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亲历者口述(89)陈沛:第三次长沙会战龟山之役

 兰州家长 2024-01-04 发布于甘肃

陈沛:1904年生,又名国裕,字度侯,广东茂名人。1938年,在武汉外围战期间,奉命守江西修水县之麒麟峰,歼灭前来突袭的日军,升任第48军副军长。

1939年5月,任第37军军长。1940年12月,被授予陆军中将。1944年1月,任第32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1987年12月24日,病逝于台北。

第三次长沙会战龟山之役起始时间为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0日,战斗地点主要在湖南省汨罗江及龟山一带。

我军战斗序列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所辖之第37军,中将军长陈沛,中将副军长罗奇。

该军辖陆军第60师,师长董煜;第95师,师长罗奇(兼);第140师,师长李棠。

日军在第一、二次长沙会战失败之后,又在鄂南一带,集结强大兵力,妄图再举。

抗战亲历者口述(89)陈沛:第三次长沙会战龟山之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中国军队阵地 图片来自网络

12月24日发动攻击,敌击破我第20军新墙河南北两岸阵地,并强渡新墙河,于27日拂晓,攻击本军汨罗江、新市、伍公市、长乐街、浯口之既设阵地。

薛岳以湘北形势,策定战略指导方针为“天炉战”。“天炉战”为“口袋战术”之代名。

本军奉令固守“天炉门”,即自归义(不含)、新市、伍公市、长乐街至浯口(含)之主阵地,迎头痛击南犯之敌,极力固守;

予敌以重创后,相机开放“天炉门”,向右侧翼转进,占领侧翼阵地,形成长沙核心之外围,诱敌南进;

俟长沙核心猛力迎击,待敌攻势顿挫之际,即向敌之左侧后转移攻势,与长沙核心互相呼应,夹击南犯之敌而聚歼之。

本军以第60师占领浯口(含)—清江口—长乐街—自由桥—颜家铺—伍公市(不含);第95师占领伍公市(含)—新市—骆公桥—归义(不含)之主阵地;第140师控置于金丹地区为总预备队,军部及直属部队位置于将军霸附近。

我们利用汨罗江为天然障碍,江北设置坚强据点,江南构筑强固阵地。两次会战,三年时间,已成铜墙铁壁。以少数兵力守阵,控制主力,机动运用。

此战中,本军当面之敌为第3、4、6师团及第11独立旅团各部,他们于24日越过新墙河之线,经我大云山之友军侧击及我军之前进部队逐次抵抗后,前进速度迟滞。

26日15时,敌之先头部队,进抵汨罗江以北地区,与我第95师前进部队接触。17时,我长乐街方面第60师之前进部队,亦与敌之先头部队接触,我即命各师严阵以待。

27日5时,日军先行猛烈炮击,拂晓后,其主力在8架敌机掩护下,向我汨水主阵地作全面攻击,战斗至为激烈。我官兵沉着应战,迎头痛击,战斗竟日,敌难越雷池一步。

28日6时,敌军在飞机12架、战车8辆掩护下,猛力进攻。我官兵奋不顾身,沉着抵抗,苦战支撑。

迄是日17时,我第95师被敌越过新市以东之骆公桥,第60师长乐街之西南侧亦被敌突破一部,激战两日,已予敌重创,乃报告薛岳,按预定计划向右侧翼转进,占领新阵地,相机侧击敌人。

抗战亲历者口述(89)陈沛:第三次长沙会战龟山之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正在转移阵地的中国军队 图片来自网络

28日18时,我令左翼第95师以一部逐次抵抗,主力转进至栗山巷—检市厂—长岭—飘风山之预定阵地线,侧击南进之敌,并与第60师切取联系;

我右翼第60师,以一部逐次抵抗,主力同时转进至清江口—乌石尖—马头岭—兴隆山之预定阵地线,相机侧击南进之敌。

18时,奉薛岳命令:“新墙河之敌,已进至新开市,该军即派第140师,星夜出发,限29日黎明到达新开市,协力第92师,攻击进犯之敌。”

我当即转饬第140师师长李棠,立即遵令出发,该师随即挺进岳阳,袭击敌后。

22时,又奉薛岳电话指示:“敌已越过汨罗江积极南进,该军应即转进至金井东南地区,准备侧击南进敌之左侧背。”

此时,本人深感正面受敌压迫,转进金井东南地区较远,掩护转进困难,且金井东南地区无良好地形利用,恐敌追击压力大,不易立足,失却尔后侧击之作用。

但是,金井东南地区距敌南进路线较远(20余里),位置在敌侧,转进后行动自如、安全,伸缩性亦较大,若就近进据此地区之龟山,位置敌后,尔后虽艰险,但转进容易,且有利于攻击敌后。

