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富春江统族董槐谱过程的分析

 荷香月暖 2024-01-05 发布于广西
族谱研究

  浙江富春江统族董槐谱过程的分析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本文从网络文献《我族浙江董氏始祖探讨与质疑》、董顺庆(董仁青)撰《董宗本之父及五子》 结合福建董承荣编撰的《华夏董氏通谱世系卷第一册》,作为分析材料。对浙江富春江一带董氏的族谱进行初步研究:诸族史上多次存在统宗及统谱,出现先祖迁徙时间与世系的多次改动,增加名讳与官爵。研究发现以董文亮公向董宗本或董敦逸两个不同方向靠拢,并出现修谱的纰漏。认为董槐不属于董宗本之后,认可乾隆五十七年富阳《重修董氏宗谱序》“始迁始祖以宋贤相槐为率,其后瓜绵瓞衍”,董槐支系以董槐始列第一世。

一、不同族谱对迁徙浙江董氏的记载

依据《华夏董氏通谱》进行统计,董正的后裔董辛三迁居稠溪、董思义迁居马秣桥、董思敬迁居下埠头、董思贤迁居谊桥陇村;董槐的后裔董世荣(思荣)迁居金砂里上、董世隆迁金砂里下、董文贵迁居大根、董观一迁居杜墓、董观二迁居江南。迁徙基本都在元末明初。当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重要的迁徙。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9

130

131

135

136

 

 

 

 

董敏

[表中楷书为对比用,无迁徙记载]

 

 

 

 

董宗本

董遵

董正

董权

 

 

 

 

 

董辛三

 

 

 

 

 

 

 

董思义

 

 

 

 

 

 

 

董思敬

文亮

 

 

 

 

 

 

董思贤

 

 

 

董龙

 

 

 

 

 

 

 

董槐

董丽

 

 

董世荣

 

 

 

董世隆

 

 

 

董文贵

 

 

 

董观一

 

 

 

董观二

广

 

董淑度

 

董尧

董成祖

 

董宗郁

 

 

 

 

董萃

 

 

 

 

董遵谦

 

 

 

 

 

 

 

 

 

董遵诲

 

 

 

董元亮

 

董少舒

董耀

 

 

 

董纯永

 

董纯永

 

 

 

 

 

董遵谋

 

 

 

 

 

 

 

 

 

 

 

董遵谟

 

 

 

 

 

 

 

 

 

-----------------------------------------------------------------------------------------------

【注解①】P194121世】董敏(涿郡范阳,今今北京西南);

P194122世】董宗本(幽州今北京,拜随州刺史今湖北随州);

P194123世】董遵训徙居浙江富阳【四子:[qí]、旺、广】;p195123世】董遵谦迁居临安辰隆乡;P196123世】董遵谋迁凤阳府天长县(今安徽东部);【董遵诲】

P198125世】董正,迁居武林兴贤巷;

P198126世】董权(字处中)萧邑许贤乡党耆qi里“上董”;P210126世】董淑度(字亚卿)迁居石林香市乌石,

 P205127世】董元亮赠参知政事,P205127世】董元亭入赘兰溪望云乡,

P199129世】董槐隐居南浔(今浙江湖州市南浔区)董丽避居富春临湖里董家衖( xiàng同巷),董丽之子董时p208隐居金砂杜墓大根

P205130世】董少舒字师仲改乡为纯孝乡;p206130世】董纯永迁居福建;P210130世】董成祖(字克宏)迁居婺源牧民坊;

P210131世】董耀yao(字举明,辛三)迁居婺州义乌,

P219135世】董宗郁yù郁)迁徙北木鼓;

P215136世】董辛三迁居大源、望仙、觃yàn口、定居稠溪,P215136世】董思义迁居马秣桥,P215136世】董思敬迁居下埠头;P216136世】董思贤迁居谊桥陇村;p217136世】董世荣(思荣)迁金砂里上、p217136世】董世隆迁金砂里下,p217136世】董文贵迁居大根;p218136世】董观一迁杜墓、p218136世】董观二迁江南;

