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动就出汗是气血“漏了”。一个中成药,把气血收住,汗就少了

 wen9600 2024-01-05 发布于辽宁

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出汗,吃个饭就满头大汗,晚上睡觉也容易出汗,天气一暖和,身上的汗就止不住的流,这样的人在中医上讲,多属于气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和量与正常有所不同,则有可能是气血“漏了”。

中医认为,出汗过多与气血不足、气阴两虚有关。当人体气血不足时,毛孔就会打开,导致汗液外泄。同时,气阴两虚也会导致出汗过多,这类人的出汗往往表现为自汗或盗汗。

出汗过多会导致什么后果?

出汗越多,气就越虚。这叫“气随津脱”;同时,越出汗,血也会越虚,这叫“津血同源”,中医典籍里也有讲到:“久汗之人必无完血”。时间久了,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化气,人的体质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气血虚的“汗证”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气血虚,听起来好像是个很专业的医学名词。但其实,它离我们并不远。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做什么剧烈运动,但就是不停地出汗,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你简直比蒸笼里的包子还要蒸得出汗!这其实可能就是气血虚的“汗证”表现之一。

那么,气血虚的“汗证”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无缘无故地出汗。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但就是觉得热,然后开始出汗。这种无缘无故的出汗,其实就是气血虚的一种表现。

其次,这种出汗往往是全身性的。不仅仅是额头、脖子这些容易出汗的地方,甚至手心、脚心都可能会出汗。这也是气血虚的一个典型症状。

最后,这种出汗还可能伴随着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头晕、乏力、心悸等。如果你发现自己不仅容易出汗,还经常觉得累、头晕,那可能就是气血虚的表现了。

具体该如何治疗呢?

今天罗医生要给大家分享的“止汗名方”就是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牡蛎散”,可以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我们耳熟能详的中成药“玉屏风颗粒”、“虚汗停颗粒”等大多都是由这个方子演变而来。

组成:黄芪、麻黄根、煅牡蛎、小麦。

一动就出汗是气血“漏了”。一个中成药,把气血收住,汗就少了

很多人说:“罗医生,中药确实好,但是喝起来太苦,煎药也不方便,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建议大家选用中成药:虚汗停颗粒

组成:黄芪、糯稻根、煅牡蛎、浮小麦、大枣。

中成药与原方略有不同,用糯稻根替换了麻黄根,浮小麦替换了小麦,另加了大枣。

这样改动有什么道理吗?

1、糯稻根替换了麻黄根:糯稻根是植物糯稻的干燥根茎,功效类似于麻黄根,都能固表止汗。糯稻根性质平和,此外,它还能生津。有一种说法:气虚则自汗,阴虚则盗汗,如果有阴虚的症状,糯稻根可以滋阴,补充津液。

2、浮小麦替换了小麦:清代医家汪昂的《医方集解》中,就将牡蛎散原方中小麦改为浮小麦。止汗之力更强,但养心之功稍逊。很多人说“我知道小麦,浮小麦是什么呢?”小麦是正常灌浆的种子,质量重;而浮小麦瘪瘦,不够饱满,质量轻,能浮于水面。所以药性走表,能除浮热,止汗力强。

3、加入大枣:补脾益气,可以帮助黄芪固表。

讲到这里,如果你有出汗过多的问题,知道该怎么调理了吗?最后提醒大家:这个药物饭前服用效果更好。如果感冒了,暂时不要用。因为感冒时会有汗或者要发汗,这是实证,可不是虚症的自汗盗汗。

本期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一动就出汗是气血“漏了”。一个中成药,把气血收住,汗就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