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爱玲曾写过一段话:
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斗争”不在少数。 家庭关系一旦出现裂痕,生活也会随之风浪四起。 从古至今,“婆媳关系”都是家庭矛盾中绕不开的热门话题。 婆媳针锋相对,丈夫手足无措,争吵声不断,眼泪止不住,怨气日日增。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
然而近几年,有一种“新型婆媳关系”渐渐开始流行,不仅维护了大家庭的和睦,还能让小家庭收获更多福气。 一个家庭,从这3件事做起,婆媳矛盾少,人和事事兴,自会家和日子旺。 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撑起“一个人”的底气: 金钱能独立,夫妻能扛事,凡事靠自己 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成年人过好生活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
但很多人在成家之后,却没有独自生存、维持小家的能力,还想着依靠父母。 时间久了,就变成了“夫妻”共同啃老。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老人心中难免会有怨言,家庭关系也会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 有对七旬老夫妻的哭诉曾一度在全网刷屏: 通过他们的自述可以得知,她和老伴退休后没过多久,儿媳就怀孕了。 随后,他们便去儿子家帮忙带孩子。 从那之后,他们几乎承担了儿子家里的大小事务,就连孩子的奶粉钱都需要他们付。 而儿子儿媳闲暇时间也只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 家里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儿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他们来解决,缺钱的时候就会直接问他们要钱。 由于上班路远,儿媳提出想买辆新车,需要十五万。 但夫妻俩又没有存款,于是打起了他们退休金的主意。 如今两位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实在难以忍受这样的负重。 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僵,和儿媳更是几乎没有交流。 不禁想起涂磊在节目里曾提到的一段话:
事实上,不管作为丈夫,还是身为妻子,应该拥有共同担起一个家的能力。 婆媳关系中,很多矛盾的源头就在于: 夫妻在经济方面不独立,遇到事情只会靠父母。 家庭责任的缺失,亲情付出的不对等,彼此期望值过高,关系只会逐渐走向难以挽救的深渊。 热播剧《人世间》里,周母和儿媳郑娟的相处模式,让很多人直呼甚是羡慕。 周家的孩子里,周秉昆夫妇是为周家付出最多的那个,也是陪伴父母时间最久的那个。 生活上,他们自力更生,一点一滴攒下积蓄,靠自身的本事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秉昆入狱后,郑娟又凭借卖冰棍、烤红薯等养家。 坎坷再多她也不怕,始终坚信,只要家不散一切都会好起来。 有了秉昆和郑娟的坚持,周家的天一直没塌,而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周父周母的认可。 有一次,周秉昆和郑娟因为琐事吵架了,周母得知后,立马上前安慰儿媳:
正是因为他们能顾好自己的小家,不用再为生计之类的问题担忧。 周家两代人才能有余力去处理好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让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作家刘同有个观点说得很对:
永远别忘了,婆媳关系的前提,是婚姻关系。 夫妻之间,首先把自己的婚姻生活打理好,金钱独立,遇事能扛,才能让家庭矛盾化于无声之中。 一个家庭中,人人都承担起自己该肩负的责任,家里自然会充满欢声笑语,再无嫌隙可言。 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长辈有边界,晚辈有规矩,相处有分寸 看过一段采访,可谓是“人间清醒”。 记者问一位阿姨:“子女结婚后,父母能多管吗?” 阿姨回答道:“平时都不怎么管,去管人家干什么?” 随后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如果自己的婆婆总是管自己,她也会不高兴的。 在她看来,管得多了,事也会多;只有不管,才不会有那么多事。 记者又问阿姨:“父母管自己的孩子不是应该的吗?” 阿姨听后解释称:“我会关心,但不会多插手,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记者又询问:
这位阿姨思考了片刻回应道:
评论区纷纷点赞,如果每位婆婆都能保持这样的分寸感,那这个世界上不知会减少多少“闹剧”。 儿女成家后,为了柴米油盐,为了一日三餐,吵吵闹闹、磕磕绊绊都实属正常。 身为父母,尽量不要插手孩子的感情问题,亲疏有度,才能远近相安。 家里有位亲戚,总是在背后指指点点儿媳的错处,时常抛开事实不谈偏袒儿子。 出门在外,还要将自己的“家丑”当作谈资告知他人,甚至言语间还透露出他们的婚姻无法长久的想法。 儿子儿媳之间,原本只存在一些小冲突。 可在老人的搅合下,已然变成大问题,婚姻状态变得岌岌可危。 作家周国平说:
人老了,专注自己的生活就好。 别再随意掺和儿女的家事,否则激化了矛盾,家就散了。 作为晚辈,不管心中有多少不满,对待老人也不要失了规矩和礼节。 懂得尊重父母,也会赢得相应的尊重。 长辈有边界,不破坏儿女的感情,不评判子女的家事。 管住自己的嘴,停止过度的干涉,家庭关系自然会相处得当。 晚辈有规矩,可以不认同老人的想法和观念。 但尽可能做到尊重的态度,不要过分责备,别逞一时口舌之快。 相处有分寸,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近了太烫,远了太凉,恰到好处才舒服。 一家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父母有父母的天地,子女有子女的幸福。 彼此挂念,互不干涉;常常探望,相亲相爱。 守住“一个家”的和气: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家和万事兴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
诚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高级的炫富莫过于“和顺”二字。 一家人在一起,最好的相处方式莫过于“不争”二字。 大事上不糊涂:儿子拎得清,不“和稀泥”; 婆婆明事理,不“挑刺”;儿媳懂让步,不“情绪化处事”。 小事不计较:不翻旧账,不争对错; 事事有商量,彼此能理解,家里才能始终温暖常存。 综艺《婆婆与妈妈》中,演员秦昊的母亲谈到了对于“婆媳关系”的看法。 她认为,世界上的婆媳关系,其实只要包容,家里的问题都能解决。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相互的,总想着收获,却不想付出,那不行。 在和儿媳伊能静的相处过程中,她从不会以“过来人”的姿态给伊能静和秦昊夫妻立规矩,也不会用“婆婆”的身份给儿媳施压。 伊能静总觉得秦昊不够重视自己,心里不满,婆婆就会宽慰:
随后她还会告诉儿子,应该多夸赞伊能静,给予她精神上的支持。 当夫妻俩发生争吵时,她从不会在一旁拱火,而是多替儿媳说话,帮助缓和家庭矛盾。 充满智慧的婆婆,被爱包围的儿媳,不推卸责任的儿子,母慈子孝,夫妻恩爱,是多少人向往中的生活。 俗话说得好:
一个家庭里,有包容,才有温暖;有迁就,才有长长久久的幸福。 家庭和睦,就算日子再苦,也总有甜意; 家人心齐,就算生活再难,也总能安心。 永远别忘了:守住一个家的和气,就是守住了漫漫余生的福气。 主持人蔡康永讲到过一个观点:
人生在世,经营好家庭,处理好关系,是幸福的根源所在。 一家人在一起,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日子终能越过越好,家运也会越来越兴旺。 点个在看,愿你拥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幸福圆满的过完这一生。 *作者:枳为橙,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