按页统计:P194121董敏(涿郡范阳,今今北京西南);P194122董宗本(幽州今北京,拜随州刺史今湖北随州);P194123董遵训徙居浙江富阳;p195123董遵谦迁居临安辰隆乡;P196123董遵谋迁凤阳府天长县(今安徽东部);P198125董正,迁居武林兴贤巷;P198126董权(字处中)萧邑许贤乡党耆qi里“上董”;P199129董槐隐居南浔(今浙江湖州市南浔区)董丽避居富春临湖里董家衖( xiàng同巷),董丽之子董时p208隐居金砂杜墓大根P205127董元亮赠参知政事,董元亭入赘兰溪望云乡,130董少舒字师仲改乡为纯孝乡;p206130董纯永迁居福建;P210126董淑度(字亚卿)迁居石林香市乌石,131董耀yao(字举明,行辛三)迁居婺州义乌,130董成祖(字克宏)迁居婺源牧民坊;P215136辛三迁居大源、望仙、觃yàn口、定居稠溪,136董思义迁居马秣桥,136董思敬迁居下埠头;P216136董思贤迁居谊桥陇村;p217136董世荣(思荣)迁金砂里上、136董世隆迁金砂里下,【136】董文贵迁居大根;p218136董观一迁杜墓、136董观二迁江南;P219135董宗郁(yù郁)迁徙北木鼓。……

 对《富春董氏宗谱序》、《永康董坑董氏宗谱》、《临安桃源董氏宗谱》、《浦阳董氏宗谱》、《富春壶溪董氏宗谱》、《东阳花山董氏宗谱》、《萧山董家桥董氏宗谱》进行概括董元原籍山东有《永康董坑董氏宗谱》,以东瓯仙居县青平乡洞桥人),迁居婺州吴德县怀兴乡浦墟村安坑有记吴宁县怀德乡浦墟村安坑);董正字公平,迁居武林(虎林)兴贤巷,董正之子董权迁徙萧山之许贤乡党耆里(又载《富春董氏宗谱序》文亮公南渡迁居武林之兴贤坊,另载迁浦阳德政乡县东武邑,复迁许贤乡上石花墙曰上董;则属于混同,董正依据世系与时间应该对应为董文亮(然谱序对应宗本公长子即三世董遵训)。又载“《永康董坑董氏宗谱》:董元的曾孙名遇,字逢吉,正字,徙居武邑白眉山下董村”。);董龙,始迁富春之望仙乡(富邑江以南);董槐徙居富邑之江以北;槐后裔分布:下埠头、董家塘、马秣桥、稠溪、大根董文贵、杜墓董观一;辛三公迁富春稠溪;董元公之九世孙董荣(似《通谱》p202“董萃”,通谱无载迁徙,或是疑惑董龙?)迁萧邑之上名花墙;二十四世董达(似《通谱》p22520世董达,通谱无载迁徙)迁浦阳东溪……

--------------------------------------------------------------------------------------------------------------------------------------

【注解】、《富春董氏宗谱序》:董元,迁居婺州吴德县怀兴乡浦墟村安坑(吴宁县怀德乡浦墟村安坑);董正字公平,迁居武林(虎林)兴贤巷,董正之子董权迁徙萧山之许贤乡党耆里;文亮公迁居武林之兴贤坊(迁浦阳德政乡县东武邑),复迁许贤乡上石花墙;董龙,始迁富春之望仙乡(富邑江以南);董槐徙居富邑之江以北;槐后裔分布:下埠头、董家塘、马秣桥、稠溪、大根(董文贵)、杜墓(董观一); 辛三公迁富春稠溪;董元公之九世孙董荣迁萧邑之上名花墙。

《永康董坑董氏宗谱》:董敏生子一:董元(东瓯仙居县青平乡洞桥人);董元的曾孙名遇字逢吉、正字,徙居武邑白眉山下董村;董文亮南渡回浙。

《临安桃源董氏宗谱》:……敏时重质(?~834 为三世从孙,以派别之敏公与昌公,皆五世从昆弟也。……敏公生一子宗本,……宗本公讳德……生五子:长遵训、次遵诲、三遵谟、四遵谦、五遵谨

   《浦阳董氏宗谱》:董元原籍山东,迁居东阳安坑;九世孙董荣徙萧山;二十四世董达迁浦阳东溪;

《富春壶溪董氏宗谱》:董元知婺州判,由建康而居吴宁;五世孙文亮、七世孙立相继尚书,世居吴宁;九世孙董荣迁萧邑之上名花墙。五世有礼公始迁浦阳,复徏萧邑、富春。

东阳《花山董氏宗谱》:文亮字汝弼,为富春始祖。

萧山董家桥《萧山董氏宗谱》:始祖董三,从山东迁居浙江,葬萧山许贤之党耆里;正字公平,其子权由是籍居萧山之党耆里;远祖文亮公南渡徙居萧山之许贤乡,曰上董。

二、七宗谱记载存在的差异

名讳虽然是修谱的细微变化,确是能够与名人连接的最简便方式。也能够从每次修谱变化,发现其纰漏,予以捕足到一线希望,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从而撬开研究的大门。

