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古稀老人赵 2024-01-05 发布于北京

熊向晖是我党杰出的特工情报人员,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他打入胡宗南身边,从事地下工作十二年,为党提供了大量的情报消息。然而,在家人的眼里,熊向晖又是另一副样子,他的孩子表示他是有趣的人。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使得家里唯一的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得知后哭笑不得。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父亲的传奇人生

熊向晖原名熊汇荃,出生于山东,爷爷是京师法律大学堂法政系毕业生,曾是山东掖县的县长。小时候的熊向晖聪颖勤奋,被爷爷寄予厚望。

1936年夏季,17岁的熊向晖从南京中学考入了清华大学,当年年底,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1938年1月,熊向晖在组织的指示下,去报名参加了服务团,受到胡宗南的接见,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回答胡宗南的问题时,他故意不站起来,只是举起右手。当晚,胡宗南约熊向晖谈话,他不卑不亢,大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获得了胡宗南的赞赏。

这次谈话,让胡宗南对熊向晖寄予厚望,决定将其培养成栋梁之材。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当天晚上,熊向晖就来到了汉口,向董必武报告了他的情况。在这之前,周总理就已经决定开辟“隐蔽战线”。

胡宗南是蒋介石最有才干的军官,深得蒋介石器重,因此,熊向晖所处之地是非常凶险的,周恩来送给了他八个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一去,熊向晖便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地下工作生涯。胡宗南对熊向晖非常器重,把他送到了黄埔军校,临走之前还送给他一块瑞士手表。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当年十月,胡宗南还安排熊向晖的爷爷奶奶移居西安,给予生活费,并前往探望。

1939年,熊向晖毕业之后,成为了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

不久之后,他就被破格提升为上尉,对他信任有加。然而,20岁的熊向晖能有如此的定力也实属不易,他也曾迷茫过,私自去寻找过党组织,可惜也未能如愿。

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紧张,熊向晖也对自己的任务越来越清晰了。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1943年年夏季,熊向晖得知胡宗南正准备闪击延安,攻占陕甘宁边区。这个计划对延安的威胁非常大,因为那个时候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全在抗日前线,延安几乎没有军队守卫。

熊向晖立即向党组织报告了这一情况。延安得知情况后,竟然公开了情报,这让熊向晖的处境非常危险。

后来,朱德给胡宗南发去了电报,正好是熊向晖签收,他看到后真正感受到了危险,不过,他还是把电报送给了胡宗南。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胡宗南把电报看了两遍,对当前的事情征求熊向晖的意见。熊向晖表示,进行秘密审查,包括他。但胡宗南并没有怀疑他,当晚还让他参加了军事会议。这件泄密的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

在后来的斗争中,熊向晖的情报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毛主席也大赞他能顶好几个师。

抗战胜利后不久,胡宗南决定推荐熊向晖去美国留学。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他还是让熊向晖打完延安再走。熊向晖回到南京后不久,胡宗南交给他两份秘密文件,一份是攻略延安的方案,一份是陕北解放军兵力配置情况。

胡宗南让他画一份军事草图,并起草一份施政纲领。

熊向晖回到房间之后,细细研究,才发现蒋介石这次派了15万人进攻延安,他迅速抄下了文件。当晚,趁着胡宗南外出,他将所有的内容记在脑海中,背下来,将情报烧毁,冲进了马桶。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第二天,他找到秘密联系人,把所有的情报一一告知。3月10日晚,胡宗南召集人员开会,部署进攻延安的方略,他们已经探测出我军各级指挥部的位置,这关系到党中央及整个陕甘宁边区的安危。

开完会后之后,他不知该如何把情报送出去,最后只能咬牙,违反秘密工作常规。

把情报给在纸上,放在信封里,外面套着第一战区司令部长专用信封,派每日往返洛川县的胡宗南的机要通信员送西安交给他战地服务团的朋友。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就这样,这封情报,通过层层保密护送,安全送到了延安。党中央决定放弃延安,如果这次没有熊向晖的情报,我党很有可能会被消灭。难怪毛主席都会说,熊向晖能顶一个师。

在众人的眼里,熊向晖是个传奇人物,但在孩子们的眼里,熊向晖是个有趣的老爹。

孩子眼里的有趣老爹

小时候的他们,不知道父亲是干什么的,在孩子们看来,直到上小学五年级,都不清楚父亲的工作,也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五年级的冬天,熊蕾去医院做眼病的手术,等她做完手术天黑了。妈妈把她带到了钓鱼台宾馆,还在那里蹭了一顿饭。

饭后,老爹和其他叔叔伯伯玩牌打麻将,妈妈和几位阿姨在理发师做头发,把她安排到了礼堂看演出。她看不懂,四处张望,看到了观众中坐着的周恩来总理。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熊蕾赶紧向妈妈报告这个消息,后来在礼堂的大厅里,见到了周总理,周恩来把她叫过去拉家常,问他爸爸是谁?