我权衡轻重,毅然下定决心,立即电话报告薛岳,申述权衡之轻重,建议本军可否改为进据龟山,当蒙采纳,且获嘉许,遂作如下之新部署:

(一)以迅速之行动,星夜将位置于将军霸之直属部队,进据龟山,并以龟山附近连山地带为中心,作为长沙核心之外围。

(二)第95师即进占龟山东西地区,准备攻击敌后。

(三)限各部队于29日拂晓前完成新部署。

29日6时,敌继续南进,误认本军转进金井,乃以第40师团,直扑金井,企图击退本军,以解除其侧背威胁。

然此一行动,立即予我军由龟山侧击之好的时机,我第95师与第60师以居高临下之优势地形,予敌痛击。若非敌之空军掩护得力,诚为歼敌之良机。

抗战亲历者口述(89)陈沛:第三次长沙会战龟山之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正在进攻的中国军队 图片来自网络

敌以所图未逞,即退据金家坳、桂峰尖、金华山、双华尖、仙姑殿、邹家岭之线,阻止我军之攻击,企图掩护其左侧背。

在此一线之战斗,以第60师之攻夺仙姑殿最为壮烈,因为,此一弹丸之小峰庙宇,系乎彼此尔后之得失,非常重要;而桂峰尖,则为第95师之攻击重点,其战斗更为猛烈。

30日,敌之第40师团继续增加兵力,企图确保桂峰尖、仙姑殿之线,以掩护其左侧背之安全,我亦抽调预备队向该线继续增强攻击。

这时候,以夺取长沙为攻击目标之敌,迄31日晨,大部已通过福临铺、栗桥、三姐桥,黄昏已进抵捞刀河、浏阳河中间地区之春华山、枫林港、石子铺一带,长沙核心之战,近迫眉睫。

1942年1月1日晨,敌第3、4、6师团,开始向长沙外廓阵地攻击。连日激战,迭受我第10军守城部队迎头痛击,及岳麓山强大炮兵之压制。

同时,本军在龟山外围积极向桂峰尖、仙姑殿施行猛力攻击,发挥我外围与核心互相呼应之功能,形成南北夹击之态势,予敌背后之威胁极大,并因敌补给线已被我第140师截断,其已成强弩之末,呈现退却模样。

1月4日,接奉薛岳全线反攻命令。其命令要旨如下:第4军、第10军、第73军自长沙由南向北,第78军自永安由东向西,第99军由长沙西北向东南,第27军则自龟山由东北向西南,作全力反攻,聚歼北退之敌。

本军奉命后,即加强攻击,经两昼夜之激烈战斗,于6日黄昏,占领桂峰尖、仙姑殿一带,敌退守飘风山、影珠山之线。其时,敌进犯长沙之主力,已经栗桥方面,退过新市以北地区,我友军衔尾节节追击,以扩大战果。

本军之追击部署如下:

(一)第60师集全力攻击飘风山,一举摧破之,向西北追击,右与我第95师切取联络。

(二)第99师集全力攻击影珠山,一举摧破之,向西北追击,左与我第六十师切取联络。

(三)令第140师适机截击向北逃窜之敌。

(四)我率军直属部队进至检市厂。

战斗中,我罗、董两师,激战至7日18时,飘风山、影珠山敌之第40师团在飞机、战车掩护下,负隅顽抗,因察敌确保该地带,为掩护退却之屏障,复令罗、董两师不惜牺牲加强攻击。

我军几经肉搏,反复冲杀,战斗至9日13时,始将该敌击溃。其时,敌之主力已退至新桥及其东北地区,而追击之友军尚未取得联络,即命罗、董两师衔尾追击。10日15时,敌军在飞机12架掩护下,全部退越汨罗江。是役,我虽未能将敌歼灭,但已予敌以重创。

1月10日,我军追击终止,共计毙敌第6师团之联队长友成敏一及其他军官28员、敌兵1000余,俘敌军官13员、敌兵100余名、马100余匹,武器弹药等军用品甚多。

据敌俘称,其两个旅团长均负伤。此为本军自参加抗战以来,战果最丰硕之一次。

本军第95师第284团团长黄红率部攻击桂峰尖,在几将敌指挥官俘获时,因勇敢前进而暴露目标,被敌机扫射阵亡;

第60师第360团团长张巩率部攻击仙姑殿,几番肉搏冲锋,虽身负重伤,仍裹伤力战。

其他各级军官参与肉搏,奋勇杀敌者尚有多人,不能一一枚举。唯敌机肆虐,战斗激烈,伤亡重大,共负伤官长42人,阵亡28人;负伤士兵536人,阵亡248人。

此役胜利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传令嘉奖本军,并对有功人员分别叙奖,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对本军作战有功人员亦传令嘉奖,并赏银洋5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