(一)、记载名讳的差异

      董元,《临安桃源董氏宗谱》以“文肃公讳敏,……敏时重质为三世从孙,以派别之敏公与昌公。……宗本公讳德,……生五子:长遵训、次遵诲、三遵谟、四遵谦、五遵谨”;又有“元公讳敏者”(咸丰九年1859《富春已未新修谱序》);“董元字乾亨”(摘自《永康董坑董氏宗谱》)。

    因此,有元公讳敏、文肃公讳敏、董元字乾亨。此处已经把文肃公、乾享公、敏公融合一起,作为同一人;“始祖元,……其父(敏),仕婺之府尹”(摘自《永康董坑董氏宗谱》),该序把“董敏作为董元的父亲”,是不同一人。

  2、从记载董正字公平迁居武林(虎林)兴贤巷,董正之子董权迁徙萧山之许贤乡党耆里。与五世孙文亮公南渡迁居武林之兴贤坊(迁浦阳德政乡县东武邑),复迁许贤乡上石花墙进行对比。显然,依据同列为“五世孙”,《富春壶溪董氏宗谱》以及元大德二年(1298)《富春董氏源流序》皆以“(元公)传五世孙文亮”。迁徙基本一致,若依此,董正字公平与文亮公是混同的;

然康熙壬午1702《富春董氏诸族合修宗谱序》又把董正公与文亮公并列记载?康熙癸末(1703《富春董氏宗谱序》明确“始祖讳遵训,字道明,谥文亮,公系宗本公长子”,显然此处文亮公不是“元公五世裔孙” ,而是“元公”之孙。此处把“文亮”对接“遵训”。

《富春董氏宗谱序》明确“始祖讳遵训字道明谥文亮”,然《永康董坑董氏宗谱》以“董元七世孙董文亮公(名敦逸,谥号文亮),南渡【注明:《董氏始祖探讨与质疑》以“董元十七是孙”应属于“七世孙”的笔误】。此处,又把文亮公对接上“董敦逸”。

 “文亮,字汝弼,为富春始祖,故起一世”(见《东阳花山董氏宗谱》

萧山董家桥“我始祖董三都事授任浙江后” (摘自《萧山董氏宗谱》·至大三年1310庚戌序、万历二十六年1598序…等)结合“自宋世文亮公由广川迁萧山之许贤乡曰上董。族谱首当原始自文亮公”(摘自萧山董家桥《萧山董氏宗谱》·凡例及道光十六年1836序),则文亮公是排行“董三”还是名讳,语焉不详。

因此,文亮、字道明、字汝弼、讳遵训、名敦逸,都是在修谱中出现的变化。其作用起码有二:或是统宗联宗,或是对接名门望族。

(二)、记载时间的差异

  1、迁徙时间的差异

1)董元的迁徙

 “唐贞观627649初,有董元者任婺州判,因吴宁安坑里族之美,遂迁居焉”(见:元大德二年(1298)《富春壶溪董氏宗谱序》);“先自董元居山东,唐乾宁间(894898)任婺判司”。(见:明隆庆庚午(1570)《重修富春董氏族谱序》)“元公讳敏者,潞王清泰二年935为兵部尚书,居范阳来此憩居”。(摘自咸丰九年1859《富春已未新修谱序》)。因同属于咸丰九年1859《富春已未新修谱序》修谱,为了适应“董宗本,汉随州刺史。宋太祖往依焉”(见(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六十一》)的时间与年龄,“咸宁间(咸宁,275年~2804月,西晋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年号,唐无此年号),元公任婺之司判”(摘自咸丰九年1859《富春已未新修谱序》)应属于“唐乾宁间(894898)或“唐咸通间860873)至唐乾宁间”的意思所出现的误笔。显然,同是富春族谱,不同时期在调整元公不同的时间。 董元也有从山东、范阳(涿州市或今北京市)不同地点迁徙至浙江,也有以原住民记载,也有祖籍陕西巩昌府。

“唐咸通年间860874董元字乾享为晋江宁,后任婺州通判”(摘自永康董坑《董氏宗谱》);“文肃公讳敏(874936),……昭宗时(889904)召为司马,出镇范阳涿州……至唐潞王清泰二年935乙末,为兵部尚书。(摘自临安桃源《董氏宗谱》);“始祖元,原籍山东,唐咸通间860873迁居东阳安坑”(摘自《浦阳董氏宗谱》);“知董元为婺州判同,自贞观627649时由建康而居吴宁,实为丞相(董文亮)七世祖”。(摘自唐元和十三年(808)《富春壶溪董氏宗谱》);“唐贞观初627649有董元者,任婺州判”(摘自富春壶溪《董氏宗谱》·元大德二年1298《富春董氏源流》序)。