她就说了一个“熊”字,总理一下子就说出了父亲的名字,说认识他。熊蕾不明白这个大人物怎么会认识父亲。

直到多年后,她才知道,父亲和周总理的关系在抗战之初就开始了,一直都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从那以后,熊蕾感觉到父亲可能没有那么平凡,上了中学之后,一位大姐姐给她讲述了父亲当年做地下工作的故事。

1971年夏季,熊向晖参加秘密访华的基辛格,正好熊蕾从东北农场回来北京探亲。即便如此,熊向晖也没有向女儿透露一分。

那些日子,她总是见不到父亲,她问父亲在干什么,父亲说道他不能讲。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临走前,她想要见父亲一面,但他回不去,问他在忙什么也没有回答。告诉他,过几天就会知道。后来,她在广播中才知道父亲是接待基辛格去了。

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问她,父亲是怎么教育你的?这句话,可把熊蕾问住了,因为她从来没觉得父亲教育过她。好像也从没刻意把他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让他们自由发展。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在她上初中的时候,一年寒假,父母被安排到广东从化疗养,父亲也让他和哥哥见识一下南国风光,那一次他们玩得很痛快。但寒假即将结束,作业中的两篇读后感她只完成了一篇,熊蕾有些着急。

父亲却表示,跟你们老师讲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难道写一篇游记不能顶一篇读后感吗?父亲的另类想法,让熊蕾很是诧异,但她并没有这样的胆量。

不过,这也让熊蕾记住了父亲所说的“行万里路”,多年后她在美国留学,创下了400美元穷游美国的光辉记录。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1970年初,她在天津南开大学上学时,学校给他们英文专业请来了两个外国教师,说是通过我驻英使馆请来的,但学校的领导却不相信他们,让他们要保持革命警惕。

熊蕾回家的时候,跟父亲讲了这个事情,父亲却不屑地说道:

“怎么那么没有自信?你们系200多工农兵学员,怎么就影响不了两个外国人,反而让两个外国人影响你们?”

这样的做法,让父亲很看不起。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说起父亲的事情,熊蕾总是能说出很多事情。他在工作上的才干众所周知,但在生活方面是比较低能的。他在家里的时候,什么都不干,也不会干。

一次三八妇女节,他们准备出门玩耍,留着父亲独自在家里。临走前,安顿他怎么热饭,怎么给炉子加煤炭。回来之后,饭没吃,炉子早就灭了。他的中饭是去邻居家吃了一顿。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还有一件更令人搞笑的事情。1970年春节,母亲要去南京看外婆,当时她在东北的农场,春

节不能回家,哥哥在北京的工厂,一个星期回来一次。这样,家里又留下了父亲一个人。

他不会做饭,只能让他去机关食堂吃饭,但是家里还养着三只鸡,准备过春节吃的,怎么办?那年北京的副食品供应很紧张,干什么都要票,这三只鸡只能作为春节的年货。

哥哥去工厂前,告诉他,你每次吃完饭回来,就喂他们一把米。并告诉他米袋子在哪里。父亲也答应了。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当一个星期后,哥哥回来发现三只鸡全死了。父亲也很无辜,说自己每次吃完饭都喂了它们米了。哥哥在养鸡的房子里查看,却在墙角发现一个敌敌畏的瓶子。

原来,父亲只知道喂它们米,不知道还要喂水,三只鸡渴的不行,只好找到那瓶敌敌畏“服毒自尽”了。这件事让全家人哭笑不得,哥哥也非常后悔。

1970年春节熊向晖独自在家,三只鸡“服毒自尽”,全家人哭笑不得

熊向晖是一位传奇人物,殊不知,生活里的他也是一个需要家人料理家务的人,这是令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