学良最得意的得力助手之一。他与吕正操一样,是东北军的骄子,被少帅张学良视为手下的得力干将。

那一年,东北军举国震荡,抵抗日寇的火光映照大地。张学良的麾下,万毅以年轻的猛将之姿傲然挺立。他的英勇和个性,深深打动了张学良。

回溯到1925年,万毅考入了东北军陆军的军士教导队,队长正是少帅张学良。在张学良的带领下,万毅不仅磨练了军人的品质,也激发了自身的斗志。

而在东北讲武堂的学习中,万毅以惜时如金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学科。他毕业时名列第一,这个军校学霸的表现让张学良刮目相看。少帅亲自颁发的奖品,一把指挥刀和一枚怀表,成为他战场上的得力利器。

然而,万毅并非只是学霸,他更是一位有个性、有担当的军人。1936年的一次纪念活动上,他直面国耻,打破了会场上政训员的嘴脸。这一幕,不禁让人感慨万毅的豪情与正气。

1929年,万毅考取了东北讲武堂第九期,成为吕正操的学弟。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脚踏实地,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张学良的器重让他的晋升之路一帆风顺,很快成为东北军的团长。

万毅深知大义与正道。在共产党员刘澜波的影响下,他对时局有着深刻的认识。看清蒋介石反动势力的真面目,看到共产党人的拳拳报国之心,他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抗战初期,万毅参与了连云港保卫战,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军队中的威名。在驰援武汉战役中,尽管身患高烧,他依然坚持率部袭击日军机场,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为中国军队赢得了一次胜利。

这位年轻的将领,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成为敌军心中的噩梦。他曾活捉日军少将原山方友,令日军军中传颂“不怕一万,就怕万毅”的口号。

万毅的英勇与正义并非止于战场。1938年3月,他成为中共特别党员,积极参与统一战线工作。在新四军的支持下,他在连云港等战场上建立了光辉战绩,为中国的抗战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在吉林省东丰县的小四平镇,一个英俊少年名叫解如川。他的一生,注定承载着中国革命的重任,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开国将军之一。

解如川的早年生活并不显赫,但他的命运在十四岁那年发生了转折。那一年,他考入了奉天省立第三中学,一所新式学堂。巧合的是,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也在同一所学校就读。

张学铭因为出身东北第一家庭,对学业并不上心。为了敦促儿子的学业,张作霖决定让张学良关心和监督张学铭,要他提高弟弟的学业成绩。

张学良接到任务后,不敢怠慢。他亲自前往学校,与校长商讨如何提高张学铭的学业。校长推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同学,那就是解如川。于是,解如川被调到了张学铭的班级,成为他的“伴读”。

在这段相处中,解如川与张学良兄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打球、共同进步,而解如川的示范和榜样作用,让张学铭的成绩迅速提高。

1928年,解如川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二十期的步兵科,顺利毕业后加入了东北军,还担任了天津市保安总队的总队长,备受重用。

然而,解如川对国民党的腐败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妥协感到愤懑。他深知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苦难息息相关。直到1936年4月,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决定将改变他的一生——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如川来到延安,见到了毛主席。主席深情地对他说:“你来到这里就是回家了,不要再叫如川了,应该有一个敞亮的名字,不如就叫解方吧,你看怎么样?”从此,解如川成为了解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投身战斗,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责任。

在东北大地,岁月沉淀着一个家族的荣耀与困境。张学思,年方十七,承载着张家的血脉和历史的沉重。

早在1933年,张学思就在青涩的少年时光中,选择了一条与其家族传统不同的道路。作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儿子,他生长在军事思想的浸润中,常常陪伴兄弟们观摩军队的演习和操练,渴望成为家族传承的一部分。

然而,命运的选择在皇姑屯事变后变得扑朔迷离。张学思迎来了人生的分岔路口,他心灵深处涌动着“另谋出路”的信念,寻找一条更为光明的道路。

在家庭教师王西征的启发下,张学思开始接触进步思想,追求共产主义的真理。这不仅是一场个人的觉醒,更是对历史潮流的回应,他决定脱离家族的轨迹,走上革命的征途。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张家人决定离开中国,寻求庇护。然而,张学思的心已投向延安,他拒绝了安逸的出国生活,选择了艰辛的革命路。

在母亲的劝说下,张学思含泪告别,抉择了个人前途与家国大义的交汇。他离开了家人,投身到澎湃的革命浪潮中,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时光荏苒,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人民军队决定建立自己的海军。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周恩来提议建军要先建校,他提名年轻的张学思负责组建海军学校。

张学思深感责任的沉甸甸,他将自己的热血和智慧注入到海军学校的建设中。废寝忘食,他为新中国海军的未来奋斗,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了青春的汗水。

1951年夏天,周恩来和邓颖超女士亲临大连海军学校,乘坐炮艇巡视。他们的到来,让张学思备感荣耀,更加励志。周恩来称赞他的付出和成就:“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办起了海校,还学会了许多舰艇的操作技巧,非常了不起。”

在东北大地的战火硝烟中,还有一位英勇的少将,他的名字叫江潮。

江潮的出生并非东北的冰雪之乡,而是河北的定县。然而,他的童年并不如意,母亲早逝,继母对他冷若冰霜,使他从小就饱受孤独和家庭的冷漠。

或许正是为了逃离这种压抑,江潮将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学业之中,希望能通过学业的光辉逃离阴霾。他成绩斐然,常年居于班级第一,然而,在那个家庭的阴影下,读书的平静生活显得格外困难,最终,他被迫中途辍学。

1934年,张学良来到河北保定招募学生兵,为躲避压抑的生活,江潮毫不犹豫地成为东北军57军的一员,也获得了继续学业的机会。第二年,他被选送到士官学校深造。

而在谷牧同志的引导下,江潮的人生轨迹被引向了不同的方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八路军的一份子。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江潮以万岁军志愿军三十八军的师长身份崭露头角。在二次战役中,他带领着113师,一夜之间奔袭百余里,迅速赶到三所里,封锁了敌军退路,创造了一场战争的奇迹。这一壮举不仅扭转了战局,也为三十八军赢得了“万岁军”的荣耀声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