各地族谱出现贞观627649初、咸通间860873)、唐乾宁间(894898)、唐潞王清泰二年935),就出现四种不同的时间。

研究族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频频修改时间是因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当然直接考虑的是人员之间,特别是与列入正史的名人有关。毕竟,史载董宗本、董遵诲父子,董元之后直接连接需要时间无太大偏差,才导致不断时间调整。依据董遵诲去世时间可知其生于921年,宗本900年生,董元870年生,宋太祖依附在45岁,则在935年。我们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疑问:该族谱世系原来是否真的存在宗本父子世系

【注解】:(元)托克托《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传》:“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948年)麾下……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周显德初(955,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间955959),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遵诲之舅也,表遵诲从行。……,六年(959),从韩通平雄、霸二州。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太祖每避之。……遵诲奏曰:'母氏在幽州……’……三年(962),召归,再迁为散员都虞候。乾德六年(968),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太平兴国六年(981),卒,年五十六。……录其子嗣宗、嗣荣为殿直。”

2)文亮公的迁徙

“宋冢宰(冢宰: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文亮公因南渡1129以来,自山东而迁居武林之兴贤坊,复迁越之许贤乡”(康熙壬午(1702)富春谱《自序》);“传至文亮公宋绍兴元年(1131)为吏部尚书”(康熙壬午(1702)《富春董氏诸族合修宗谱序》)

有《新唐书·卷七十三·表第十三下·宰相世系三下》:“瀵上五门薛氏大房:遵诚,奉礼郎;遵诲,协律郎;遵训,太常寺太祝。”薛遵训为太常寺太祝,但既然董遵训为宋冢宰,史无载,必属杜撰或杜撰官名。

----------------------------------------------------------------------------------------------

【注解④】(元)托克托《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周公作六典,自天官冢宰而下,……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注解⑤】(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七九六一》:“李大隐先生集大宋中兴雅靖康二年(1127)都城失御二圣北狩。夏五月朔。皇帝即位于南京。改元建炎。秋九月移跸维扬以系中原之望。三年(1129)春大驾南渡。于是遣。使请和。”;

(清)高宗弘历《御制诗集·四集·卷四十九》:“辽与宋南北分疆,较金之于宋虽亦相仿。然金兵直破汴京,驱徽钦北去,逼令高宗仓皇南渡一线偏安。及孝宗时犹具书称:侄不敢失,事大之礼。”;

(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卷四十二》:“建炎南渡,大家巨室焚剽之,馀转徙于山区海隅之间,殆无几矣”;

  2、生辰时间差异

1)、“文肃公讳敏,祖籍陕西巩昌府,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甲午正月初五日戊时。敏时'重质’为三世从孙,以派别之敏公与昌公,皆五世从昆弟也。昭宗时(889904)召为司马,出镇范阳涿州,遂因以为居。天佑二年(905)朱全忠弑帝并杀诸王,禅唐即位改国号梁。……卒于(晋天福元年)丙申年(936)五月初一日,葬于房山。……生一子宗本”(摘自《临安桃源董氏宗谱》)。该谱又把御史中丞,赠尚书右仆射的董重质与董敏的关系,甚至董昌都连接起来。但与上文迁徙的出现四种不同的迁徙时间中的贞观(627649)初、咸通间(860873)有矛盾。

(元)托克托《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传》::“太平兴国六年(981),卒,年五十六。” 可知董遵诲(925981),与网络文献董顺庆撰《董宗本之父及五子》“遵训公讳道明925--989)、遵诲公讳道安927--981”的推测有差别。

【注解】:《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一·董重质传》:“董重质,本淮西牙将,吴少诚之子婿也。……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督兵淮西,至郾城,元济乃悉发左右及守城之卒,委重质而拒度。……十五年(820),征入,授左神武军将军,知军事,兼御史中丞。仍赐金帛,与有功者等。寻授盐州刺史,又迁左右神策及诸道剑南西川行营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太和四年(830),又转夏绥银宥节度使。五年(831),就加检校工部尚书。重质训兵立法,羌戎畏服。八年(834)八月卒,赠尚书右仆射”。

2)、 “文亮字汝弼,……生于宋哲宗天佑戊辰年(1088)四月初十日申时”(摘自《东阳花山董氏宗谱》)与“始祖讳遵训,字道明,谥文亮,公系宗本公长子,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庚申四月初十日子时。”(康熙癸末(1703)《富春谱序》)记载不同。

“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太祖每避之。遵诲尝谓太祖曰:每见城上紫云如盖,又梦登高台……”(见(元)托克托《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传》),富春谱以遵训作为“宗本公长子”,宋太祖未登位就遇到“其弟遵诲”,何以未出生?显然,出现自相矛盾。依上文遵诲去世时间可推测遵诲之长孙约在960年出生,则富春谱的文亮公非宗本之长子,而是指向第五世“董正公”。

