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孩发热中药一剂即退;何必去跑医院,门诊输液?!

 青龙中医 2024-01-04 发布于山东

最近小孩发热不少,主要因为甲流,支原体,或者乙流,治疗方面他们多数吃西药,看看不行,就输液了。也有粉丝找我,那是莫大信任。因为主流家长都是找西医,孩子发热咳嗽很少找中医的。

这个孩子三岁,母亲叙述主要是发热咳嗽,清涕,就是塞,鼻涕少;有汗,舌红苔薄白。

这种综合看属于风热了,虽然流涕,清涕也不能发汗了。只能宣肺清热治咳嗽。

苏叶6克,苏子6克,辛夷花6克,黄芩6克,杏仁6克,桔梗6克,连翘6克,前胡6克,浙贝母6克,茅芦根各15克,甘草3克,一剂服用两天,一天三次口服,

二诊:母亲叙述,发热退,剩下咳嗽了。

发热退,剩下咳嗽,再与清热宣肺止咳化痰法。

苏梗苏子各6克,杏仁6克,辛夷花6克,桔梗6克,黄芩6克,连翘6克,前胡6克,浙贝母6克,茅芦根各15克,滑石10克,甘草2克,2剂日一剂,

按:本案孩子属于风热无疑,但是汗不是太多,所以一诊时候用了苏叶,苏叶辛微温发汗功效,但是搭配黄芩连翘茅芦根寒凉药变成辛凉清解剂了。再加辛夷花通窍,照顾鼻塞流涕。其余杏仁苏子桔梗前胡浙贝母不过宣肺肃降止咳化痰恢复肺的正常功能而已,茅芦根轻清宣透,利于热邪外达。

本方实际杏苏散凉膈散加减之意,从辛温剂变成辛凉剂治疗风热咳嗽,主要医生临床是加减变化。

杏苏散主要有苏叶6g、杏仁9g、制半夏6g、茯苓10g、甘草3g、前胡6g、桔梗6g、枳壳6g、橘皮6g、生姜6g、大枣3枚。

吴鞠通解释说此苦温甘辛法也。外感燥凉,故以苏叶、前胡辛温之轻者达表;无汗脉紧,故加羌活辛温之重者,微发其汗。甘、桔从上开,枳、杏、前、芩从下降,则嗌塞鼻塞宣通而咳可止。

吴鞠通还说:肺为燥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鼻塞者,鼻为肺窍。嗌寒者,嗌为肺系也。脉弦者,寒兼饮也。无汗者,凉搏皮毛也。按杏苏散,减小青龙一等。

这段意思就是杏苏散虽然治疗凉燥,但也是散寒化饮方剂,比较小青龙为轻症。

以前多次说过杏苏散临床加减得当,无论风寒风热,都可以运用。本案即是风热,因为清热不足所以加了黄芩连翘茅芦根等,一变为辛凉清解剂。如果为风寒咳嗽可以原方。

如果伤阴兼有外感化热,《医宗金鉴》还有一方杏苏饮大家可以参考:

医宗金鉴》卷五十三:杏苏饮:

处方:杏仁(炒,去皮、尖)紫苏前胡桔梗枳壳(麸炒)桑皮(炒)黄芩甘草(生)麦冬(去心)浙贝母(去心)橘红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脉浮缓者。

从方子当中加了麦冬可以看出为了养阴;桑皮黄芩是为了清热,浙贝母为了清热化痰,,,,

综合上述,加减杏苏散,可以治疗风寒,可以治疗风热,可以治疗外寒内热伤阴;总在临床适当加减为好;也主要考验医生临证变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