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媒:美欧对华这样做,只会“自我拆台”

 wps0321 2024-01-04 发布于河南

2024-01-03 20:38:09
114275
分享到:

参考消息网1月3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1日发表题为《西方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担忧可能自我拆台》的文章,作者是斯蒂芬·威尔莫特。文章认为,美欧对华鹰派在围绕电动汽车展开的政治斗争中占据了上风,但他们应该当心不要做过头。

文章称,美国购置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规定最近发生了变化。根据为扶持北美供应链而制定的采购新规,电池零部件来自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供应方的车型如今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

作为拜登总统2022年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的内容之一,相关规则早在一年前就已为外界所知,不过直到几周前,美国财政部才发布了详细的指导意见。汽车制造商普遍希望对法案有较为宽松的解读,这样会有更多的电动汽车符合优惠条件。许多环保人士也抱有同样的想法,渴望看到更多价格优惠的电动汽车。他们与聚焦国家安全的鹰派展开了一场游说战,后者担心在结束对沙特石油的依赖后,换来的是对中国主导的电池供应链的依赖。

最终,对该法案作出的解读体现了当初立法时的政治妥协态度,不过如果说有倾向性的话,那么偏向的是鹰派。中国企业在电池零部件生产商那里拥有的所有权只有在25%以下,才不会妨碍相关车型获得税收优惠。这排除了几乎一切合资形式,除非双方的所有权比例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

文章认为,采取行动的不只是美国政府。将中国企业排除在西方电动汽车补贴范围之外是欧美政客可以达成共识之处。

文章指出,问题在于,美欧这样做是在一时恼怒之下反而害了自己。为了建立本地供应链并让国内制造商有适应的时间,西方会大大拖慢向电动汽车的转型进程,而与此同时,凭借巨大且补贴丰厚的国内市场的支持,再靠着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只会进一步领先。

文章认为,西方将很难在保护国内供应链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平衡。(编译/李凤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