然,同在(康熙癸末(1703)《富春谱序》),接着载:“南宋绍兴初1131,冢宰文亮公自山东来浙,其子旺为鼎元名臣”(《华夏董氏统谱》p194记载:遵训生子四,次子“旺,宋登状元”),同一谱序既在北宋为官,又在南宋绍兴初为“冢宰”,跨越时空181年。显然,迁徙的来源在“宋室南渡”。

(三)、记载世系的差异

1、“董宗本之五子排序各谱版本有异。富阳:遵训(富阳)、遵谦(临安)、遵诲(四明、会稽)、遵谋(天长)、遵谟(安吉、南京)”(网络文献:董顺庆《董宗本之父及五子》)

2、对元公世系记载有异:“始祖元,本自东瓯仙居县青平乡洞桥人也。……其父敏”(摘自永康董坑《董氏宗谱》)。此谱有董敏为元公之父;有“元公讳敏者”(咸丰九年1859《富春已未新修谱序》)。

“董氏本山东人……元公任婺之司判,因原籍盗生,爱婺风俗之美,遂创迁焉”(咸丰九年(1859)《富春已未新修谱序》);《富春壶溪董氏宗谱》、《浦阳董氏宗谱》与此大致相同。

3、最为含混不清的属文亮公,其时间的记载既有位列宗本公之子,又有位列宗本公字曾孙。

   “唐贞观初,有董元者,任婺州判。因吴宁安坑里族之美,遂迁居焉。传五世孙文亮、七世孙立“相”继“尚书”……唐僖宗光启三年(887)迁萧邑上名花墙,后裔千四、秀四,避兵于浦阳东溪而家焉……”(见《华夏董氏通谱》载:元大德二年(1298)江西行中书省左丞兼平章事 太原人士选题《富春壶溪董氏宗谱序》)。此作为元公五世孙,其后,又把文亮公附会至宗本公长子:“始祖讳遵训,字道明、谥文亮,公系宗本公长子”。(康熙癸末(1703)《富春谱序》)

萧山董家桥以“吾远祖文亮公扈驾南渡徙居上董。自宋世,文亮公由广川迁萧山之许贤乡,曰上董”(摘自萧山董家桥《萧山董氏宗谱》·凡例及道光十六年1836序)。该时间也基本是位列元公五世孙。《富春壶溪董氏宗谱》又有以“至五世有礼公始迁浦阳,复徏萧邑、富春,厥后子孙蕃衍”。

《永康董坑董氏宗谱》把文亮公列为元公的七世孙,并把文亮公作为董敦逸“文亮公讳敦逸(10311101),卒,谥文亮”。谱序的内容基本往董敦逸的年代人物上多加润色:“宋高宗南渡回浙”、“曾极言蔡京10471126过恶”。

因此,出现两个极端,把文亮公往宗本之子考,就把时间挪前;把文亮公往董敦逸靠,多以宋室南渡作为迁徙。也就出现元公之孙、五世孙、七世孙的差别。以致造成历次修谱上元公的时间差异。

(四)、记载迁徙祖的差异与先祖官爵

1、谱序记载的迁徙祖

富春江大多谱序以“董元”公为始祖:“先自董元居山东”;浦阳以“始祖元,原籍山东,唐咸通间(860873)迁居东阳安坑”;富春壶溪以知董元为婺州判”。因此,富春江、浦阳、富春壶溪以董元为山东籍作为迁徙祖;然在康熙修谱,以“始祖讳遵训、字道明、谥文亮,公系宗本公长子”(康熙癸末1703《富春谱序》)

富阳以南宋右丞相董槐为迁徙祖。“始迁始祖以宋贤相槐为率,其后瓜绵瓞衍,棋布星罗下埠头、董家塘、马秣桥、稠溪、大根、杜墓皆统此大宗(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董氏宗谱序》),富阳一支是以董槐作为迁徙始祖。

永康董坑不把董元作为山东迁徙而来,而是作为原居民。“从仙居青平乡洞桥徙居吴宁安坑,为浙江始祖。董元七世孙董文亮公(名敦逸谥号文亮)……随宋高宗南渡回浙”

临安桃源以祖籍陕西巩昌府文肃公讳敏为迁徙祖。“昭宗时(889904)召为司马,出镇范阳涿州,遂因以为居。生一子宗本”。

东阳以“文亮字汝弼,为富春始祖,故起一世”(摘自东阳《花山董氏宗谱》)。萧山董家桥以“吾远祖文亮公扈驾南渡徙居上董。……族谱首当原始自文亮公”(摘自《萧山董氏宗谱》·凡例及道光十六年1836序)。因此,东阳与萧山,以文亮公为迁徙祖。

