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唐-李翰---【蒙求--113】

 溱湖之恋 2024-01-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

2024年1月4日

  

       李翰《蒙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 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其中有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有带有激励劝勉意味的,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从思想内容上看,自然难免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意识的东西,但跟其他许多蒙书比较,李氏《蒙求》还是属于取材较好、境界较广的一种。


  

       【作者简介】

        李翰[约公元七六零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赵州赞皇人,李华之子。擢进士第。天宝中,寓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为文精密,用思苦涩。天宝末,房琯、韦涉俱荐为史官。禄山之乱,从友人张巡客宋州。巡率州人守城,攻围经年,食尽矢穷方陷。睢阳人瑁其功,以为降贱。翰乃序巡守城事迹,撰张巡姚訚等传两卷上之。肃宗方明巡之忠义。士友称之。累迁翰林学士。病免,客阳翟卒。翰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李翰的著名作品《蒙求》被收录在"唐诗"卷881-1。

       【蒙求113-原文】 

        亮遗巾帼,备失匕箸241。张翰适意,陶潜归去242。

      【蒙求113-译文-1】亮遗巾帼,备失匕箸

      《晋书·宣帝纪》:“宣皇帝讳,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以候其变。(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应之,毗杖节立军门,帝乃止。”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姓,讳,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蒙求113-译文-2】张翰适意,陶潜归去

      《晋书·文苑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亦见《世说·识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蒙求113-释义】 

       亮指诸葛亮,诸葛亮在前文“孔明卧龙,吕望非熊”已讲过。遗,这里读委,是赠送的意思。巾帼指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后世多借指妇女。亮遗巾帼的意思是诸葛亮给司马懿赠送了一套妇女的装束。目的是用激将法刺激司马懿出战。

备指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蜀汉开国皇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政治家。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匕著指食具、羹匙、筷子。备失匕箸的意思是刘备听到曹操的评论刺激失落了吃饭用的某一器具,而用雷震之声作掩饰。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留侯张良后裔,孙吴大鸿胪张俨之子。适意即适志,适合自己意愿或符合自己志向。留有“莼鲈之思”典故,表示思念故乡或辞官归隐之志。

  

        陶潜即陶渊明(352或365—427)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苏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归去指陶渊明弃职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之事。      

       【蒙求113-欣赏】

       诸葛亮给司马懿赠送巾帼,考验的是司马懿得智慧。司马懿果然也不是平庸之辈,竟千里上书请战,魏帝不但诏令不许出战,还派骨鲠臣卫尉、辛毗仗节阻止出战。刘备在许昌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的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把刘备吓得将吃饭的器具掉落地上,刚好天打雷,为遮掩雄心,展现胆小无能,随口说出“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也。”这也是随机应变的大智慧,不然脑袋就可能搬家。

       张翰是西晋文学家,陶渊明是东晋末诗人、文学家,二人都做过小官,都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志向,不能使自己符合自己的意愿生活。因此张翰给后人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陶潜给后人留下的名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可见,他们追求的是自然、适宜的生活,功名利禄也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信条。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

      从东晋晚期至刘宋初,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辞赋家和文学家。被称为“隐世诗宗”和“田园诗宗”。江西第一个文坛泰斗。他曾经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知府,上一次是彭泽县的知府,八十余日之后,他辞官,回到乡下。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代田园诗,被誉为“古往今来的散文家”,著有《陶渊明集》。

       渊明“自小研读经文,好清净,执孤之心,爱群峰,野心勃勃,异于世俗。渊明二十多岁就踏上了仕途。《饮酒》十:“我曾经到过东海。山路崎岖,险象环生。这是什么意思?像是被饥饿逼得走投无路。军中一人吃一顿,余下几人。恐怕这不是什么好东西,休息一下就可以了。”这是对他的仕途生活的回顾。在这一时期,他因生计被迫担任的下层官员的细节已经无从考证了。在家中住了一段时间,二十九年后,他被任命为江州御史(这一职位的具体职责还有待考证),很快就因受不了官场,辞去了自己的职务。没过多久,他就被县衙任命为了户部尚书,他辞去了这件事情,继续留在家里。


  

       渊明于隆安二年(398)拜于桓玄门下。隆安四年初年(四百年),奉命进京,五月由都归国,于规林因狂风而受阻,写下《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以抒发思乡之情,思故园之思。一年之后,母亲去世,回到了浔阳。三年后,渊明以四十之名,斯之大,为刘裕效力。他现在的情绪很复杂,他想要为官场做一番事业,但离开了官场,他又想起了乡间,“望尽河山,思山在水。”(《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义熙元年(405)3月,渊明在建威大将刘敬宣的军队中,经过钱溪使都,写下了《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朝暮观山,万事皆如往昔”、“重情不分,园田日梦想,安然不分。”渊明在义熙元年(四百五十五)的8月,做了他的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在武昌阵亡,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而退,从此隐居,终其一生。这时,元明的政治心态进入了一个清晰的阶段,他的思维也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和以往的劳作不同,秦然现在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他以前的农村,看起来像是一个小地主,但现在,他的收入更多,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农夫。在此过程中,他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有《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义熙四年六月间,渊明家里失火,房屋倒塌,不得已搬迁。义熙十一年,朝廷召他为佐郎,渊明以生病为由拒绝了。王弘于义熙十四年(418年)任江州知府,与渊明相识,两人穿着白衣,饮酒作乐。元嘉元年(424),颜延之任始安郡守,与渊明相识,颜公曾出过一次酒。

       元嘉四年,檀道济听说袁明的名字,登门拜访,送上一块梁子,并劝说袁铭放弃仕渊明,但袁铭没有接受。渊明在这一年死于浔阳。他死后,他的朋友把他的名字改为“靖节”,后来又被称为“陶靖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