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情绪管理孩子,或许短期有效,却会在孩子心里埋下炸弹,也让他们长出一身戾气。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前阵子,一则“母亲拿椅子怒打女儿”的新闻,冲上热搜。视频里,女儿不听话到处乱跑,妈妈在后面一直大声制止。忽然,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手里的冰淇淋弄脏了裙子。妈妈一看,不是马上去搀扶,而是抄起身边的椅子砸向女儿。“或许那一刻,这位妈妈根本控制不住自己,除了打骂,她不知道怎么管孩子。”可一碰到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都会不自控地变身为“情绪猛兽”,对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教育家卢梭曾说: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你的咆哮怒吼、拼命责打,或许短期有效,但却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炸弹。迟早有一天,你失控的情绪会将其引爆,摧毁孩子本应美好的人生。
作家莉丝·默里在一期TED演讲中谈起自己的悲惨童年。在她记忆里,从小到大但凡犯有一点错,都会引起父母的暴怒。直到多年后,她才听父母说:“除了吓唬你,打击你,我们不知道怎么管你。”见孩子还不动弹,妈妈二话不说提起他的衣领就往门外拽。孩子哭闹起来,妈妈也开始吼:“再也不带你出门了,真丢人!”店员上来劝阻,但妈妈还压不住怒火,愈发大声地斥责孩子。最后竟动起粗来,连踹了孩子好几脚。孩子被吓得止住了哭声,哀求着:“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说句心里话,很多时候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在“管教”这件事上太过无能为力。在他们看来,发一次火的效果,远胜过平心静气地讲道理。一位育儿博主,曾在直播间感慨:“越是低层次的父母,越只会用情绪管教孩子,而不是输出价值观,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没有人生来就懂事,孩子会犯错,会磨蹭,会闹得你心烦意乱,会调皮到让人难以招架。而父母们如果不懂孩子天性,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就只能用蛮力、发狠劲, 靠“情绪暴力”速战速决。王小波有句话说得好: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想想真是这样,我们越是管不了孩子,越倾向于用情绪震慑他们。你对孩子发的火、动的怒,止住了他们的淘气,却化成了一股股戾气。那天她的钱包不见了,她以为是儿子偷的,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孩子暴打了一顿。邹璐一听,马上建议妈妈报警,可一连几周都没孩子的音讯。直到两个月后,她接到派出所电话,才得知儿子因为打架斗殴被拘留了。邹璐陪这位妈妈去见孩子,几句交谈下来,她发现,孩子行事冲动,很难沟通。而在一旁痛哭的妈妈,也发现孩子的表情、语气、态度,和自己是那么相似。“父母的情绪暴力,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他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发展。”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根笔直的线,而是一条不断波动又回到正轨的曲线。当孩子偏离正轨时,父母用力过猛地矫正,那这条成长线很可能在中途就被拦腰斩断。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易怒父母,能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有性格缺陷,不是易怒,就是容易抑郁,经常惹上麻烦;总在取悦人,不知道为自己争取,只会把自己放在最后;很敏感,外界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在心里引发轩然大波......《少年忧郁症》一书中,小高的遭遇让人读来很是惋惜。他家境不错,成绩也好,可就在高三那年患上了抑郁症,几次三番想要自杀。工作人员耐心开导,一番了解后才明白,他的不幸全来自他那个脾气暴躁的母亲。小时候因为没有背过乘法口诀,妈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暴打他;后来读高中,课业压力大,他经常打瞌睡,但只要被妈妈看到就是一番讽刺挖苦;他感觉,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就像被困在一个满是机关的牢笼中。一不小心,就会触动妈妈的敏感神经,招致毁灭性的打击。他小心翼翼地活着,心理压力与日俱增,终于再也扛不住了,想一死了之。教育家尹建莉曾说: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用情绪管教孩子,让孩子在紧张动乱的环境中长大,是最大的家庭悲剧。父母情绪稳定、遇事淡定从容,孩子也会阳光自信、乐观积极;而父母时常控制不住脾气,则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阴影。一个爸爸,工作中遇到不少烦心事,刚刚过了很糟糕的一天。他心事重重地回家,一进门,看见儿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着零食。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心情不好,你能不能先去乖乖写作业。”如果孩子还是不听,可以先把自己关在屋里,冷处理一下,等孩子缓过神来,再慢慢讲道理。罗佩说,父母有情绪很正常,让谁压抑情绪都不可取,但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学会“积极暂停”。感觉要发火了,先出门走走,让自己安静下。就要开口责骂了,先喝杯水,平复一下心绪。别让情绪以伤害、侮辱、打击的方式宣泄出来,要让孩子捕捉到我们的真实感受与意图。妈妈一听,立马数落她:“钱都交了,你这样对得起我吗? 不去上课,就别再和我说话!”其实,女儿不想去的原因,不过就是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心里有些抵触。想用几句抱怨,让妈妈多关注她一下。罗佩说,这位妈妈如果先问清楚原因,帮孩子打开心扉,或许就能顺利解决问题。这天回家,他一进门就看见儿子在打游戏,就气呼呼地关掉游戏机,勒令儿子马上去学习。可一个小时过去,他发现儿子还在磨蹭。正准备发火时,却听到儿子说:“爸爸,作业早写完了,我不知道还要学什么? ”这下,他才恍然明白,他从来没有给孩子具体的要求,平常说的,都是很笼统的“你要听话”、“不要贪玩”......意识到这一点,他马上和儿子一起制定了学习、运动、作息的计划表。“最无用的父母只会发脾气,而聪明的家长,都尽量教孩子做事,不给他们调皮捣蛋的机会。”“教育中,家长们很容易陷入'情绪漩涡’,用暴戾之气震慑孩子。”而用情绪管教孩子,那结果只能是,复刻出一只和他们一样的“情绪野兽”。只有和孩子建立感情链接,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把他们送回正轨。养育一个孩子很累很不容易,做父母的也是在摸索中前行,会烦躁、会崩溃、会不知所措。和孩子一起成长,努力去成为更理智、更温和的父母,然后与孩子一起奔赴更幸福的未来。点个“在看”,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