2、谱序记载的官名

主要从富春谱进行分析:初载董元者任婺州判,传五世孙(文亮)、七世孙立相、继尚书。明隆庆庚午1570谱:增加十三世孙讳龙者;康熙壬午1702诸族合修宗谱,康熙壬午增加了:仲氏槐辞相位;把讳龙、讳槐排行千一、千二;讳正字公平为浙江行都司事,旺为鼎元名臣。修改了:讳龙为五世伯氏龙;文亮公为董遵训又是宗本公长子,且“冢宰文亮公”;道光八年1828,大一统,增加百有三十一世等,修改:龙者,为南宋刺史;咸丰九年1859,把元公与敏公统一,“元公讳敏者”,为兵部尚书。

    因此,董元公从婺州判,最后变成为兵部尚书;文亮公从尚书变成冢宰;董龙变成南宋刺史。

    这多少吸收了统谱的一些成分,如永康董坑谱:始祖元七世孙董文亮公(名敦逸谥号文亮),官至宋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临安桃源谱:敏公为司马,生一子宗本,本宗生五子:长遵训、次遵诲、三遵谟、四遵谦、五遵谨。则敏公与元公同一人;富春壶溪谱:五世孙文亮丞相;东阳花山谱:文亮字汝弼,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岁转升吏部尚书。

要统谱,既有北宋时期的文亮公(如《富春壶溪董氏宗谱》)、又有南宋高宗时的文亮公(如《东阳花山董氏宗谱》);既有原南宋的文亮公(明隆庆庚午1570《重修富春董氏族谱序》),后改为北宋的文亮公(康熙癸末(1703)《富春谱序》)。时间在北宋,则靠向董宗本;时间在南渡以后迁徙,多靠向董敦逸。

当然,上文所有以董文亮,很多都特别交代以南宋绍兴初(1131)或宋室南渡(1129)迁徙。如富春谱“文亮公仕至吏部尚书…实高宗绍兴元年(1131)也” (明隆庆庚午1570·《重修富春董氏族谱序》);“宋冢宰文亮公因南渡以来”(康熙壬午1702《富春谱自序》)、“文亮公宋绍兴元年(1131)为吏部尚书”(康熙壬午1702《富春董氏诸族合修宗谱序》)、“南宋绍兴初,冢宰文亮公自山东来浙” (康熙癸末1703《富春谱序》),因“始祖讳遵训、字道明、谥文亮,公系宗本公长子”,靠向董宗本,把文亮公作为董宗本长子遵训。

然而,把董文亮作为《宋史》的董敦逸,却以“南渡”,如“七世孙董文亮公(名敦逸谥号文亮),官至宋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随宋高宗南渡回浙……曾极言蔡京过恶。”(摘自《永康董坑董氏宗谱》),但南渡时候,董敦逸早已去世。

--------------------------------------------------------------------------------------------------------------------------------------

【注解】:(元)托克托《宋史·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十四》董敦逸((10311101),字梦授,吉州永丰人。登进士第,调连州司理参军、知穰县。……元佑六年(1091,北宋),召为监察御史,……绍圣初,1094,北宋),轼、辙失位,刘拯讼敦逸无罪。哲宗记其人,……改工部员外郎,迁殿中待御史、左司谏、侍御史,……徽宗即位(1101,北宋),加直龙图阁、知荆南,召入,为左谏议大夫,敦逸极言蔡京、蔡卞过恶。迁户部侍郎。卒,年六十九。

  三、浙江董氏是否为土著居民

永康董坑《董氏宗谱》以“始祖元,本自东瓯仙居县青平乡洞桥人也……其父敏”,最终以“七世孙董文亮公,名敦逸,官至宋吏部尚书”而南渡回浙。

查阅(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六十九》,浙江绍兴早在东汉末年就出现江东孙氏部将董袭,后魏时的董绍(鲖阳人,今安徽临泉县西北鲖城)起家四门博士,累迁,兼中书舍人……。

历史上永嘉丧乱、安史之乱、宋室南渡,都进行大量的人口转移。在晋、唐、宋时期,形成了三大迁徙高潮。已经与土著融合,也就难以区分土著。

结合户籍依附于门阀,依附农制盛行,世族、豪强与国家争夺农民,荫庇丁口,以及保甲制度,使户籍失实。汉代编户齐民,“案户比民”,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地方豪族的崛起,户籍成为人们身份等级的凭证。依附于贵族下的奴婢没有自己独立的户籍,只能依附于贵族的户籍下。唐代里正据手实造籍,宋代丁产簿等单行户籍,设置各种单行的田亩帐册图簿;明初有鱼鳞册,与黄册并行。因历史上出现人口依附现象。故仅能以居住地区分。

