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味中药,清除黄痰、老痰、黏痰,请收好

 天行健-9 2024-01-04 发布于北京

华润二十四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时间

周一~周日 8:00-12:00;14:00-18:00

明日坐诊大夫

中医专家:吴涛 副教授

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疼痛类疾病,面瘫、中风后遗症、脑损伤、耳鸣、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特别对颈肩腰腿痛有很好建树;对脾胃病、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类疾病、肿瘤类相关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 、周六

儿科、内科专家:周亦农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师

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感冒、咳嗽、发烧、消化不良等)治疗经验丰富;内科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等疾病诊疗方面积淀深厚。

段鹏博

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先后跟随铜川及上海多位著名中医学习,擅长使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脾胃病,失眠,肩周炎,颈椎病,腰痛及儿科相关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六

图片
你吐出的是什么痰?
图片
1、热痰
痰黄黏稠,坚而成块,因热邪煎熬津液,灼炼成痰之故。因为心主火热,故《张氏医通·诸气门·痰饮》和《望诊遵经·诊痰望法提纲》都认为,坚而成块者是热痰属心经,而临床上多见于肺热。除黄痰外,其色赤、色黑亦可能属热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曰:“在心曰热痰,其色赤,结如胶而坚。”

2、燥痰
痰少而黏,难于咳出,或痰中带血丝,或咯出如米粒而色白,或有少量泡沫痰,甚者干咳无痰。此因阴虚肺燥,或秋燥伤肺,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曰:“在肺曰燥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热,悲愁,脉必涩。”临床上当分外感燥邪,和内伤阴虚。《杂病源流犀烛》又有“郁痰”之说,亦稠黏难咯,伴有毛焦,咽干,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枯骨,乃火痰郁于心肺间,久则凝滞胸膈。

3、老痰
吐痰形如败絮,色如煤炲,或黏稠如胶,皆为老痰。《望诊遵经·诊痰望法提纲》曰:“老痰胶。”“形如败絮,色如煤焓者,悉老痰之容。”《张氏医通·诸气门·痰饮》认为“老痰”积于胸膈作痞,亦可流滞于经络四肢。

《丹溪心法·痰十三》认为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是老痰。也有人认为老痰即郁痰,由火邪熏于上焦,肺气被郁,津液凝而成痰,积久胶固而得名。《医学入门·卷九》认为燥痰日久亦成老痰。二说可并行不悖,总之,年深日久之顽痰即属老痰。
图片
两味中药,清除黄痰、黏痰、老痰
图片
中药桑白皮10克,陈皮6克。两味药,你给它洗净了,切成粗末,然后放在茶壶里头,用沸水冲泡代茶饮。一天之内反复续水,直至味淡。每天一剂。

图片

这个桑白皮啊,它其实就是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它性味甘寒,入肺经和脾经,善于清热泻肺,对肺热所导致的黄痰、黏痰、咳喘,有很好的调治效果。

这类人主要的特点是舌红苔黄腻,有的人甚至脸红、皮肤蒸热。痰黏稠色黄而有腥臭味。这个时候,用桑白皮就对了。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桑白皮有明确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还可以有效降压、利尿。
图片
陈皮,我们都知道,性味辛苦温,入肺经和脾经,善于燥湿化痰,还能行肺通肺。它和桑白皮配合,既能化肺中之痰,还可以通过健脾来杜绝生痰之源。陈皮虽然性偏温燥,但是有桑白皮的制衡,就不会有太大影响。

所以说,这两味药配合在一起,是化解肺热、肝火犯肺所致的黄痰、黏痰、老痰的好办法。

注意,如果说你的痰很多,色白、量大,舌不红,苔不黄,遇寒则加重,那要用别的方法了。再用桑白皮,那就是雪上加霜。所以,要辩证地看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