四、诸族合修的记载与排行调整

上文有康熙壬午1702《富春董氏诸族合修宗谱序》,道光八年1828记载“传百有三十一世”的族谱世系变化。明确属于统宗。必然进行大的修改。

升平元年(357)的董龙、董荣,史籍最早在《晋书·苻洪载记》记载,但作为董氏名人的是唐朝的盩厔人(今陕西周至县)董龙。(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六十九》以及(清)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卷三百七十五·董姓部汇考》有名人“董龙”是唐朝人,且与董宗本、董遵诲位置紧邻。是否与富春的董龙有什么关联,就无法可考了。然富春的讳龙,从明隆庆庚午1570)的十三世,到康熙癸未(1703)诸族合修,变成七世,后与南宋董槐成为兄弟。道光大一统修谱,成为百三十五世(如:元统二年1334甲戌题《萧山董家桥董氏宗谱》:“仲舒之四十世名正,字公平”),统在董仲舒,当然,元朝出现统谱的全国少见,大都在明清时期。关键的是前两次世系从十三世变成七世,应该是逐步调整至董槐时期。首先迁徙的为“千一公”,其次是“千二公”。“迁浙始祖以宋冢宰文亮公为率,厥后自龙公、槐公、丽公、辛三公肇基富春”。(光绪十二年1886富春《丙戍重修宗谱序》)四支统在董宗本长子之后。应是“讳龙”一支进行主动统宗,其他支系也积极参与。然从乾隆五十七年(1792董槐一支《重修董氏宗谱序》),“始迁始祖以宋贤相槐为率”,则尚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统此大宗”至少也小范围统宗。

至于董宗本有没有五子,史籍没有记载,也就难以考证了。至于诸族在自修族谱时候,也类似上文不断增加名讳、修改时间、世系,如今也难以考证了。

2011524日“千里草世界”的《我族浙江董氏始祖探讨与质疑》一文论证:“许多谱中均有所谓'唐德宗御使’、'韩愈的文章’,不难看出,那个董丞相原形就是董晋,但董晋并不是吴宁人,这个吴宁董丞相(董文亮)是塑造的人物。同样,另一个董文亮的原形又是宋时的董敦逸,观其官、察其事均多有雷同。……是宋朝董姓名臣,当然要攀了”。本人因资料缺乏,无法窥见“唐德宗御史”以及韩愈等内容,当然谱有“冢宰”记载,本文因资料缺乏,仅仅以《董氏始祖探讨与质疑》,并查阅《华夏董氏通谱》世系,进行分析论证。

 从《董遵诲传》可知“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但要附会自唐朝重臣,有董晋(724799)、董重质?834 、董昌(847? 896),等,既然从董宗本追溯,只能攀附至董重质相对可信一些。

“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见:(宋)苏洵《嘉佑集·卷十四·谱例》)。然《富春壶溪董氏宗谱》能够有唐元和十三年(808)《吴宁董丞相宗谱序》,算是稀奇的,我觉得不可采信。

藁城董士选(12531321)是长期在湖广、浙西、建康、江西等地任职,“元贞二年,董士选为江西行省左丞”,“仁宗初(1311)与弟士珍俱召。除荣禄大夫,陕西行省平章。岁余,谒告得旨,给驿还家。” 。在大德二年也还没有到陕西。“成宗即位,佥行枢密院于建康。未几,拜江西行省左丞。……久之,出为江浙行省右丞,迁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迁陕西。”,其祖父“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何以用太原人呢?

然该“士选”前,特意标注“太原人”。董士选的祖父是董俊。历史上有多位董俊,那作序者又扯到明朝太原人董俊。祖籍太原的董俊为莱州府兵部尚书。那么,富春最早的谱,《富春壶溪董氏宗谱》能够有唐元和十三年(808)《吴宁董丞相宗谱序》不可信;而元大德二年(1298)董士选题的《富春壶溪董氏宗谱序》,应是托名以“太原人董士选”作序,托名而作在明朝中期。《说文解字》云:“元,始也。从一从兀”;《春秋繁露·垂政》:“元犹原也”,《潜夫论·本训》:“必先原元而本本”。所谓取“元公”为最早迁徙祖也可能取“一元复始”之义。

【注解】:(元)吴澄《吴文正集·卷六十四》:“讳士选,字舜卿,忠烈之孙、忠献之子也……二十八年(1291),授骠骑卫上将军,江淮行省左丞。后改佥江南行枢密院事。浙有淀山湖,治赣属县狂民。去赣时,民数万遮道拜送。曰:父母生我人于有生之初,今公生我于既死之后,我无以报德,惟天能报公也。遂立生祠,祠公焉。迁南台御史中丞,入佥枢密院事。出为江浙行省右丞,徙河南,不赴。  武宗立(1308),除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亦不赴。仁宗初(1311)与弟士珍俱召。除荣禄大夫,陕西行省平章。岁余,谒告得旨,给驿还家。灌园种田,琴书自娱,宾客过从,谈笑终日。世事了不关心,卧疾五载竟弗疗。至治元年(1321)正月二十三日薨,年六十九。……”

(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三·董士选传》:“世祖尝呼文炳曰董大哥,故帝以二哥呼士选。久之出为江浙行省右丞,迁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迁陕西。”

   【注解⑨】:(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兵部尚书表“董俊,山西太原人,洪武初年举人才,十二年任,十三年致仕”;

(清)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三十四》:“自今庶官有才能,居下位者不次用。于是召莱州知府董俊尚书兵部。……十二年,以莱州府知府董俊为兵部尚书。”

康熙壬午1702诸族合修,首先证明应该存在多族,其次“宋冢宰文亮公因南渡以来,自山东而迁居武林之兴贤坊,复迁越之许贤乡”。显然,董元是从山东而来?董宗本又到涿州范阳定居,族谱不置一词;董宗本“举族南奔”(见《宋史·董遵诲传》),浙江何以全归至宗本,其他族人没有再出现。而董遵诲再次迁徙,母亲还在幽州,宋太祖“又问遵诲:'母安在?’遵诲奏曰:'母氏在幽州,经患难睽隔’。太祖因令人赂边民,窃迎其母,送与遵诲。”(见《宋史·董遵诲传》)。作为董遵诲的兄弟“遵训”,官职吏部尚书,应该跟随朝廷南渡,何以再从山东南渡,路径不符常理。结合各谱序分析“文亮字汝弼,为富春始祖,故起一世。(摘自《东阳花山董氏宗谱》),大都围绕董文亮迁徙展开。至于其他出现董遵诲的兄弟以及董敦逸的名字,包括官名的出现,时间的调整,都是为了统宗的需要。是否真为董宗本或董敦逸的后裔,值得质疑。诸族历代统修多次,原本是否一统,也难以辨清。

因此,我依据“始迁始祖以宋贤相槐为率,其后瓜绵瓞衍(乾隆五十七年1792富阳《重修董氏宗谱序》),认为浙江富阳应该从董槐始列第一世。”。

历史多有统宗,统宗既可光宗耀祖,也可凝聚力量对抗土地等纠纷。江西按察使翁藻在乾隆十年正月初十日所上的奏《为江西山界纠纷令地方亲勘其地以成信谳 yàn事折》(见《历史档案》20011期):“窃照江西风俗偏信风水,谬谓:获福致祥,全凭秀穴,遂至争山夺地,叠构衅端,或假捏契书,或伪造谱牒,或私埋碑石,或暗立封堆,情伪百出,讼狱繁多。”,《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又称《清高宗实录》)载: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辅德《奏复查办祠谱完竣折》:“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但这一谱禁并没有持续多久。清嘉庆、道光以后,统宗统系现象再度泛滥。

【结束语】本文初稿发出后,得到了浙江富春董仁青(顺庆)宗亲积极肯定,认为“确实,我富春谱系疑点多多。许多是攀龙附凤的。许多人物官职查无根据,各谱说法不一。……董文亮已神化,能呼风唤雨。”;华平宗亲指出:“《常山董氏宗谱》只是《富春壶溪董氏宗谱》的口头说法,所以还是要用《富春壶溪董氏宗谱》这一规范说法; 萧山与富阳相邻,同为杭州市的两个区。'肖山’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时对“萧山”的过时用法” 。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202415

【参考文献】

1)网络文献:“千里草世界” ·《我族浙江董氏始祖探讨与质疑》 2011524

2)董承荣:《华夏董氏通谱世系卷第一册》2021年版

3)网络文献 ·董顺庆撰《董宗本之父及五子》

4)(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六十一》

5)(元)托克托:《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传》

6)(元)托克托:《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

7)(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七九六一》

8)(清)高宗弘历:《御制诗集·四集·卷四十九》

9)(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卷四十二》

10)(后晋)刘昫:《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一·董重质传》

11)(元)托克托 ·《宋史·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十四·董敦逸传》

12)(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六十九》

13)(清)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卷三百七十五·董姓部汇考》

14)(宋)苏洵:《嘉佑集·卷十四·谱例》

1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垂政》

16)(东汉)王符:《潜夫论·本训》

17)(元)吴澄:《吴文正集·卷六十四》

18)(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三·董士选传》

19)(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五十》

20)(清)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三十四》

21)(清)庆桂、董诰等:《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2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3)(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新唐书·卷七十三·表第十三下·宰相世系三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